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双引领”带动农民脱贫
2017-12-26郭光军邓强
郭光军??邓强
2016年8月29日,德阳市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引领”活动正式启动。此专项活动聚焦改变农村的习惯和风气,将扶智扶志作为扶贫的关键和根本。全市1558个党组织和24000余名党员走进农村,帮扶群众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党建共建:示范引领的“孵化器”
围绕“双引领”,开展机关党建与农村党建共建。全市机关党组织每月固定一天举行“党日活动”,到共建村广泛开展扶贫助困、“三讲三爱两进步”宣讲等活动;帮助共建村建好党员志愿服务中心、农民夜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留守儿童家园等场所,组织开展“文化扶贫、畅享院坝”文艺惠民演出活动,大力拓展村级阵地功能。
党建共建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全参与,汇聚了强大合力,通过打造示范农村党组织、示范党员和示范群众,着力抓好新型农民、优良家风、文明乡风、乡贤文化、优美环境、乡村文化“六个培育”,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假日走基层:亲民的“连心桥”
从2017年3月起,德阳市委在全市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假日走基层”活动,实施“五个一”:进行一次整治、组织一次宣讲、办好一件实事、帮助一次生产、开展一次慰问,以扎实的示范引领行动提升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
“假日走基层”与“工作日走基层”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把为人民服务的“本分”,解决民众疾苦的“职责”,融化在无形的温情中。“六联系”是基本要求,即在群众生病住院时联系、群众生活遇到困难时联系、群众生产发展遇到难题时联系、群众家庭不和睦时联系、群众邻里之间出现矛盾时联系、群众有不满情绪时联系,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同群众在一起等。
基层走得勤,群众离得近。中江县古店乡龙桥村蔡大娘说:“这些机关干部周末还来我们家里,就像亲戚来了一样。”
农民夜校:小康路上的“加油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围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德阳市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大力培养文明村民。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活动,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农村党员带头签订《承诺书》,自觉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邀(聘)请各类专家授课,运用远程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指导各村委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帮助制定“家具要摆好、农具要放好、衣被要叠好、畜禽要管好、柴草要码好、卫生要搞好”的好习惯“六个标准”,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红黑榜:美好生活的“风向标”
“村民做得好的和不好的,都会上这个‘红黑榜。”广汉市新平镇副镇长邱文海介绍,“红榜”主要用于表彰村民个人和集体获得的荣誉,如评选出来的“十星级文明户”“敬老孝老模范”“好公婆”“好儿媳”等。而“黑榜”分为“孝道黑榜”和“诚信黑榜”,用于曝光村民不孝敬长辈和不讲诚信的行为。
先进典型树标杆,引领道德新风尚。县市打造“示范镇村”。开展“双引领”示范镇村创建活动,制定创建活动细则和考核办法,推動“双引领”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乡镇寻找“最美家庭”。开展以“家风力量·幸福守望”为主题的“向幸福出发”——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通过“比谁家环境美”“比谁家致富门路多”“比谁家最和睦”等活动,荟萃和展现农村家庭文明建设成果。群众争做“十星农户”。以“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为内容,评选一批“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十星级文明户”,进一步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机关党员干部“一身泥”换来农村群众“满脸笑”。实践证明,德阳市创新开展的“双引领”活动,既增强了机关党建的生机与活力,又帮助广大农村群众迈上了更高层次的小康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