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过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7-12-25刘文博王涛刘勇
刘文博++王涛++刘勇
摘要:《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针对目前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实验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通信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
1 引言
《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攻读通信类专业的研究生初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它的重要性:1、入专业之门2、垫专业之底3、领专业之路。本课程主要讲授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侧重于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的分析。凡是理论分析的课程都比较难学,学生对本门课程提不起学习兴趣,另外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很难适应通信技术领域快速的发展要求,因此针对本门课程的改革是必然的。为了提高学生对《通信原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不足,本文进行了如下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课程内容改革
本课程安排的理论课时较少,而大纲要求的内容较多,本身课程学习难度大,需要先修够《高等数学》、《复变函数》和《概率与数理统计》中的相关内容,才能理解课堂中关于公式的推导,更深的理解课程内容。因此应该对教学内容有侧重点讲解,精挑细选教学内容。本课程按照调制信号的类型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部分,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通信已经基本取代了模拟通信,但是所用基本理论有相似之处,因此对课程内容的安排模拟调制仍然是重点,并且在讲授模拟调制内容前应当安排一定的课时以便对确知信号的内容做一定的复习,常用确知信号的频域分析,包括冲击信号,门函数等常用信号,同时也是对《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的复习,有利于后续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课程安排的最后,应对新型通信技术有一定的介绍,如QAM,16QAM,让学生了解当前通信技术水平的发展情况,对未来有深入研究的学生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3 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都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的主体仍然为老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失去兴趣,只是被动的听,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改进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通信原理》课程是对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的讲授,内容比较抽象,不宜理解,老师讲授课程过程中让学生融入进来,提高学习兴趣是很关键的一步。要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模拟调制与解调部分,可以举例:如果我们想把山下的沙子运到山顶,应该怎么办啊?需要手推车,手推车就好比载波,沙子就是基带信号,运送过程就是调制的过程。学生很容易理解概念,还可以利用雨课堂,对重要内容设计答题环节,让学生利用手机答题,分析正确回答的比例,有针对性的讲解错误回答的原因。对于有争议的题目,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好比正方反方进行辩论,通过辩论使学生参与学习中来。参与的过程就是牢记的过程,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4 教学手段改革
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的是黑板板书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传统教学手段对于公式的推导。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有些教师采用板书与多媒体技术PPT相结合的手法进行教学,由于多媒体技术更直观,生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多数教师只是将PPT作为提纲,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例如在讲解数字基带信号AMI码和HDB3码编码过程时,全0和全1码编码时可做成动画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在PPT中插入图片和视频,例如在讲解信道章节时,可在PPI中插入电缆,双绞线,光纤的图片,是学生有感官上的认识。或者将示波器直接带进课堂在授课过程时,让学生直接观察编码后的结果,清晰直观。教师富有激情的授课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饱满热情的情绪也会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将学生带入课程中。
5 实验内容、手段改革
《通信原理》课程虽然是一门讲授理论知识的课程,但是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课下安排的实验相联系,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内容并更好的理解。实验的安排有利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传统的实验内容较为陈旧,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并未参与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效果较差。可以采取将实验类型非为分为“验证型”“设计型”:验证型实验是验证实验结果,设计性实验是为了某一个目标的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一种实验技术或者一种设备的使用方法,例如可以安排根据要求设计一个通信系统的设计型实验,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独立设计一个满足某一要求的通信系统,将课堂所学内容应用到试验当中,检验所学知识的水平。有些学校并未开设的实验,学生还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与理论结果相比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6 增加实践环节
增加《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环节,本门课程结束后给出不同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完成。带领学生参观本市电信,移动公司。电子类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可以参与,接触实际的通信作业。开阔学生的眼界,真正实现了理论内容到实践的搬移,了解当今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学生参观实习后,完成实习报告和实习心得,对参观实习加以总结。通过参观实习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例如参观移动公司程控室,交换室,网络室,学生对基层各个科室功能了解,对实际通信技术在各部分的具体应用都有所了解。
7 结论
本文针对《通信原理》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验教学部分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介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改革目的在于提到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安静,康琦,汪镭,吴启迪,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通信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微型电脑应用,2014年11月;
[2]田竹梅,王爱珍,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通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铜仁学院学报,2016年9月;
[3]徐彥凯,双凯,闫景富,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高师理科学刊,2016年8月;
[4]袁爱霞,赵昕,里红杰,兰振平,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高教学刊,2016年7月;
[5]彭玲,基于微课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年6月。
项目支持:1.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物联网工程,项目编号:2016XJZYZHGGSD-03;2.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过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刘文博(1982-),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信号与通信系统的研究,承担通信原理、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