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寺 一曲梵音永恒
2017-12-26程奥冰
程奥冰
如今,北三環最出名的当属那个古玩市场,爱家国际收藏品交流市场。相比之下,古玩市场隔壁的大钟寺却显得有些冷清。虽说大钟寺曾经也红极一时,但岁月更替世事难料,现在也只有这样默默无闻的大隐隐于市了。有谁知,大钟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它更是一座“钟”的博物馆,历朝历代有点名堂的大钟都在这里藏着呢!
来吧,从地铁大钟寺站向西步行两百米,就能看到一座红砖青瓦的古寺,那便是大钟寺了……
说起觉生寺,恐怕连老北京人都“觉得生”,而这却是大钟寺的原名。如今来到大钟寺还能看到“敕建觉生寺”的山门门匾,相传这正是《甄嬛传》里与甄嬛有段感情的十七爷果亲王允礼所写。很难想象当时觉生寺的香火有多么的旺盛,每天来烧香祈福的善男信女有多么的虔诚!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从一些史料中得知,原先的大钟寺,每天清晨日照高林,钟声悠扬,青灯古卷,香烟袅袅。大钟寺就是这样一座别有洞天的寺院,一座在喧嚣都市中的“清净世界”。与别的寺院相比,其明显有一特别之处。一般而言,名刹古寺往往坐落在名山之上,而大钟寺却一反常态,独辟蹊径,矗立在喧嚣的闹市,岂不怪哉!在这余音萦绕的晨钟声里,朝代几更迭,山河依旧在,唯独不变的是源源不断前来朝拜进香的香客如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相同的是寺院每天的迎来送往,一声声梵音不绝。大钟寺啊,木鱼是怎样永无疲倦地敲击着你沧桑的历史和久远而厚童的文化……
如今来到大钟寺,听不见梵音声声,更不见香客如织。虽寺内院落不大,却倒也精致。殿、楼、塔、碑一应俱全,古韵旧迹比比皆是。一隅大殿巍然安坐,几通古碑默默耸立…--它们豪饮风雨,饱经沧桑,似乎年年岁岁沉湎在对千年往事的回忆之中。
寺庙坐北朝南,共有五进院落。但多年的动荡使得一尊尊佛像荡然无存,只有院中参天的古树,还在诉说着这里特殊的历史。伴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悄然渗透和科学融合,大钟寺的钟声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正逐步演化为独具北京特色的国际性文化品牌。
真正让觉生寺名扬海内外的不是这座古寺本身,而是乾隆年间寺里来的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既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得道高僧,而是这座令游客们百看不厌、百撞不烦的“永乐大钟”。其实叫永乐大钟,有些不够贴切。因为在北京保留下来的20吨以上的永乐年间的大钟就有三座。因此学界一般称觉生寺这座钟为“觉生寺永乐大钟”。觉生寺这口大钟能够脱颖而出,也确实有些过人之处。它不仅外形巍巍壮观,而且声音洪亮厚重。随着一次次有力的撞击,那绵延不绝的钟声在直达游客心底的同时,还会传向百里之外的远方,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
因此,来大钟寺者必看永乐大钟。永乐大钟——“永远康乐”。每逢辞旧、迎新、节庆之时,人们纷纷来此撞钟祈福,将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送给亲朋好友。而一直以来,永乐大钟也因其庄严肃穆的雄浑钟声和吉祥美好、福禄深远的象征意义,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从而享有“钟王”之美誉。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第一次慕名而来,听着大钟一声声的作响,看着大钟上一行行的梵文,不知不觉被感染,心开始变得清澈通透、平和宁静。钟声袅袅,余音不绝,触动人们心底最平淡的弦;嘴角上扬,双手合一,带着一份虔诚,祈求一份安康。
穿过觉生寺的层层庭院,最后一进便是永乐大钟栖身的大钟楼。这座钟楼坐落于寺庙中轴线的最北端,隐身于藏经阁之后,是整个寺庙最为重要的建筑。大钟楼镶嵌在一块巨大青石砌成的石基上,四周立有护栏。整个钟楼上圆下方,象征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钟楼东侧还立有乾隆皇帝亲题的石碑,记载着永乐大钟安居寺中的过程。钟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圆形攒尖顶,有垂脊十二道,底层则为一方形建筑,四角出檐,面阔三间。底层檐下悬有乾隆皇帝御笔“华严觉海”匾额。
相比较其它大钟的群居,永乐大钟住的可是单间。而之所以这样安排,—方面是因为永乐大钟的身份重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实在太大了。高度比两层楼还要高,重达40多吨。无论个头还是重量都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一座青铜古钟。如此巨大的铜钟高悬在木质梁架上,几百年能安然无恙,关键在于钟的梁架采取的是三层重叠纵横架构,将主梁所承受的重力分散到十个断面上,使八根立柱承受的负荷即便是在有地震的情况下也能平安无事。大钟上能看到:
“大明永乐年月吉日制”。热爱历史的朋友—定知道“大明永乐”是指明朝永乐皇帝(朱棣),那么为何没标明具体的时间而用“年月吉日制”来代替呢?这还得从制造这座永乐大钟的工程说起。
细心的朋友也许记得钟鼓楼向西有条胡同叫“铸钟胡同”。明朝的时候那里叫“铸钟厂”。永乐十六年,这座大钟就是在“铸钟厂”开始铸造的。当时,这座大钟给工匠们出了个大难题。一来个头太大,二来永乐大钟不光外表刻满了字,就连内膛里也都刻满了字,里里外外有23万多个字。原来铸造永乐大钟用的是泥范法,也就是用泥先做好内外两层的模子,把内外的文字反刻在上面烧成一个巨型的陶模子,然后再往里浇铸铜水。铸钟和铸造其它的制品不一样,特别追求黄道吉日,而这日子可能好几年才能有一个。当时光是制作泥范就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因此在泥范上刻“大明永乐年月吉日制”的时候压根还不知道完工是哪天呢!
话说新皇上永乐皇帝把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一上来就烧了三把火。一是修故宫,给自个儿造了套“商住两用房”;二是修天坛,为了讨好上天祭献神灵;第三把火就是铸造这座永乐大钟了。为什么这座大钟跟修故宫盖天坛摆在了同样的地位呢?答案其实也在这座大钟上。仔细观察大钟,上面从头到脚刻满了佛经和愿望。就在落款的地方有十二句句式相同的话,大意是希望佛祖保佑国家安宁昌盛。
这里还收藏着一件春秋时期秦公镈的复制品。镈是钟的一种,它的铭文上就有“大寿万年”“眉寿无疆”的字样。可见早在2600多年前咱们的祖先就把愿望刻在钟上了,敲一下钟就相当于向老天爷祈了一回福。可秦武公的镈个头不到一米高,这是什么缘由不得而知。而永乐皇帝却把钟铸得那么大,有多少愿望要和老天爷讲的诚心可见一斑。
记得有一篇名为《古代大铜钟》的文章里这样写道:我国现存1000斤以上的古代大铜钟有160座,明代铸造的就占一半。而且最重的五座铜钟全都是明代铸造的,永乐大钟就是其一。朱棣的老爸朱元璋相信“惟功大者其钟大”,也就是说帝王功绩大才能够铸造大钟。原来,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蚊,可是身为燕王的朱棣愣是发动了一场靖难之役,抢了侄子的皇位,也杀了不少不服他的朝廷重臣。于是他倾全国铸造匠人之力成功铸出了这座前无古人的巨大青铜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功绩。
可这座大钟铸造好之后,并不安分。如今我们看到觉生寺的大钟楼,已经是永乐大钟的第三个家了。
永乐三搬家,梵音永不落
古时孟母三迁,是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而永乐大钟也“三迁”过,但其中的原因却不仅仅是因为环境那么简单。
永乐大钟铸造好之后,就被搬到了如今位于北河沿的嵩祝寺。明朝的时候嵩祝寺是汉经厂,也就是专门印制经文的机构。然而永乐大钟落户汉经厂后却没有发挥任何功能。可万历三十五年永乐大钟居然响了,但这钟声不是来自北沿河边上的汉经厂,而是来自京西的万寿寺。原来,万历皇帝为了给自己的母亲李太后祝寿,愣是把这座40多吨重的永乐大钟从城东搬到了12公里之外的城西。
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折地搬来搬去呢?这还要从李太后的身世说起。明朝皇后大多是小家碧玉。李太后老家在通州漷县,她爹是个泥瓦匠。出生卑微的李氏即便当上了太后还是没底气,于是她想了个招。阜城门外八里庄有座慈寿寺,如今只剩下一座玲珑塔,但这里曾经有一座李太后主持修建的九莲阁,供奉着九莲菩萨。而菩萨的面容正是按照李太后自个儿的长相塑造的。李太后成功的把自己塑造成九莲菩萨的化身,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转型。她便开始在京城广修寺庙,万寿寺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北河沿的汉经厂已经破败不堪,于是李太后在万寿寺里建造了藏经阁,把汉经厂的经书都搬到了万寿寺。而她儿子万历皇帝深解母意,更是推波助澜,把汉经厂里那口40多吨重的永乐大钟也搬了过来,还每天派6个僧人敲钟礼佛。这口永乐大钟在铸造好180年之后,终于敲响了第一声。
如今,海淀区蓝靛厂附近的长河边上有处街心公园,公园旁边是一座颇有古韵的桥,岸上边还立着一块石碑,只可惜这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这座桥叫麦钟桥,相传这“麦钟桥”就是“埋钟桥”谐音。何为“埋钟”?那正是埋着如今的永乐大钟。相传明朝天启皇帝听信了民间的传言,觉得万寿寺的位置鸣钟不吉利,就命人把大钟拆了下来。
为什么要拆掉大钟?这还得要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里收藏的多种古钟功能说起。编钟是用来奏乐的,更钟是用来报时的,而悬挂在各个寺庙的佛钟的功能就是聚集僧众的。天启年间,“聚众”的钟声让天启皇帝心惊肉跳百感不安。原来,天启皇帝登基没两年,大明王朝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之中。外有努尔哈赤在边疆和明军打得不可开交,天启年间攻陷了沈阳城;内有白莲教兴风作浪,天启二年山东两百多万白莲教子弟起义。此时此刻,这钟声简直像起义军的聚众冲锋号,天启皇帝听着寝食不安,觉得万寿寺里祈福的钟声就如同丧钟般长鸣。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这座大钟埋在了长河边上,于是便留下了这座麦钟桥。
觉生寺永乐大钟从铸造至今,三易其家。对于一座40余吨重的古钟,任何一次搬家都是艰巨的任务。坊间传说运钟只能在冬天进行,沿途事先每隔半里挖一口井,再将大钟要走的通道挖成浅沟,从井里提水浇入沟中,使其冻成冰道。这样减少了阻力,拖行大钟就方便了。其实这属讹传。史料中记载,乾隆年间永乐大钟搬家在十月初,井水根本无法冻结成冰,更不要说铸成冰道了。实际上,聪明的古人是通过滚杠的办法,来减少钟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搬运时,先将滚杠铺设在转移的路面上作成一副钟床,再用牛牵引钟床,从而带动大钟前行。
永乐大钟虽经三次搬家声音黯然,但那悠远的梵音和人们对幸福平安的渴盼却早已默默沉淀在香客的心底,没有因为它的流离失所而悄然消失。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如今来到大钟寺,殿宇内没有佛像,陈放的是各式古钟。古钟博物馆的展品囊括了古今中外的各式钟铃六七百件。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要数大雄宝殿里的明清精品展。北京作为帝都,历朝历代存留的庵观寺院不计其数。古钟博物馆筹备时,自然十分注意收藏北京地区的寺庙古钟。像西城区灯草胡同的石灯庵,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吉祥寺,该寺如今沦为大杂院,丝毫看不出佛寺的痕迹。如今在觉生寺内,还收藏有当年石灯庵的一座古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手史料。再如汇通祠钟,是积水潭畔汇通祠的遗物。铸造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新中国成立后,汇通祠被拆,铁钟被移至西直门消防队作火警报警钟。如今这座古钟通体涂满红油漆,见证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大钟寺内,如今已经找不到佛祖的威严身影和迷蒙的缕缕香烟,更听不到善男信女们诵经之音,只有常青的苍松古柏静静地守望在那里,仿佛每天都在默默地迎送着虔诚的朝拜者。惟有佛钟依旧在游客们稀疏而有力地撞击下一声声鸣响,似乎诉说着主人真诚的寄托和美好的心愿,那从远古传来的饱含着纯洁而吉祥的梵音虽然无声,却代代承袭,并在人們的心底变得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