APP下载

适时静默,让学习悄然发生

2017-12-26查晓芳

江苏教育 2017年17期

【摘要】好的语文课堂一定是疏密相间、动静相宜的。适时静默,给学生构建一个独立思考空间,去创造,去冥思,去互动,去尝试,去表达自己。此时,错误也美丽,感悟更深刻,表达更有序;此时,学习有活力,课堂有张力,充满思辨力的学习悄然发生。

【关键词】教学状态;适时静默;思辨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5-0031-03

【作者简介】查晓芳,江苏省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江苏建湖,224700)副校长,高级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的确,学生在静思默读中潜心会文、释疑解难、体会情感,如同平静的海水下面有着涌动的暗流一样,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中适时静默,给予学生自主的活动空间,足够的思维空间就可以让充满思辨力的学习悄然发生。

一、适时静默,让错误邂逅美丽

成尚荣先生曾说:“教室,学生犯错的地方。”课堂上,是允许学生出现错误的,或者这样说,没有错误,何需教学?当学生犯错时,需要静默。比如教学苏教版五上《嫦娥奔月》,刚刚导入揭题,请一名学生读题,就遇到读错的情况,这“奔”字,读错,非常正常。

师:谁来读一下课题?

生:嫦娥bēn月。

师:是读第一声?同意吗?(学生拿不定主意)

师:这是个多音字。请拿出你们的工具书查一查,静心思考,这儿的“奔”到底读什么音?(学生查字典)

师:(2分钟后)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奔,应该读第四声,因为多音字的选音原则是“据词定音”,“嫦娥奔月”的“奔”意思是“直向目的地走去”。

生:我同意,因为嫦娥是在逢蒙快要找到仙藥时,情急之下吞吃了仙药,才飘飘悠悠地一直向月亮飞去的。此时,月亮是她的目的地。

学生犯错时,教师并没有简单地直接告知,而是放慢课堂教学的脚步,让学生自己查字典,静心思考。别小看这“2分钟的静”,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经历了“顿悟”的过程,同时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工具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应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在教学中,当学生听不明白,说不清楚,读不正确,说不流利,写不工整或没写通顺时,教师千万不能视而不见,或者直接告诉,而应该慢下来、停下来,给学生几分钟静思默想,经历“尝试—错误—再尝试”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从“误”到“悟”,此时错误也美丽。

二、适时静默,让感悟独特、深刻

在教学苏教版五上《少年王冕》第5自然段时,一个学生突然问:“老师,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写人的文章主要通过具体的事情体现人物的形象,可作者为什么要花200多字写雨后荷花呢?而这篇课文不到千字!”这不是一个节外生枝的问题,但没想到学生用了具体的数据说出自己内心的疑惑。于是,我在此停留,将问题又抛给了学生:“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写雨后的美景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这段文字,结合王冕的生活经历,及王冕的性格特点,想一想这200字左右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分钟后)

生:写景是为下文作铺垫的,景色太美了,使王冕内心萌发要把美景画下来的想法。

生:写景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生:美好的景色衬托出王冕美好的心灵。

师:同学们,古典小说中的风景往往不只是风景,它可能还是心情、情节、人格。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阴云”象征着王冕以前那段艰苦的生活。

生:“雨后那美丽的景色”又预示着王冕那段苦难的生活要过去了,从下文也知道他的生活出现了变化。

生: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一段环境描写,暗示着王冕的人生将从这一刻发生转变。

生:“荷花”指的是王冕。荷花散发清香,就像王冕那纯洁的品质。

生:这一池雨后的荷花,是王冕学画的契机,是王冕人生的转折点,是王冕人格的写照。

因为有长达5分钟的静思默想,丰富了王冕的形象,让王冕鲜活地站立在学生面前。是的,如果不经过独立、深入的思考,就不可能产生独特的思想;没有独立的思考,就很难激起智慧的火花。当学生学习遇到困惑时,教师引导他们潜心默读,细细品味,有些问题学生一时“百思不得其解”,但当经历了一番表面沉默、内心激烈的“静思默想”之后,便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静心默读,锤炼了学生的阅读品质、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严谨。

三、适时静默,让表达有效、有序

我们的课堂需关注涵泳内化、静心表达。让智慧在学生的笔尖流淌,这是语文学习的高级思维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每堂课不少于10分钟的书面练习。适时静默,把“写”融进课堂,让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整个教学过程将会显得张弛有度,生机盎然。

苏教版五上《莫高窟》中有这么一段话:“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为了让学生对“飞天”的理解更深入,我在这里就适时静默:你对这个省略号是怎么看的?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式写几句话吗?在短暂的静心思考之后,学生头脑中的阅读积累被激活:“有的手持铜镜,梳妆打扮。”“有的轻抚琴弦,低吟浅唱。”“有的手提果篮,采摘仙桃。”“有的翩翩起舞,神态安详。”……

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儿童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当然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有这样精彩的发言,在学生写完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不管文采如何,只要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就行,这样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其中来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个标点读出一串话,从一个字读出几十、几百个字,这不仅是充实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积累去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学生在表达自己“思”的言语实践中完成自己的语言建构,让阅读有了个性与灵性,让学习有了活力。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苏教版四下《天鹅的故事》有三次静静的书写:

第一次“写”:刚才同学们自学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通读顺了课文,很了不起!一个故事,一般都有起因、经过、结果。斯杰潘老人给我讲的这个关于天鹅的故事,你能不能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写出来呢?(学生静静地阅读、概括。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第二次“写”:刚才同学们朗读了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段落,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确,一只老天鹅破冰、一群天鹅破冰这三个段落写得感人至深。感人至深的文章需要静心体会,尤其是对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动的词句,最好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词、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将自己的感受写在词句边上。(学生潜心读书、写感受,教师巡视并作个别点拨。)

第三次“写”: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把枪挂在肩头,而且一直挂在墙上?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课文、深入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看谁思考得深刻。(学生潜心思考、书写。)

“写”是一种表达方式,需要学生专心阅读、潜心思考、静心书写,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三次静静的“写”,第一次是为概括故事而写,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第二次是为感悟课文而写,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更加真切地进行感情朗读;第三次是为理解表达而写,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写出自己的见解来。

学生在静思默读时动动笔,圈圈、画画、点点、写写,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用笔耕耘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与其说学生是在写,不如说是在凭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与内涵,真正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静默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状态,更是一种教育智慧。适时静默,我们的学习有活力,课堂有张力,充满思辨力的学习悄然发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