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以脚丈量丝路文化
2017-12-26余玮任万杰
余玮+任万杰
1946年,余秋雨出生在浙江省余姚县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本分的基层公务员,母亲是一位没落大家族的小姐。在他出生那天,天上一直下着小雨,因此得名叫秋雨。
余秋雨的童年是在余姚县桥头镇度过的,乡村的生活简单、清贫而又快乐。从上海来的母亲几乎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在村子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识字班。儿时的余秋雨跟在母亲身边玩,竟然也认识了不少字。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童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但几十本书怎么能满足得了几百名学生呢?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书。余秋雨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根基。他在回忆那段日子时,曾说:“我正是用晨昏的笔墨,换取了享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权利。直到今天,我读任何一本书都非常恭敬,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在余秋雨11岁的时候,为了能让他有更好的前途,他们全家借住到上海市区。余秋雨在上海报考了中学。
中学的图书馆不小,但每天借书都要排长队,而且想借的书十次有九次都被借出去了。后来,余秋雨到处打听,终于知道有一个叫“上海青年宫图书馆”的地方借书比较方便,就立即去申办了一张借书证。青年宫在江西中路200号,快到外滩了。
当时正值困难时期,人们每天都吃不饱。余秋雨在晚饭后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青年宫,走到一半就饿了。当他走进图书馆时,离人家关门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了。从青年宫图书馆把书借出来也不容易,所以余秋雨只能在那里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等找到书,就只剩下半个多小时了,能读几页?但是,就为了这几页,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每天忍着饥饿走一个多小时,看完再走一个多小时回家。
正是少年时那段艰辛的阅读时光,为他今后的文化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从学术研究、教育行政到实地考察、随笔写作,余秋雨经历了不少彻底的拦断和转换,每次都是在别人认为状态最好的时候离开,一遍遍地从零开始。他说:“我是个行路者,不愿意在某处流连过久。”余秋雨认为,行走本身比写作重要,脚板比笔头重要,文字只是脚步和情感“现在进行时态”的实录。
他曾为远行而辞职,并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穿越百年的苦难,去寻找千年的辉煌。“我们要寻找到我们所立足的这个文明的根基到底是什么。我覺得千年的根基是在于大汉、大唐是怎么起来的,这个一定和丝绸之路有关,它让中国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丝绸之路推动着亚、非、欧地区之间的商贸往来,也交织着中华文明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等诸多文明的对话。余秋雨说,如果将“一带一路”建设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相结合,建立起一条宏伟的文化交通线,那么不仅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还可帮助亚洲文化在多元交流与碰撞中得到提升。
为了潜心治学,余秋雨至今还坚持着“不订报、不用电脑、不上网、不用手机”的原则。现代资讯如此丰富而日新月异,余秋雨的这种生活方式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2003年初夏,中央电视台要拍摄余秋雨的一些早年生活片断,几位编导特别希望他领着他们去寻找余秋雨在“文革”期间到浙江奉化的一个半山腰上称病避暑、潜心攻读的那个屋子——一幢原先被称作“中正图书馆”的老楼,居然被他找到了。“那时,我通过早年一位老师的关系借住在老楼的一间小屋里,整幢老楼绝大多数时间就是我一个人,我几乎翻遍了蒋介石要他儿子蒋经国读的所有古籍,以致今天打开那些陈旧书架时的熟练程度,仍然把真正的管理员吓了一跳。”余秋雨说,当时他在这里举目无亲、吃食无着,更找不到电话、邮局、电视、报纸,是彻底的放逐和封闭。废弃的老楼外是密密的树,树外是层层的山,山顶是厚厚的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以《四部备要》作靠山,比较深入地钻研了中国文化。
这些年来,余秋雨养成了一个读书习惯:绝不东翻西翻、浅尝辄止,绝不见缝插针、手不释卷;要读书先把大门关上,电话拔掉,收起精神,稳住气息,而且,桌上只能有一本书。
20多年前,余秋雨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20世纪末,他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古老的丝绸之路串起了东方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的经济往来和发展,余秋雨不遗余力探寻几大文明路线,对几大文明的考察思考留下深刻的作品。
千年古迹、丝路花雨、沧桑古道、荒漠残阳、城邑残壁……雄奇的自然、迥异的文化,历代文人总是透过极富张力的文字,将丝路之美收诸笔端。余秋雨用脚步丈量文明,寻觅中华文脉的根基。在余秋雨看来,丝绸之路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脉。他说:“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的重心,作为人类文明的第一通道,并不是我们对古代的一种缅怀,而是一种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的现实。”余秋雨认为,丝绸之路的价值无与伦比,丝路文化的本性就是中华文明的本性。
“丝路风情,不单单是物产、乐器、服饰……它最根本的气质,是对异态文明的充分欣赏。”在余秋雨看来,丝绸之路证明,差异造就大美,要为差异感到惊喜,要享受陌生。“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为后来人踱步出一望无垠的疆土。”
在穿越数万里,不畏艰险,亲身考察的经历下,余秋雨笔下的山河文脉充满了别样的情感,将天高地阔、广博无边的苍山远海赋予了人文的情感,这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度的坚定命脉,也是赋予人类山高水阔眼界的凭证。“有人说我是走得最远的文人,这我承认。我喜欢走来走去。”余秋雨说。
余秋雨那别具一格的文化游记风格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写文化游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历史遗迹当中所产生的震撼型感动,我要抓住它并努力寻找其产生的原因。我写文化游记,并不像有些人那样,把知识和旅游点拼装到一起就行了,而是每到一处,当我被深深震撼以后,没找出原因之前我绝不动笔,我要给自己留出好多问号,一个问号就是一篇散文。我也曾在许多美丽的胜地没写出文章,比如张家界,我承认它很美,但我在它的怀抱里没能被震撼。寻找景点内涵,实际上就是寻找我生命中的震撼。”
“经济能给一个民族带来富裕,但只有文化才能给一个民族带来尊严。”考察回来,余秋雨发现世界对中国的顾虑越来越大,对中国文化的误解越来越严重。为此,余秋雨焦急地要向海内外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出路。正好海内外也迫切地期待着这样的演讲,纷纷来邀请,因此他找到了自己新的讲台。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等机构巡回演讲时,每一场都人满为患,连中国领事也只能坐在礼堂外的台阶上听里边传出的声音。
余秋雨一直在世界各地考察世界文明,一路演讲,边走边说。作家白先勇曾如是评价:“余秋雨先生挖掘到了中华文化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