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环节 创设高效课堂

2017-12-25杨洋

东方教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元法分式环节

杨洋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互动,师生间协调配合,共同投入教学活动中去。上好一节课我们要把握好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四个环节。合理分配四个环节的时间,衔接好四个环节。

首先是引入新课环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新课的引入可以从身边的实际出发,找出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积极性,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伸缩门、竹篱笆、汽车的防护栏等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找出共同点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但是有时候新课的引入并不需要利用视频或图片,可以由已经掌握的特殊情况开始引入,在讲授新课时要将一些重要的思想融入其中,比如说在讲解《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从复习代入消元法引入,让学生们动手去解题,在练习中复习了代入消元法,然后教师开始抛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解决做过的题目,这时候学生会进行思考,会有很多同学提出他们的方法,教师再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总结说明,从而进入本节课主要内容——加减消元法,加减消元的主要思想就是转化,将未知的内容转化为已知的内容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转化的思想可以在本节课充分体现。在讲解例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介绍完加减消元法后,再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加减消元的一般步骤,教师进行总结,可以体现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思维。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困难,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但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讨论的环节要适当,时间不能太短也不宜过长,一般在2到3分钟左右,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不是流于形式,让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内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不要过于频繁,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工作,不能让学生讨论的时间占去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要给教师时间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讨论,当学生在探究中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引导学生从合理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收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后面教师讲解环节中进行突出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候不是教师讲不到位,而是学生练不到位。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习题的基础性,巩固性练习是对新上的定理、方法、定义等相关内容的复习和熟练,必须是面向全班所有学生的,基础的,简单的题目,让所有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比如在分式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介绍完相关知识后教师应给出以下三方面的巩固练习:1.判断分式;2.未知数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或无意义;3.未知数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零。这些练习都是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做好了这三类的题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该圆满完成。第二注意习题的时效性,在讲解配方法这节课时,教师相学生介绍了配方法的“移——配——开——解”的四个步骤后,应该及时跟进一个例题,然后马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解题,让学生在自己练习当中体会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从而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为进一步熟练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打下深厚的基础。第三注意习题的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究竟该小结什么、怎样小结、在什么时候小结等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大多数课一般在课的结尾,围绕“今天学了什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侧重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梳理。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或者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思考,并且让学生说出来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同学们之间进行补充,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性归纳,从而进一步地加强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猜你喜欢

元法分式环节
例谈一类分式不等式问题的解法
用换元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例谈消元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带入消元法
换元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学习分式的五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