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发挥人大脱贫攻坚的有效作用

2017-12-25陆益民

群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淮阴区全区人大常委会

陆益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是最大的民生事业,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地方人大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今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人大常委会积极融入脱贫攻坚大局,把组织引导代表开展扶贫济困作为履职为民的重要内容,主动担起脱贫攻坚的人大责任,努力以丰硕的扶贫成果彰显人大的为民情怀。

主动作为:扶贫济困全面展开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淮阴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扶贫工作部署,组织代表开展巡回宣讲,实施智力帮扶;组织代表结对经济薄弱村,实施产业帮扶;组织代表联系贫困家庭,实施结对帮扶。

智力帮扶——点亮基层群众智慧之“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淮阴区人大常委会从省、市、区、乡四级人大代表中抽调专业代表组成讲师团,对全区259个村居实行宣讲“村村到”。讲师团的各位代表充分发挥特长,宣讲内容从党的惠民政策解读,到脱贫致富门路梳理,从贫困原因分析,到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涵盖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真正把智力扶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困难群众树立起“脱贫之志”。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代表宣讲400余场,听众达3万余人。

产业帮扶——深淘村级集体增收之“井”。“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淮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内38名人大代表企业家挂钩帮扶38个经济薄弱村(集体年收入18万元以下的村),积极整合多方资源,有效破解经济薄弱村发展的制约瓶颈,千方百计帮助经济薄弱村引项目、上项目,扎实做好“产业兴村”文章,为村集体增收注入源头活水。到今年10月底,全区村企挂钩实施各类项目26个,总投资达1.46亿元,剩余12個经济薄弱村的产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结对帮扶——培植困难家庭希望之“树”。“解民之忧,为民谋利”。为进一步深化代表与低收入户结对济困工作,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的原则,通过典型引领、致函倡议等方式,发动广大代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在助推基层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不遗余力。据统计,全区1630名省市区乡四级人大代表共结对帮扶1970户困难群众,筹集各类帮扶资金300多万元,帮助270多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

找准定位:扶贫济困精准发力

能不能在火热的脱贫攻坚战中找准定位、有所作为,考验着广大代表的智慧和担当,检验着地方人大的能力和水平。在扶贫济困具体工作中,淮阴区人大常委会紧盯“精准”二字,找准角色定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确保做到真帮实扶,真见成效。

精准扶“智”。一是贴近农村实际,不断丰富扶贫宣讲内容。为让宣讲工作更“接地气”,参与宣讲的代表结合当前实际,注重加强对惠农文件解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互联网+”等方面知识的宣讲,努力满足群众需求。二是契合群众需求,着力拓展扶贫宣讲形式。宣讲形式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的场地安排在会议室,有的安排在村部广场,有的安排在田间地头;有的采用授课的形式,也有的是与听众互动、座谈交流。三是扩大覆盖范围,努力增强扶贫宣讲实效。坚持把宣讲与“阳光扶贫”、“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等工作结合起来,把集中宣讲与日常走村入户结合起来,把重点对象与特殊人群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宣讲实效。

精准促“产”。一是四方联动,有效搭建结对平台。今年6月份,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对全区38个经济薄弱村进行全覆盖督查,确保与区、乡、村、企四方见面,共谋增收之计、共商发展之策。此外,淮阴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牵头到村到点,从帮扶项目实施方案的敲定到具体工程的建设,都予以积极协调推进。二是因村施策,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村企结对帮扶的初衷不是让企业利益受损,而是要将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经验、发展思路等与经济薄弱村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各种存量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村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三是项目壮村,一二三产齐头并进。积极倡导企业家代表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结对帮扶村实际,在产业扶贫上下功夫,为经济薄弱村培育可持续增长点,确保集体增收脱贫。目前,企业家代表共帮扶农业项目13个,工业项目5个,三产服务项目8个。

精准结“对”。一是在信息核实上确保准确。结合“阳光扶贫”加强对贫困户筛选甄别,确保结对情况准确无误。同时,对排查出的40名困难代表不纳入结对济困范围,切实为“真扶贫、扶真贫”打好基础。二是在帮扶措施上全面细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代表结对济困不搞一刀切。根据代表意愿灵活采取“多对一”“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帮扶方式,让代表们的智慧和能力有充分发挥的空间。三是在宣传引导上及时跟进。在《淮阴报》、淮阴电视台等区级媒体上设立专栏,对扶贫济困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典型带动、由点及面、梯次推进的办法,进一步增强广大代表积极投身扶贫济困的思想自觉。

多方联动:扶贫济困合力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淮阴区人大常委会按照“人大主导帮扶、代表直接帮扶、企业带动帮扶、各方协同帮扶”的思路,积极融入大扶贫格局,有效发挥了人大的作用。

一是党委重视支持到位。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扶贫济困是对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部署作出的响亮回应,也是全区人大系统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的务实之举。对此,淮阴区委高度重视,要求全区乡村党组织负责同志靠前指挥亲力亲为,要求各相关部门在各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党委重视支持到位为人大扶贫济困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代表作用发挥到位。生活在群众身边的人大代表,往往都是群众最信任和依赖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影响着身边的群众。为开展好人大代表扶贫济困工作,淮阴区人大常委会积极作为,时刻动员,大力激发广大代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领他们当好服务群众的有心人、关注民生的代言人、扶贫济困的带头人,用尽心履职的新作为,兑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三是各方资源整合到位。只有形成“九牛爬坡、各个出力”的工作格局,扶贫济困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淮阴区人大常委会立足大扶贫格局,一方面,从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机制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代表参与扶贫济困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大系统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渠道优势,带动社会各界全方位参与支持,形成了扶贫济困的强大合力。

四是人大督查推动到位。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要求越高。作为人大代表参与扶贫济困的实施主体,淮阴区人大常委会着力强化组织、协调、督查、推动的职责,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全面抓、其他领导分片抓”的推进机制,确保问题及时会办、典型及时发现、经验及时推广,努力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贡献更多的“人大力量”!

(作者系淮安市淮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袁 文

猜你喜欢

淮阴区全区人大常委会
淮安淮阴区多举措开展冬春救助工作
淮安淮阴区推进“厂中厂”专项整治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淮安淮阴区开展“安全相伴 携手护航”一封信宣传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淮安淮阴区攻坚克难 保复工促发展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