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儒商文化(连载)【选自《21 世纪儒商文化》一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2017-12-26张桂平林锋王作言
文/张桂平 林锋 王作言
21世纪儒商文化(连载)【选自《21 世纪儒商文化》一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文/张桂平 林锋 王作言
(接上期)
从企业文化到商业文化:人的自我实现与超越
我们首先来看商人。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商人毫无疑问都变成了“互联网化人”。什么意思?包括几层:1、以互联网思维进行思考。我们说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本化思维。只有在这个时代,每个个体的人才真正得到完全的满足。交易的双方第一次实现了完全的平等。每个客户都可以从企业生产者那里拿到自己最满意的产品:甚至从产品一开始设计就参与,完全是量身定做。我们完全可以说,古老交易的第一条原则:公正和公平,只有在21世纪的今天才完全实现。2、交易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单纯的获得利润,而是为了彼此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一条全新的价值链乃至组建一个生态系统。传统交易是一个平面过程:你卖我买,卖方获得利润,买方获得产品使用功能。然而互联网时代,交易成为一个多层次过程:除了上述交易的本质,新的交易还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企业产品成为提供社会关系的一个附属品,消费者购买产品除了满足使用功能,还要获得价值功能乃至社交功能。最典型的就是我们使用的苹果手机。苹果手机是一个单纯的通讯工具吗?不是。是一个单纯的娱乐工具吗?也不是。它是一个社交工具吗?或者根本就是社会关系本身?只要你花几千元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你就等于拥有了一种崭新的社交生活。这才是为什么无数的年轻人趋之若鹜将拥有苹果视为时尚生活的原因。3、自由贸易不再是最高法则,而成为了基础法则。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开放空间里,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出现,似乎道德不再具有制约力。事实上恰恰相反,人们在网络上交易,违约情况不是大幅度增加而是大大下降了。是人们更加自律了吗?显然不是。是因为“云”,大数据,每个人都被大数据进行了反复的筛选,貌似在网络上无所不能的人们,实则在大数据时代根本无从遁形。经过大数据的综合而进行的自由贸易,更加具有保障,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空前提升。
你的价值大小,首先就取决于你能进入到一个什么样的大系统,以及能够为多少的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我们再来看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市场”从原来的二维、三维变成了四维乃至多维市场。二维空间是中国古代的“日中为市”,即人们聚集到一个有实体的地方去交易。后来地理大发现,东西方市场开始联通,但只是地理意义上的联通。后来世界进入现代以后,商人带着“人性”进入了市场交易。“空间+人性”构成了现代市场,也就是三维市场。人性的利己本能催动了市场的扩张,人性的贪婪弱点也带来了现代市场的掠夺和动荡,带来了公正和公平的缺席。进入互联网时代,市场在“地理空间+人性因素”之上,又加入了“虚拟空间+虚拟人”,这就是四维乃至多维市场了。这样的“市场”是从来没有人能想到过的,可是的确出现了,而且在改变人们传统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迅速,更具影响力。而且,必须要提及的一点,就是新的四维乃至多维市场第一次超越了现代市场的“民族性”特点。现代市场一直无法克服自己的民族性特点。经过了百年纷争,最后产生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用以平衡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纷争,维护共同的自由贸易规则,才算是暂时性、表面性解决了这一问题。可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四维乃至多维市场出现,却消弭了国家的界线。“经济主权或者资本主权”第一次超越“国家主权”,登上历史舞台。
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商人、商业环境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文化自然也要随着而变。这种变化还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天翻地覆。在一个更新的、更高的层次上,现代市场的“财富与道德”的二元悖论,完全不再成为问题,而是迎来了更新的课题:人如何通过创造财富来自我实现?这个课题还可以描述为:人如何通过创造一个价值创新系统来实现自我、完成对自我的超越、最终达成全面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如果想要最大程度地自我实现,不在于你能获得或者拥有多少财富,那种以资本来衡量一个人富有程度、自我实现程度的做法早已过时。传统的工业时代排序:1、经济资本;2、人力资本;3、社会资本。这个排序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则颠倒过来:1、社会资本;2、人力资本;3、经济资本。在这个时代,人们对财富的追求被降低到了第三位。第一位是什么?是社会性。所谓社会性,就是你除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能在自身这个生命小系统之外,在自身之外的社会更大的系统里,创造什么价值,能为多少人提供服务?你的价值大小,首先就取决于你能进入到一个什么样的大系统,以及能够为多少的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所以社会性之后,排列在第二位的应该就是服务性。你的存在是为了服务别人,你所从事的任何商业活动,根本目的一定是为了服务别人,在于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为他人的发展和幸福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这并不是高调和口号,而是被证明是一种强制性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又被称作社会责任。第三位,才是你通过为别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后所获得的资本回报。
这样,一种崭新的商业文化的精神就产生了:首先,一种整体性的精神。所谓整体性,是一个来自古希腊的哲学概念。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世界就是“包括一切的整体”,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命题。其实这个命题还是存在问题的。现代科学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学都给出了否定:在数学中,无穷集合的整体并不一定大于部分之和;在微观物理的领域中,氦原子分裂变成两个氘原子,每个氘原子的体积都比氦原子大;在生物学领域,一枚海胆卵一分为二,每个半卵都发育成一个海胆幼虫。所以,亚里士多德又有一个另外的命题:“整体不是其部分的总和”,更加确切地表达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那么,如何能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呢?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同向竞和。如何实现同向?原来的现代商业文化的“利己”核心显然不行,那样只能导致“你死我活的竞争”。要想“竞和”,只能是以“利他”为新的核心。在一个整体里,如果各个部分都是“利己”驱动,那么这个整体一定小于部分之和;如果各个部分都是“利他”驱动,那么这个整体就能实现大于部分之和了。
其次,一种社会性的精神。既然在一个整体中,所有的组成部分,也就是每个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都是以“利他”来作为驱动的原动力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西方启蒙运动将人从神的奴仆地位解放出来,赋予人以人性,而且承认人是具有“利己”天性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利他”,又从何而来?也是人的一种天性吗?这就要回到我们中国从古代的儒家就一直所强调的“人的社会性”了。不错,人从生下来就是自私自利的,以自己的生存作为全部的出发点,可那是纯粹的动物本能;那么,一个个完全具有动物性的人,能组成社会吗?显然不能。社会一定是由“社会人”所组成,而这种“社会人”从何而来?需要通过我们的教育,限制或者说消除人的动物性,而赋予人以社会性。社会性是什么?就是最大限度地克制自己的“利己”本能,而将“利他”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并完成到最好。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到了成年的时候,要行“冠礼”,就是表示你可以承担社会责任了。一个人只有能承担社会责任,才是真正的社会人。
第三,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说,现代商业文化,似乎同样是以人为本,可是那是强调满足人的动物性欲望,而不是满足人的社会性欲望。人在社会中生存,不仅仅要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还需要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只有获得承认和尊重,才称得上是自我实现,最后达到超越自我的最高境界。人,具有动物性和精神性双重本性,甚至追求精神性的本能,还在动物性的本能之上。所以,真正的以人为本,一定要特别强调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达成精神的满足。
第四,一种价值创新的精神。崭新的商业文化因为具有了超越指向,所以就具备了此前的商业文化所不具备的价值创新的精神。什么叫价值创新?一个人的价值,必须通过为其他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而得到实现。一个人要想自我实现甚至超越自我,就必须进入到社会系统中,并且创新出一个为他人提供最大价值服务的新系统。成立企业,组建公司,从事有组织的商业活动,是实现这种价值系统创新的最有效手段。在一个崭新的时代里,一切都是以大大小小的自组织的形式存在。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 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自组织存在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保持或者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自然界中的行军蚁搭建桥梁是自组织,人类组建企业乃至社会更是高级的自组织。
第五,一种公正公平的精神。这种崭新的商业文化是没有中心的,每个人都自成中心,又互为中心。任何一个中心的坍塌,都可能引起积木大厦的倒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连锁反应,所以,每一个个体的自我实现的权利都必须得到保障,并为其全面发展尽可能提供条件和空间。
第六,一种文化认同的精神。在一个崭新的商业文化时代里,从事商业活动的方式多样,但要实现合作共赢,一定要遵循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文化认同。不在于你拥有怎样的文化,而在于能否找到认同你文化的志同道合者。哪怕是一个再微不足道的小系统,只要有文化认同的基础,就存在与更大的系统进一步融合的可能性;反之,如果文化认同这个根基出现了缝隙,那么,再庞大的系统,也会在一夜间土崩瓦解。所以,不管大大小小的系统如何不断地互相融合,一座座积木一样搭起的大厦如何崛起或坍塌,背后都是文化认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期待续)
崭新的商业文化因为具有了超越指向,所以就具备了此前的商业文化所不具备的价值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