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文化融合路径研究
———以国际旅游名城创建中的宜昌为例
2017-12-26曾曼琼
曾曼琼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旅游与文化融合路径研究
———以国际旅游名城创建中的宜昌为例
曾曼琼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本文以国际水电旅游名城创建中的湖北宜昌为例,对近年来宜昌的旅游与文化融合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宜昌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某种意义上,对其它城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旅游名城;文化融合;路径研究
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在2009年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出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旅游和文化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但从整体来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本文以国际水电旅游名城创建中的湖北宜昌为例,对近年来宜昌的旅游与文化融合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宜昌市文化旅游融合现状
1、宜昌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建设科教文化中心”、“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全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一是市民综合文明素质全面提高:宜昌市先后荣获诸多系列荣誉,始终围绕的发展目标是把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市民的素质在旅游名城创建过程中,都有全面显著的提高。
二是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品位:近年来,宜昌市有30多件作品获全国性奖励。其中,《楚水巴山》获得第十二届文华大奖特别奖,被评为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
三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文化供给力明显增强:目前宜昌已经建立起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四是文化惠民项目较好落实:全市各级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和水平不断丰富和提升。据统计,2009年起,全市平均每年送戏下乡1600多场,送电影2万多场,送书20多万册。每天参加社区文体活动的居民达数万人次,广场文艺“月月演”活动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活动”。这些公益文化活动极大增加了资源利用率,也让广大市民受益。
2、宜昌旅游产业取得的成绩
宜昌自然旅游资源储量丰富;宜昌是中国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人文旅游资源同样深厚。近年来,宜昌市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全市旅游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是旅游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增强。2014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35.58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53倍;旅游创汇8455.89万美元,增长2.75倍;接待国内游客4049.43万人次,增长80%。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湖北省仅次于武汉市,位居全省各市州之首。
二是旅游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全市正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建设一个核心旅游区和六大精品板块,即:以三峡大坝和长江三峡为龙头,把三峡大坝葛洲坝和长江三峡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核心旅游区;发挥核心旅游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清江民俗风情体验旅游区、鸣凤山灵龙峡生态旅游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三国文化旅游区、昭君故里文化旅游区、柴埠溪后河原始生态旅游区等6大精品旅游板块。
三是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宜昌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中国宜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第八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
四是旅游城市形象初步形成。近年来,宜昌打造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片、“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名片、“三峡工程”名片、“屈原昭君”名片、“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形象名片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节庆共六张旅游城市形象“名片”。“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宜昌的美誉度知名度得到有效提升。
二、宜昌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存在问题分析
宜昌市旅游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提高宜昌城市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目标相比,宜昌市旅游文化建设有待继续努力。
第一,城市文化主题特色不清晰。著名城市规划专家萨斯基娅·萨森指出:“在当今世界中,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城市,城市的专业化差异比城市的排名位置更重要”。除了“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他方面宜昌在国内知名度不高,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品牌效应,而国际知名度则更低。“千城一面”、“城市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困扰着宜昌。
宜昌有多重文化内涵,在宜昌创名建设中,如何在诸多特点中寻找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使个案的的特点整合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将成为宜昌文化旅游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
第二,缺乏表现宜昌古老历史的载体。古民居和老房子蕴藏着丰富的原生态地方文化,当今中外名城,很大程度上都是“名”在古建筑上,如成都的宽窄巷子,南京的夫子庙等,这些让人印象深刻。遗憾的是,宜昌重要历史遗址在房地产开发和旧城区改造中消失,主城区和全国多数城市一样千遍一律,到处是时尚的高楼大厦,都市旅游缺乏留客要素。
第三,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亟待加强。当今,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一个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经济,宜昌釆取了工业城市的发展模式,目前,宜昌的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如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使长江受到的污染,2014年以来宜昌严重的雾霾问题等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宜昌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瓶颈。
第四,旅游与文化融合深度不够。目前宜昌市旅游资源开发还停留在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发掘和创新不够。许多旅游景区文化定位不准,开发方向雷同,无法满足游客体验参与、感受宜昌文化的深层次需求,未能形成在国内外有独特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和产品。
三、推进宜昌市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路径选择
1、对宜昌城市文化形象准确定位
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准确定位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国内外城市形象定位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宜昌借鉴。
拥有2700多年灿烂文明史的宜昌,有“特点”的元素不胜枚举。孔子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宜昌兼具山水之优,绿色、生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核心关注。绿色、生态应该成为宜昌城市的主色调。智者、仁者荟萃,昌盛指日可待。
2、做好城市文化规划工作
文化规划作为针对文化资源和文化需求的规划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城市兴起,对促进城市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赋予了城市新的生存竞争力。宜昌在宜昌城市文化规划工作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曾说:“城市规划需由远及近”。由远及近,体现的是一种敬畏之心,有助于将目标看得更长远、细节看得更清楚,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降低犯错的机率。武汉市在规划“武汉2049”时,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明确不能做什么,避免留下遗憾。
第二,水体是许多国际旅游城市的主要观光带之一,如伦敦的泰晤士河、上海的外滩、巴黎的塞纳河等。作为山水城市,宜昌更要重视水文化。在宜昌,长江穿城而过,是宜昌城一道独特的旅游资源,应善加利用;市内水体,应突出山、水、林、桥特色;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美化长江两岸,将滨江建成和上海一样中外驰名的“外滩”。
3、统一城市的建筑风格与色调,加强城市的认同感
建筑是城市景观的主要元素。一个伟大的城市规划师和建造师就是一个城市旅游资源的创造者,如奥托·瓦格纳之奥地利的维也纳,安东尼奥·高迪之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目前的宜昌感觉像个万国城,建筑不能很好的体现城市的灵魂。建议宜昌在盖建筑时,要考虑到建物本身与周遭环境的配合,一旦建成,争取就是一个百年建筑。
4、保护并复制宜昌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萨斯基娅·萨森曾说:“如果想了解一个城市,就要从它的大街小巷里开始”。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南京,在城市改造中,确定了“留旧宁弃新”、“古城保护第一”的城市建设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将南京的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宜昌老城区百年变迁,历经沧桑,许多古建筑早已无存,目前仅存的少量明清建筑,前途也令人堪忧。南京人在城市建设上尊重历史的文化理解值得宜昌借鉴。
四、结语
需要指出的是,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是一个系统、长期而又艰难的工程,不是一阵突击运动,城市精神就可以得到提升的。需要宏观上的综合考虑,需要长期的沉淀和积累,更需要一代代生活其间的居民的继承、发扬、浇灌和扶持。但是,只要选择正确,就一定能迎来宜昌城市健康发展的明天。
[1]李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08).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宜昌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宜昌老字号[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3]刘安乐、杨承玥、吴金阳、宋友:历史文化名城型城市旅游与城镇融合评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1).
[4]杨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行业途径探索: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5).
(责任编辑:占雨秀)
本文是作者独立主持的宜昌市社科联2015宜昌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宜昌国际水电旅游名城创建中的文化与旅游融合研究》(项目编号:ycsk2015nd04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