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贵州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及支持对策

2017-12-26张源江

当代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贵州

张源江

(贵阳市云岩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州贵阳550004)

新常态下贵州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及支持对策

张源江

(贵阳市云岩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贵州贵阳550004)

贵州是革命老区,也是西南地区的重要山区省份。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重大成效。但由于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贵州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面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也最重。鉴于此,全面梳理新常态下贵州扶贫开发的机制、模式和问题,提出创新支持的对策,有助于更好地推进贵州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

贵州省;精准扶贫模式;机制创新;整县推进

贵州是革命老区,也是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重大成效。但由于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贵州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面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也最重。鉴于此,站在新常态下——历史的新起点,全面梳理贵州扶贫开发的机制、模式和经验,提出创新支持的对策,有助于更好地推进贵州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

一、贵州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和经验

近年来,贵州扶贫开发工作突出了重点,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重大成效,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

1、精准扶贫模式

首先是精准识别。通过互联互通,实现了六网合一的信息共享模式,将贫困户的信息公开;通过安排专项资金、优化制度设置,不断提高民众参与意识,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加强跟踪监督,将贫困群体精准识别,从而为扶贫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其次是精准帮扶。在识别贫困户基础上,加强成因分析,对不同致贫成因,比如因灾、因病或缺劳力、缺资金等方面梳理贫困原因,再根据原因分类施策,积极探索新的扶贫方式,集中力量予以综合扶持,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培育和发展了新产业。再次是精准管理。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返贫即入、而一旦脱贫则调整出名单,并在项目安排和资金管理方面强化监管。最后是精准宣传。不断加强对扶贫开发的精准宣传,在各级政府深入调研基础上,通过协调报刊、电视等主流新闻媒体,以典型报道、全民参与等方式加强宣传,对先进思想、扶贫方式、资金监管和有效经验进行大力宣传,营造了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

2、整县推进模式

以“减贫摘帽”为目标,推进集中连片开发,积极发挥财政扶贫资金作用,引导金融和地方财政资金多元投入,同时加强政策统筹,整合资源,推进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最终实现整县脱贫。重点推进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公共服务和创新体制,实现了整县推进。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要求,实行共同负责制,突出发展“烟、酒、茶、药、特色食品”等产业;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发展订单农业;加强扶贫资金监控,为扶贫开发树立榜样和标杆。

3、重点推进与集中连片模式

统筹推进扶贫工作,确保取得成效。一是提升制度效力。优化顶层设计,破除制度藩篱,明确开发思路,改进考核机制,创新管理和激励机制,提升制度效力。二是提升区域动力。积极制定战略规划,推进片区扶贫攻坚,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帮助贫困群众整体脱贫,提升区域发展动力。三是提升资源合力。通过整合资金、人力和社会资源,加强综合扶持。四是提升发展能力。开展扶贫能力提升工程,帮助群众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主体作用,提高贫困户的市场能力。此外,还积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大力开展劳动力培训,积极发展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稳步推进产业化扶贫。加强连片开发,这也是规模化、集约化的有效手段,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产业分散、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探索出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的路子。

4、分类推进模式与项目制

根据贫困原因不同,对不同贫困人群和不同区域开展分类扶贫。对不同类型贫困群众和不同致贫原因,有效整合资源,采取分类指导,对于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人口,促进开发式扶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方式;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特困人口,实行长期特困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推进扶贫的项目制管理,强化扶贫资金管理和工作机制完善,提高扶贫标准,加快扶贫的项目制管理。

5、参与式扶贫模式

推行参与式扶贫,尊重贫困人口主体地位,保障贫困群众的知情、选择、参与和监督权,使贫困群众成为扶贫开发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通过整村推进的参与式模式,让贫困人口直接参与扶贫项目与资金使用的决策;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村民自治,焕发贫困群众自强自立精神,促进贫困地区的自我管理和参与式发展。

6、综合衔接模式

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的衔接,首先通过扶贫部门摸清扶贫人口,核对信息并修改完善,及时录入信息。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并加强动态管理;有效衔接调查成果,做好季节性贫困人口的补助工作。加强互助资金使用,帮助贫困村组建互助社,积极探索金融扶贫创新模式,并通过规范运作使互助资金真正起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流通的作用。

二、新常态下贵州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

贵州是全国扶贫的重要阵地,也形成了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但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一是贫困开发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当前,贵州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仍较深。根据统计,2015年底贵州仍有近500万贫困人口,同时,分布在贵州部分地区,比如麻山、瑶山、月亮山、雷公山等地的少数民族生活还很困难,甚至还存在温饱问题,且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恶劣。

二是贫困户的自主发展能力弱。当前,贵州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还不足,全省贫困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比较高,且贫困人口传统的“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自我造血功能。从目前的扶贫开发项目看,贵州贫困地区还缺乏劳动力支撑,即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贫困地区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缺乏相应的劳动力支撑。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首先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大,目前贫困山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发展条件较差,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难度较大,造成产业整体发展受限。其次是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欠账情况统计资料缺乏,这使得地方政府在安排资金时缺乏数据支撑。

四是贫困户识别存在问题。首先是识别程序繁琐,目前在认定中存在多个登记信息指标,太过详细但实际用处不大、效率较低。其次是贫困人口识别中容易导致目标偏离。尽管目前主要坚持了规模控制、分层设置,但容易出现地方机构凑数的问题,而真正的贫困户也不能被识别,另外,一旦上述问题存在,还容易诱发社会矛盾。

五是扶贫资金不足与效率低的问题共存。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扶贫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与目前当地贫困面大的现状不相匹配。而在资金下发后,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究其原因,可能存在一定的扶贫形象工程,同时由于资金投入分散,综合效益并不强。

六是配套资金到位存在问题。目前多数贫困县缺少配套扶贫项目,专项资金虽然下拨,但配套资金的不足,使得扶贫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从财政贴息配套资金情况看,到位不及时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尽管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可以用于贫困地区的小额贷款贴息,但缺少操作规程,配套资金贴息到位慢,降低了金融机构在扶贫贷款发放中的积极性。

七是贫困群体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的贫困群体物质生活差,部分居住的还是传统的茅草房,同时,部分贫困群体还面临公共服务少的问题。除了物质生活差、养老问题突出等公共服务不足,精神贫困和教育贫困等问题还比较严重。

八是治理贫困存在问题。目前地方扶贫工作一般按照上级统一要求来,基本缺乏特定的思路和规划,比如打造大项目的意识不强,产业规划落后,产业培育扶持机制缺乏,竞争力不强,同时缺乏专门的扶贫人才体系,缺少科技支撑,市场竞争力不足,产业发展风险大。另外还缺乏产业发展的示范效应,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困难。

三、深入推进贵州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贵州扶贫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既有客观原因,又有管理和观念等主观原因。要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必须着力解决好各种问题,培植后发优势,主要建议如下:

一是统筹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好中央政策,以争取更优惠的政策和更多的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积极对接并做好服务,统筹外部各类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要善于发掘内部资源,善于培植后发优势,实现后发赶超,在大数据信息产业、高效农业等发展中抢占先机,获得主动发展。要深化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推进扶贫工作。

二是统筹增强造血功能。扶贫先要扶志,要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看到国家决心,重新燃起勇气和决心。要增强主体意识,让农民参与到的项目中来,提高技能。要提高贫困群众技能水平,注意培训问题。可组织第三方培训。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创新培训载体。

三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摸清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开展欠账普查,摸清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现状。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谋划资金来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

四是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要修正和确定贫困人口的规模,做到有效识别,要实行动态制度,对于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要切实退出。要完善监督举报机制,鼓励提高精度。要加强扶贫开发的后期管理,建立跟踪机制,加强绩效监测,及时制定措施,巩固扶贫成果。

五是提高扶贫开发效率。要统筹使用扶贫发展资源,提升综合效益。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资金整合机制,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协调议事制度,防止多头申报。优化政绩评价机制,杜绝形象工程。继续构建大扶贫格局,优化爱心平台建设,拓展平台功能。

[1]邓坤:金融扶贫惠农效率评估——以秦巴山区巴中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5(5).

[2]王国勇、邢溦: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9).

(责任编辑:刘元锋)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贵州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贵州,有多美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