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为虚
2017-12-26海生
今日文摘 2017年23期
海生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但事实上,目之所见,并不总是值得信赖的。有时,眼睛对虚假的喜爱更胜于真实呢。
每个人的视域中,都存在盲点,这是因视网膜上有一小块地方缺少感光细胞所致。严格来说,处于盲点内的东西,我们是看不见的。但为何我们通常觉察不到盲点的存在呢?
这是因为,大脑用自己编造的信息,把盲点填补掉了。具体地说,就是把眼睛在盲点周围的所见,内推到盲点里去。比如,若盲点附近有一段竖直的红线,被盲点打断了,那就把红线延伸至盲点区域,如此等等。
如果盲点区域本来空无一物,也就罢了。现在,有一个巧妙的实验将告诉你,我们的眼睛是如此善于自欺,以至于盲点区域自身有内容的时候,眼睛对此反倒视而不见。
科学家招募了100名志愿者,让他们看一个圆圈,圆圈内填充着黑白相间的竖直条纹,但在中间,又有一小块填充着横向条纹的圆形区域。
志愿者遮住一只眼睛,让填充着横向条纹的圆形区域刚好落入他另一只眼睛的盲点区域内。结果,志愿者都说,他们根本没见到有什么横向条纹,圆圈内的竖直条纹看起来是连续的——这正是大脑根据盲点外围的情况内推至盲点内的结果。
尤有甚者,眼睛对自己的这种自欺倾向还相当顽固。
接下去,科学家让志愿者遮住一只眼看另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内填充着黑白相间的竖直条纹,而且中间没有横向条纹打断。看完,问他们:哪一幅图案里的竖直条纹看起来更连续?
科学家原以为,他们定會选择第二幅图案。因为这幅图案里的竖直条纹的确没有任何间断。但不可思议的是,65%的志愿者选择了第一幅图案。
(冯春荐自《大科技》)
责编:天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