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姜堰故事

2017-12-25李文飙

群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姜堰

李文飙

党的十九大報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地区的发展若要脱颖而出,也必须在做足经济硬实力的基础上,讲好自己的故事,让内部认同、外界点赞,进而提升地区发展的内在凝聚力、向心力和对外吸引力、影响力。

讲好姜堰故事,首先要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一是讲好历史故事。历史人文最能体现地方底蕴和个性。注重挖掘、推介姜堰特有的历史资源:水文化、红色文化、吉祥文化等多元文化;天目山、单塘河新石器遗址等历史遗存;王艮、黄龙士、梅兰芳、高二适等名人故事,等等。充分放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效应,积极传承和利用好溱潼会船、姜堰滚莲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凸显姜堰超脱气质和厚重文化。二是讲好发展故事。着力从区域发展实践中挖掘好故事,重点围绕服务发展,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以鲜活的人和事,编写姜堰服务故事的“连续剧”,让客商、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不断释放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姜堰活力”。三是讲好魅力故事。姜堰生态宜居,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全省领先,创造了省高考状元“三连冠”奇迹;“春看会船、夏逛湿地、秋品簖蟹、冬泡温泉”的康养旅游与溱潼特色小镇建设相得益彰;拥有全球容量最大的数据湖和全国最大的石雕艺术品项目,等等。我们把教育、文旅、康养等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与众不同的故事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

其次,有了好故事,就要找好“金话筒”,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一是党员干部带头讲。注重加强党员干部对区情人文、发展变化和新人新事的学习,引导他们走出办公室、走上招商一线、走向田间地头,在姜堰发展的大故事中,既做观众又当演员,既担配角更演主角,主动展示姜堰形象,引领他们成为讲述姜堰故事的生力军。二是新闻媒体深度讲。倡导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实地采访,以历史人文、创新创业、百姓生活等故事为着力点,多创作真实可信、鲜活生动的优秀作品,透过多彩的镜头和优美的文字,切实增强新闻媒体宣讲故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三是带动社会广泛讲。好故事更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实践与传播。利用“大走访大落实”、文明城市创建契机,组织姜堰好故事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引导司机、导游、餐厅服务员等群体争当形象大使,厚植群众根基,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让会讲、会听、会点赞的人多起来,让姜堰的“朋友圈”真正大起来。

最后,要创新思路、革新方法,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一方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搭建全方位平台。放大承办世界女子围棋团体赛、铁人三项亚洲赛等重大活动的效应,争取更多重要赛事和展会走进姜堰,借机向全国乃至世界讲述故事、推介姜堰;通过成立各地姜堰商会、开发“姜堰人才地图”手机APP等途径,加强与高端人才的沟通联络,引导他们成为姜堰故事的代言人、发言人。另一方面,坚持传统媒介与新兴载体相结合,完善立体化手段。在依托电视、报纸及广大干群口口相传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注重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大在全国知名媒体、互联网新媒体上的宣传推介力度,央视《走遍中国》《乡土》等栏目多次走进姜堰拍摄,电影《香河》选定溱湖开机。定期举办各类作品展、微电影大赛、节庆汇演等活动,借助新兴手段,催生“滚雪球”效应,让姜堰故事传得更远、效果更好。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姜堰区委书记、区长)

责任编辑:王 婷

猜你喜欢

姜堰
泰州姜堰区卫健委多举措深化专项排查整治
讲述省姜堰现代农业产业园
泰州姜堰区坚持“学 查 改” 织牢安全防护网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家庭农场在新模式中走出“新路子”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共享“悦”读之美南京图书馆向姜堰赠送图书设施
泰州姜堰区 实行“三检查、两确认、两注意”
姜堰永远的骄傲——溱湖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