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
2017-12-25郭畅张红宇
郭畅 张红宇
摘 要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以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为主,新课改要求思想政治课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性情境,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使思想政治课堂更具实效性。本文遵循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源于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寓于生活、教学结果的生成高于生活等方面提出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学情境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8.034
Introduce Lif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GUO Chang, ZHANG Hongyu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mainly to students' passive teaching mod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hould combine the students' real life, creating the life situation, teacher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more practical. This paper follow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from the source in the life and teaching situation specific path generation resides in life, the teaching result is higher than the lif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teaching situation; life-oriented
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掌握符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的能力,生活化教学便是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融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教学环节更加饱满,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1 内容的选择源于生活
1.1 聚焦社会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变迁,对各学科教学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尤其对于与时政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想政治学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 而是要善于发掘生活中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巧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关于在生活中挖掘的教学资源,本文简称为“生资”。对于“生资”的挖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选取的“生资”应该是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通过教师对“生资”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其次,教师选取的“生资”应尽可能与时俱进,教师多关注时政热点,打造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政治课堂。最后,教师选取的“生资”应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题《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可以结合我国2016年前三季度新增城镇就业1067万人,将创下中高速经济增长条件下创造1300万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的记录。并且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属于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通过结合时政热点讲解,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
1.2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中学生是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以学生了解并熟知的生活片段作为教学资源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最终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如在教学“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发展过程为例,学生在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分别具有不同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发展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判断更加全面缜密;但在学习过程中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比如考试的失利、教师和家长的批评、自我信心的丧失等。这也充分证明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由于这是与学生本人紧密联系的,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增加信服度。
1.3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回味社会,弥补课内教学的缺漏,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和社会责任感。如以《实现人生价值》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平均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植被稀少地区开展爱心植树活动。小组间同学分工合作,分别负责挖坑、放树苗、填土、浇水……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为我们的“大家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學生们也深深感受到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 情境的创设寓于生活
2.1 情境的创设要切合学生实际
情境的创设寓于生活旨在强调科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他倡导学生应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而非机械式的接受学习,意在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经验连接起来进行整合,最后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要想使学生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适应能力,建立一种彼此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互动、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中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2 情境的创设要切合学习实际
新课改要求思想政治课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将实现三维目标作为情境创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情境的创设又始终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情境教学紧扣教学内容能有效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反过来,情境教学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前提能够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和理解。因此,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浮躁,加强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情、信、意、行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2.3 情境的创设要切合发展实际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创设必然要求切合学生的发展实际。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并学以致用,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不同的任务,小组同学通过分工合作达成目的,在合作的过程中让每个同学自行感受合作的幸福感,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经过情境体验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合作意识显著增强。
3 结果的生成高于生活
3.1 生活素材精筛选
思想政治课生活情境素材的筛选是否恰当直接决定情境创设的效果,好的情境素材具有导向性、趣味性、时代性、感染性等特点,能够更好更快地吸引学生融入到情境中。目前,情境素材的筛选存在几点误区。例如:情境素材的筛选具有随意性,这主要是由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教师想到哪说到哪,导致教学内容繁杂混乱。另外,教师准备的情境素材与教材内容脱节,自然也就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跑题”。最后,重应试轻德育的情境素材也十分普遍,思想政治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情境的创设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魅力并非一连串的应试知识点。因此,情境素材的筛选必须体现时代性,充满生活气息。
3.2 理论概念深加工
思想政治课堂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指思想政治课的素材不是日常生活场景的简单堆砌,而是教师对理论概念深加工的成果。深加工的目的是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理性、客观、科学、谨慎的做事风格。例如:在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时,主次矛盾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看到主要矛盾又看到次要矛盾,既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并且坚持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想深刻理解这个方法论意义的实质含义就必须对这个方法论意义做深加工。举个例子,对我们来说学习是主要矛盾,相对于学习,娱乐、休息、交际等都是次要矛盾,但又不同程度影响着我们的学习。运用上述原理,我们应该既看到学习这一主要矛盾,又看到娱乐、休息、交际等次要矛盾,并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同时学会劳逸结合适当娱乐放松,把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3.3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陶行知先生说过:“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思想政治课必须要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教育的源泉。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学生观察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能动地对生活中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景片段进行感知的活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任何人都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的生活每秒都在变化,若学会观察生活,并善于从繁杂的生活中捕捉有用信息就会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2)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生活。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即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生活片段作为教学资源,将新知识与已有生活经验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周边与学生本人密切联系的生活片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程度,通过教师启发式提问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独立探索和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又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做生活中的有心之人,勤思考多提问,切忌一味学习课本知识,学习为了运用,只有将习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有效指导生活,才算是将理论知识的价值达到了最优化。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习知识是为了培养更好的道德情感。思想政治课本身内容枯燥乏味,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实践证明生活式情境教学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教材内容形象化简单化,更能使学生在体验情境中获取共鸣,增加对知识的信服度,从而使道德情感得到升华。教育与生活不可分离,摆脱传统生硬的教学方式,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激发学生主动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欲望,使思想政治课更具实效性,绽放它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邓权忠.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J].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1(1).
[2] 张娜.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4).
[3] 高殿興.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