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决赛中的技术运用分析①

2017-12-26李胜红曹永林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0期
关键词:体力跆拳道决赛

李胜红 曹永林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大同 037009)

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决赛中的技术运用分析①

李胜红 曹永林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大同 037009)

近年来,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不但大众跆拳道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竞技跆拳道运动也屡创佳绩,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不凡的实力。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决赛中腿法技术的使用上较为多样,在旋转技术的使用和得分率上较弱,在拳的使用上也较为薄弱,有待提高。分析结果有助于了解跆拳道技术的发展趋势,使我国跆拳道专业队训练更具有针对性。

跆拳道 里约奥运会 女子选手

跆拳道一词是由韩国著名武术家崔泓熙少将于1955年创造的。其中“跆”指踢击,“拳”指拳击,“道”则代表道行、自己对礼仪的修练。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跆拳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之后,世界各国即展开了奥运金牌抢夺战。跆拳道是一项区别于其他体育竞技运动的项目,对参赛选手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新时代对跆拳道运动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我国跆拳道运动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年代末经由中韩文化体育交流的友好人士带入中国,随后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与发展。自2000年陈中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中国跆拳道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起,我们在连续五届奥运会上共夺得7枚金牌,其中6枚来自女子项目,跆拳道已成为我国奥运夺金的重点项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项目我国女子选手决赛录像。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了国家图书馆资料,知网和期刊论文有关资料近百篇,为论文的完成提供理论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项目我国女子决赛录像进行观察。

表1 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决赛中每局得分技术的运用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观看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决赛中每局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通过录像观察可知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决赛中第1局是以试探对手、观察并摸清对手的技术特点为主要目的的,技术运用是比较少的,这主要是由于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技术水平,因此这一局的攻击密度不大。第2局由于选手双方相互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发挥各种技术动作进行攻击对手,可以看出这一局的技术运用密度明显比第1局高,但还是相对保守,横踢居多。第3局的技术运用密度比第2局还要高,高分值动作运用有所加强,这是由于在第2局得分较少的一方为了得分,放手一搏,但高分值动作容易失分,所以就在增加高难度动作的同时增加基础技术动作运用,希望以连续的基础动作攻击来提高分数,所以横踢依然在第3局占据了主导位置。

2.2 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决赛中每局得分技术的分析

从表1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决赛中每局得分技术的运用情况可以看出,在第1局比赛中,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击头技术运用比较多,也有得分,由于是决赛,可能是因为选手上来想给对方施压,给对方震慑力,体力充沛,打出气势,打出自己的节奏。击腹技术动作比后两局要少,目的是保存体力,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浪费;第2局的击头技术使用是3局里面最少的,只有8次,一般情况为我国选手保持体力,避免高难度的动作反复使用,击打腹部的动作较第1局次数有所提高,多为防守反击和阻踢,避免失分;第3局击头技术的运用为全场最高,达到了11次,情况一般为选手比分落后,选手想去追分,但得分为0,所以在第3局要避免盲目使用高难度技术。击腹动作使用也为全场最高,放手一搏盲目出腿,但得分并不理想,这也是可能造成败局的一个原因。所以在决赛中每局要合理分配体力,避免盲目出腿追分,最后导致比赛失利。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决赛中第1局中位得分率较低,出腿次数较少,在第3局整体技术动作使用数量最大,但命中率最低。造成原因可能是因为第3局比分落后,情绪起伏,盲目想去追分,造成技术动作变形,最终导致比赛失利。

表2 中外选手旋转技术使用对比情况

2.3 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决赛中旋转技术的运用情况分析

旋转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高分值技术。它有很好的观赏性,并且能获得更大的分值,是一般动作所不能相比的。在高水平的跆拳道比赛中被选手采用较多。旋转踢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不像横踢技术那样普及,因为它不像横踢,推踢简单易学易用。

通过表2和观察录像得知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的后踢和旋风踢技术产生的效果和国外的选手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原因一是在奥运会决赛,选手压力较大,技术使用比较保守;二来是由于这两个技术较难掌握,时机虽多但难以把握,而且技术本身准确性较差,所以在女子比赛中只有少数选手采用。

3 结语

我国女子跆拳道选手在防守时大多还是采用挡、贴、靠和步法进行调整.甚至有些选手在防守时犯规受到裁判员的警告。这可以说明我国女子跆拳道优秀选手对拳法应用的重视程度较低,拳的技术运用不容乐观。

我国各跆拳道专业队在以后的训练中应增强选手的技术掌握娴熟程度及运用技术的得分能力;加强决赛时技术使用的准确性练习,避免盲目出腿浪费体力;加强对选手的心理指导,加强比赛选手在第3局比赛时的心理素质练习,避免情绪起伏,盲目追分,动作变形。在决赛中加强旋转技术动作和创新技术动作上的运用能力和对其相应的防守能力;对于跆拳道的教练员、参赛选手,今后要针对拳法技术进行一定的训练,尤其是决赛时出拳时机和出拳力量加强训练。

[1]高志红,马振水.2004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技战术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6(3):122-124.

[2]王琦,黄鹤,李桂英.跆拳道步法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96-99.

[3]孙茂君,朱海燕.对跆拳道战术运用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88-90.

[4]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体育,2001:41-43.

[5]鲁凡,刘宝成.对9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技[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6(6):72-75.

G886.9

A

2095-2813(2017)10(c)-019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0.194

李胜红(1986,1—),女,汉族,山西忻州人,教育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曹永林(1975,2—),女,汉族,山西天镇人,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体力跆拳道决赛
挺进决赛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人类的收留
水下作战用啥枪
男子体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