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钱基博
2017-12-25刘继兴
刘继兴
我们都知道钱钟书是国学大师,在文坛领域颇负盛名,却很少有人了解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其实钱基博的国学造诣不在儿子之下,他曾是20世纪30年代的四位国学大师之一。
钱钟书出世后就出嗣给伯父钱基成,伯父对他采取放羊式教育。伯父每天下午授课,上午则带着钱钟书上茶馆、听说书以及品民间小吃。钱钟书玩得非常开心,逐渐染上了晚起晚睡、贪吃贪玩的坏习惯。
1920年,伯父去世后,钱钟书由父亲管教,终于改变了坏习气。钱钟书才思敏捷,只要静下心来读书,几乎是过目不忘,与伙伴们玩耍时,开口就能臧否古今。
钱基博对钱钟书管教很严,甚至不惜饱以老拳。1926年秋到次年夏天,钱基博应清华之聘北上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正读中学的钱钟书少了拘管,狂读小说,直到假期结束,才记起自己连课本都没翻过。
1927年暑假,父親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自然不能过关,被痛打一顿,这激起了他发愤读书的志气,遂广泛涉猎《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钱钟书后来写客套信从不起草,提起笔一挥而就。如果是八行笺,写来恰好八行,一行不多,一行不少。钱钟书有这般功夫也是被父亲训练出来的。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之后,父亲经常给他写信,告诫他“儿之天分学力,我之所知;将来高名厚实,儿所自有!立身务正大。待人务忠恕”,还叮嘱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1938年秋,学成归国的钱钟书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其时父亲钱基博任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
这是钱钟书的多产期,他在蓝田着手写《谈艺录》,出版《中书君近诗》,并撰写了《写在人生边上》,最重要的是他构思孕育了小说《围城》。父子同校,交流的机会自然多。钱钟书对父亲也很孝顺,在国外学会了炖鸡手艺的他经常为父亲炖一钵好汤。
钱基博是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后,他将五万余册藏书全部赠给华中大学(后改为华中师范学院)。1952年,钱基博又把收藏的甲骨、铜玉、陶瓷、历代货币和书画等文物200余件捐赠给华中师范学院历史博物馆。此外,钱基博尚有碑帖字画1000余件、方志1000余种,悉数赠予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江苏泰伯文献馆。
不把这些宝贝留给儿子,钱基博却造就了同样淡泊名利的一代鸿儒、“文化昆仑”钱钟书,留给了世界一个文化奇迹。
(余娟摘自《最是惊艳民国范》 图/锦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