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民办高校立足的根基
2017-12-25刘静
摘要: 人文教育有三重价值:能使人更“像人”、更理性、更智慧、更自由。人文教育是形成学校高尚而深邃的文化之基本成分,是促成社会健康与活力的活水源头。民办高校因为各种“先天不足”,导致在指导思想方面存在严重的事功主义和唯市场的功利教育观念,在教育内容方面存在重专业轻素养、重科技轻人文的纯粹职业化倾向,在教育效果方面出现了人文知识欠缺、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民办大学自身需要淡化“民办”,凸显“大学”,即按照“大学”的规律办学。这包括要重视人文教育,树立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增设人文课程,科学课程中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人文精神的培育和人文传统的形成。
关键词:人文教育;民办高校;高校发展;高水平大学;大学教育;人文课程;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6-0011-06
收稿日期:2017-06-26
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课题“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XJK015BGD044)。
作者简介:刘静(1980-),女,湖南邵阳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与研究。
民办大学和公立大学都是大学,除了办学主体有明显不同外,它们在功能、结构、形式等一些根本点上是完全相同或相通的。比如,要想成为高水平的大学,都需要重视人文教育。而这一点,又很容易被民办大学所忽视。因此,有必要不断强调人文教育对于民办大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高校人文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关于人文教育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甘阳认为人文教育是指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1]。张萌认为人文教育在本质上乃是弘扬人性、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2]。张应强认为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3]。张楚廷先生对人文教育内涵的解释更具体、更有思辨性,他认为人文教育即“人”的教育,是更关注人的心灵的教育,在知识上是人文知识的获得,在发展上尤指情感和整个人格的提升。人文知识是与人文科学相关的知识,而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包括语言学、文学、哲学、史学、艺术学等[4](P83)。
中世纪时期的大学所有学科都属于“基本文化修养”,如神学、哲学和“艺术”等学科,是关于世界和人性的一种思想体系[5](P55)。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6](P3)。20世纪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托加主张,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张楚廷先生在《大学与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哲学》、《人是美的存在》、《人论》、《人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人的教育”、“人的课程”、“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学”、“人主义(Z主义)”等关乎人的论题,他的著作中无处不是满满的“人”。他认为越是专注于人的发展的大学越是优秀的大学,越是专注于人及其智慧发展、理性发展的大学越是高水平的大学[4](P108)。“加强人文教育,回归教育的本体将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这些都反复印证了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无可替代的作用[7]。
究竟大学人文教育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从对人、对学校和对社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对人的作用。人文教育能使人更“像人”、更理性、更智慧、更自由。如果不是大學,有什么力量能使每一个人或诸多个人成功地成为一个整体的全面发展的完人[5](P61)?大学的光荣在于培养完全有教养的人,以知识本身为目的而追求知识,通过自由教育培养集智慧、勇敢、宽容、修养等于一身的绅士[6](P3)。那么,何以至此呢?需要通过人文教育提供的基本养料——人文知识来说明。人文知识,暂且粗略地分为“文学(包含美学、艺术)”、“史学”和“哲学”三大类。文学主要是描述人的,描述人间悲喜,描述人奇妙无比的内心世界,而且是永远写不完的[8];文学是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各种主见、情感、观点、推理及其他的大脑思维活动);文学是与思想打交道、个性化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是朴素的、高贵而自然的,正如人的本性[6](P150)。文学和艺术能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活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美”的顿悟[9]。史学是研究人的历史的学问,而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10]。哲学即“爱智之学”[11](P3)。哲学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门,给予人智慧。“大学只有把哲学知识包含在其传授的知识范畴之内,并且为知识而知识,才能更适于理智培养。”[6](P3)
其次,对学校的作用。人文教育是形成学校高尚而深邃的文化之基本成分[4](P91)。从大学的现实来看,文化立校是极具生命力的,学校的比较优势就体现在文化上。张楚廷先生下述两段治校实践可以生动地说明文化立校的意义:18年的时间让湖南师范大学的文化积淀更厚实、更郁葱,8年的时间让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从文化沙漠变成文化的一片绿洲[12]。还有,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州理工学院(CIT)的“成名诀窍”亦具有说服力:自康普顿任MIT校长之前,MIT是一个纯工科大学,其土木工程占70%以上,那时的MIT称为二流大学都勉为其难,而康普顿接任之后,大力发展理科和文科,大约10年之后,MIT就跻身全美亦是世界一流大学行列[11](P136);CIT规模很小,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一共才2200人左右,但它有80个院士,其中人文科学的院士有28个。此外,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也是很好的例证,其受欢迎程度远超《经济学原理》;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大学最大的失败。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因此,凡一流大学必拥有一流人文教育,凡没有一流人文教育的大学成不了一流大学[13]。endprint
最后,对社会的作用。人文教育是促成社会健康与活力的活水源头[4](P91)。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不仅对做人至关重要,而且对思想品质的提升,对智慧的增长都是必要的,因而对提高创造力是十分珍贵的。纵观历史,17~18世纪是英国和法国的世纪,19世纪是德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世纪还未定论,但可以借鉴历史。能称得上某个国家的世纪,这个国家的经济必定是非常繁荣的。然而,经济只是表象,深层原因是科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科学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归根结底是哲学的引领作用。17世纪英国的培根、18世纪法国的笛卡尔、19世纪德国的康德及20世纪美国的杜威,他们的哲学引领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全面繁荣。
二、民办高校人文教育式微现状
因受办学历史较短、办学性质姓“民”不姓“公”、文化积淀单薄、学术底蕴不足、办学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似乎“先天发育不良”。为了弥补先天不足,民办高校普遍的做法是通过“特色专业”、“高就业率”迎合社会和招揽生源,导致功利主义盛行,人文教育式微,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指导思想方面,存在严重的事功主义和唯市场的功利教育观念。民办高校,虽然已纳入高等教育系统,但由于其办学历史较短、文化底蕴不足、办学资源匮乏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数民办高校成了学生一种无奈的选择。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为了吸引生源,民办高校往往会将目光聚焦在“适销对路”的专业。来校求学的学生也会去追逐经济利益,从而带着功利来到大学受教育;而教师也会带着功利目的来从事大学教学、学术和知识的传承工作,功利主义在民办高校中肆意蔓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4]。根据此文件精神,各大民办高校纷纷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民办高校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科学合理的,但将“应用型”内涵单纯理解为“职业型、技能型、实践型、操作型”是较为严重的事功主义、“工具理性”的狭隘教育观念。将教育与满足某种职业岗位直接挂钩,轻视人文教育,不但不能增强民办高校的竞争力,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无法促进社会发展,终将会被社会淘汰。
第二,教育内容方面,存在重专业轻素养、重科技轻人文的纯粹职业化倾向。民办高校为了在高校中脱颖而出,处处强调其“应用型特色”、“动手能力”、“技能水平”等专业教育方面。反映在课程结构上,实用性专业课程所占比重太大,人文课程比重过低,通识教育课程极少,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修”、“毛邓三”、中国近现代史等为常设的人文课程,教学效果甚微。大学俨然成为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培训机构”与“生产工厂”。“功利性也好,甚至实用性专业训练也好,都不是大学的本质目的或活动。”[15](P3) “人才培养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堆砌和单向度的灌输,任何囿于单纯的科学一极而缺乏人文精神支撑的教育,都是对教育本质的偏离与异化。”[16]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在其《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一书中认为并坚信,育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授业在育人目标之后,教育更不是为别人或为自己赚钱的工具;同时,主张教育要造就民主社会的公民,造就具有批判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同情思维能力的民主社会的公民,而这些教育目标的达成显然离不开大学人文学科的学习。奥尔托加亦说过,没有物理(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物理科学,而是指其创造的世界生命思想体系)、历史和生物概念以及思辨哲学思想的人,不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除非他碰巧具备了某些超常的素质,否则,从完全的意义上说,这种人是不太可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好法官、好的技术专家的。可以确定,他一生中所做的其他事情,包括超出其相应的学术领域的专业本身中的那部分,都将不幸地终结[5](P59)。
第三,教育效果方面,所培养的毕业生容易出现人文知识欠缺、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由于片面追求功利主义价值观,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信仰被充斥着的物质主义、实用主义所挤占,大学原本该有的理想主义被旁落,大学生只选择去学习对他们职业取向、工作意向产生实际作用的知识,对实用知识与实用学术的获取更为偏斜,而对他们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怀、人文情操具有指引导向作用的自由知识与自由学术知识的学习忽视甚至置于知识学习之外。民办高校生源质量原本不高,加之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压力和难度增大和教学中偏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精神,学生更容易形成急功近利的求学态度,“找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成为其唯一追求。于是,出现较高职业技能素质和较低人文素养的巨大反差,使得毕业生如同跛足的巨人,艰难地行走在求业路上[17]。由于人文知识的欠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创新能力也将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人文素养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发展后劲等各方面出现不良反应。
教育有功利,但教育不能功利主义。教育的根本点在于人的发展,任何知识的传授都应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知识是直接为着人的发展的,所以它在知识传授中,在人文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但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简单传授。
三、民辦高校人文教育路径选择
要改变目前民办高校人文教育的式微现状,加强人文教育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加强呢?民办高校可从办学理念、人文课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人文环境、通识教育等方面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第一,树立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人是教育的第一问,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根本。教育不是“人为”的教育,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教育是为人的,而非人为的教育。教育要服务人,而非控制或利用人。”[18]教育是为人的教育,意味着教育不是功利的,不能为当下的经济与实用价值所蛊惑,教育要合乎人性,要与人性共通共融。“目前对专业性的重视就意味着对职业性的重视,而这些重视对大学、专业和学生都是有害的。”[19]大学不但要进行专业教育,同时也要进行人文教育,否则专业化的教育与职业化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只会是单向度的人,而不会是全面发展的人。看起来“无用”的博雅教育与通识教育及其人文课程的学习,实乃“无用之大用”的教育,它更有利于学生将来专业与职业的学习和运用,增扩他们的心智与知识,以促进将来更好地用理智进行人生蓝图规划做准备。这就需要转变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观念,改变一味按照市场需要进行教育的观念,明确规定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就是人格培养和人自身的完善。只有这样,民办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学会生存,适应社会,民办高校才可能持续长久发展下去。而事实上,对口教育所导致的结果是大学越来越不适应了[4](P291)。况且,“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15](P275)狭隘的专业教育让学生掌握知识特殊性和经验性,结果他会越没有知识,教育就越不是自由的,而不自由的大学是不可能成为高水平大学的。endprint
第二,增设人文课程。大学提供的基本“产品”是课程,大学也好比一个“超市”,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可供选择,高水平的大学才可能成为一个课程的“超市”,比较差的大学很可能“供应不足”[4](P291)。1984年11月,美国全国人文学科基金会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关于人文学科的报告——《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用的地位——关于高等学校人文学科的报告》。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人文学科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要如何实施人文学科与人文课程的学习等系列问题。由此可见,美国对人文学科中心地位的呼吁声之强烈,当亦见当时科技与教育都发达并领先于他国的美国是多么清楚人文学科的重要所在。诚如报告所指出的:“高等学校必须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其专业是什么,所应具备的学识有一个清晰的看法。并以历史、哲学、语言和文学的学习为基础,重新布局大学生必须的课程,人文学科与西方文化的学习必须在高等学校的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20]民办高校人文教育的贫弱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人文课程的缺乏。因此,必须加强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开设,以弥补先天的人文课程薄弱、人文精神缺失的缺陷。麻省理工(MIT)和加州理工(CIT)值得我国民办高校认真学习和研究,他们成功的经验如出一辙:都非常重视人文教育,都提供了充足数量的高质量人文课程。MIT拥有世界一流的语言学、十分齐全的人文学科与专业,能提供数十门音乐课程、数十门哲学课程和约七十门史学课程,人文教育和人文课程处于引领地位;CIT拥有高水平的人文学院,设有文学、史学、哲学专业,从本科生一直到博士,都必须修读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还有特别看重的HP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课程。如此,才有诺奖获得者、国家总统、各路科学家等人才辈出。虽然学生不可能攻读对他们开放的所有学科,但生活于代表整个知识领域的人中间,耳濡目染,受其熏陶,必将获益匪浅[6](P22)。
第三,科学课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人文教育不只是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固然有直接的、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除了一些文、史、哲三类的经典人文课程外,几乎所有的课程(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课程),都可体现人文精神,故而,都可具有人文教育的作用。根源在于:任何科学都是人做出来的,都有人的精神注入[21]。将此课程揭示出来,就能起到一些很实际的人文教育作用。由此,也可以说高校里所有教师都对人文教育有自己的责任。赫胥黎指出:科学和文学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单纯的科学教育确实与单纯的文学教育一样,将会造成理智的扭曲[22]。科学教育也指向人,关注人,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有人文精神的积淀与支撑,科学教育才会更加的先进与完善,才会更加走向自觉。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尼尔·陆登庭先生所说,在进行科技教育、促进科学教育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不要疏忽了人性的塑造与人格完满的塑型;同理,人文教育需要科学精神的规约与指引,人文教育的思维、思想与理念、理想需要合乎理性的科学活动与科学精神。人文教育是科学的人文教育,是用科学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用科学导引大学的人文教育。科学课程中将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是民办高校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第四,人文环境的建设、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传统的形成。人文精神是对人性的思考,是对人性真、善、美精神的追求,是对人的生存价值与人生意义以及生命意义的追寻、寻获,是对人的价值的理性寻思。因而,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需要历史的沉淀,需要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师的言传身教,需要校园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起到润物细无声、薪尽而火传的作用。张楚廷先生认为,在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设备等无法比拟的。“如果把人文精神也视为‘信息的话,那么恐怕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也不能将一所大学悠久而独具特色的那种人文精神整个地‘搬到一间电脑房里去。”[23]同时,人文精神也是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了学生,为了学术,这就是大学的全部”。[24]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张楚廷先生的治校经验都说明了一点:校长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事无巨细,只要用心,一举一动、一草一木皆蕴涵文化。试想身处文化绿洲中的学生,怎能不心旷神怡?最近网络上有一篇关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给没录取的考生发“未录取通知书”的文章引来好评如潮,也给未录取考生和家长带来了感动和温暖。“未录取通知书”由校长徐扬生的一封信和一本印着港中大logo的紫色筆记本组成。信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温情、鼓舞和关爱,香港中文大学的此举足以凸显一所大学的人文情怀[25]。原本文化底蕴不足的民办高校尤应在人文环境方面下番狠功夫。
第五,加强通识教育,通识课程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通识教育是指传授给大学生的非专业的、普遍修读的那部分知识的教育,其目的是直接指向人的发展,对于学生在专业上的发展的作用则是相对间接的[4](P74)。它并不是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教育,而是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存在于各个专业中。因此,无论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都应当设置通识课程,以体现通识教育的基本精神。美国学者赫钦斯、哈瑞·刘易斯、艾伦·布鲁姆等,针对美国专业主义、职业主义的盛行,批判狭隘的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倡导大学要进行人文教育与人文学科的学习,主张大学要进行博雅教育,开展阅读经典名著的通识课程的通识教育,使培养的人才更通达、更自由。哈佛大学开设史学类的核心课程来展开通识教育;芝加哥大学以永恒课程的名义开展通识教育,使其在较短时间内从美国高校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美国通识教育的典范。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都重视具有普遍意义、具有普世价值的课程建设。民办高校应在充分理解通识教育、通识课程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适切的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38.
[2] 张萌.论人文教育的内涵、价值及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0.endprint
[3] 张应强.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5(3):50.
[4]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 师帅.试论人文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意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124.
[8] 张楚廷.大学与教育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4-75.
[9] 龙应台.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1995年5月15日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演讲)[EB/OL].(2005-09-22)[2016-08-22]http:www.360doc.com/content/05/0922/00/839_13889.shtml.
[10] 360百科.历史[EB/OL].http://baike.so.com/doc/3451443-3631913.html.2016-08-22.
[11] 张楚廷.哲学是什么[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2] 张楚廷.思想的流淌[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4.
[13] 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
[14]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30)[2016-08-23].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00730/t20100730_501910.shtml.
[15]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 王锐兰.人文教育的定位[J].上海高教研究,1996(6):11.
[17] 武山县课题组.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08(1):56.
[18] 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陈永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44.
[19] [美]罗伯特·M·赫欽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2.
[20] [美]威廉·詹·贝内特.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有的地位——关于高等学校人文学科的报告[J].金锵,译.外国教育动态,1991(5):75.
[21] 张楚廷.论大学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5):108.
[22] 何旭明.科学与人文:教育的一体两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8.
[23] 张楚廷.大学人文精神构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
[24] 张楚廷.我的大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2):123.
[25] 孙成.评“未录取通知书”:凸显一所大学的人文情怀[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60823/n465473595.shtml.2016-08-23.
Abstract: Humanistic Education has three important values: a tool for cultivating a person into a more rational, intelligent, and free man, a basic element of forming a noble and profound school culture, and a source of promoting social health and vitality. Born with “congenital deficiencies”, private universities are guided mainly by ideology of utilitarianism and market-oriented utilitarian education concept. They also tend to focus on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 rather than quality and humanity. As a result, students from these universities lack humanistic knowledge and quality.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private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need to highlight functions of being "a university" instead of “a private university”. This means they must be running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university", which includes valuing humanistic education,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concept, adding humanities courses, combining the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science curriculum, constructing a humanistic environment, cultivating humanistic spirit, and forming humanistic tradition.
Key words: humanistic education; priv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development; high-level university; university education; humanities courses; humanistic spirit
(责任编辑 陈剑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