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智施爱

2017-12-25刘颖

学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刘颖

摘 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实现方式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溺爱等现象还相对普遍,严重影响到孩子良好素质的形成。结合实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把握尺寸,宽严相济,理智施爱,制定相应的策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理智施爱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52

韩非子说过:“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同时又说:“皆见爱未必治也。”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其他任何人的爱都不能比拟的。虽然父母都爱子女,但因爱的方式不同,所以不见得都能教育好子女。

一、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状

孩子作为家庭的延续,自然颇受父母的重视。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很多,这就使得大多数家长在面对唯一的孩子时完全不知该如何进行科学的教育。包办代替成了家常便饭,许多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还不会自己提裤子,娇惯可见一般。孩子在这种氛围里成长,不仅“优越感”快速膨胀起来,其自私自利、懒惰等恶习也逐渐培养起来,如果有一天,孩子失去了家长的照顾,不知他们能否独立面对生活。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造成家庭教育误区的首要原因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问题。许多家长是在错误观念的指引下进行对子女进行教育的。一种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管教子女,打骂体罚就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另一种就是溺爱现象严重,不会理智施爱。俗话说“娇子如杀子”,溺爱孩子就是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二)家长自身的素质

不少家长没有接受过严格的高等教育,且没有及时为自己“充电”,使得自身与孩子之间形成了代沟,不能为孩子做出正确的指导,施爱的方式也就自然出现了偏差。另外,许多家长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总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子女,一味地望子成龙、望女成鳳,没有正确地规划适合子女的发展道路,盲目施爱,最终教育效果不佳。

(三)家长不科学的子女观

家长的子女观就是指家长是怎样看待子女的。传统的中国家长普遍都认为孩子是自己含辛茹苦生养的,所以家长就有绝对的权威任意采用各种手段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而现代社会强调人人平等,特别是现代家庭教育学主张孩子和家长拥有一样的平等权。不科学的子女观是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会导致家长一系列错误的家庭教育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三、理智施爱,正确施爱

(一)理智施爱的意义

1.有助于爱在内心,杜绝溺爱。理智有助于帮父母理清思维,更加清楚地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地盲目给予。

2.有助于爱在情理,杜绝宠爱。所谓“宠爱”,就是特别喜欢。长辈特别喜欢晚辈,喜欢孩子,这本来也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如果对孩子过于娇宠,有可能忽视对孩子的正当教养,错过正确时机,使孩子容易滋生骄傲、任性、自以为是等毛病。而理智则帮助家长说该说的、问该问的、导该导的、做该做的,全力为孩子的长远着想。

3.有助于爱在平等,杜绝偏爱。爱孩子是一种美德,但偏爱就是品质上的残缺。理智的爱则可以有效促进家庭中尊老爱幼、相互关心体贴、感情融洽氛围的形成,提高以爱育人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

(二)理智施爱的方式

1.从理念到行动,持久地给孩子以教导,关爱,帮助与温情。家长需要有持久的耐心,特别是年轻的家长们要转变思维,摒弃不负责任的育儿态度,真正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在“持久地”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竭尽所能帮助孩子、了解孩子,也允许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面对来自儿童世界的故事,保持足够的兴趣。

2.要勤与孩子交流,增加对孩子的了解。交流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书信,一种很好的方式就是开家庭会议,在会议上,家长和孩子以平等的地位来交谈,以便彼此提出意见并讨论解决的方法。了解孩子则要先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儿童的成长是分阶段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家长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所处的阶段以及该阶段儿童的特点,然后再针对该阶段的特点对孩子进行教育。

3.家长要因材施教,不盲从。同一条爱孩子的成功经验,在不同的人身上不一定有相同的收获;同一种爱孩子的方式,在不同的人面前不一定产生相同的效果;同一类爱孩子的手段,在不同人成长过程中不一定获得相同的回报。因为每个人的天性不同,生活的环境有异,再加之施爱者本身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家长一定要谨慎的制定教育策略,切忌各施其爱。

爱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也是家庭教育的手段。唯有理智的爱而不是完全感性的爱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法宝。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该把握尺寸,做到严爱结合。只有合理的爱才能教育好孩子,才是切实对孩子负责,对我们的民族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未来负责。

参考文献:

[1] [美]福斯特·克林纳 ,王璇译. 爱与理智 [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 王晓春.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