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的影响
2017-12-25周春秀孙小菲张晓霞
周春秀,孙小菲,张晓霞,黄 丽, 3
(1.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311121; 2. 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浙江 杭州 311121;3.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的影响
周春秀1,孙小菲2,张晓霞1,黄 丽2, 3
(1.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311121; 2. 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浙江 杭州 311121;3.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为探讨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的影响,目的取样选取95名大一新生分为实验组(49人)和对照组(46人).实验组被试接受连续10周,每周3学时的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被试不接受任何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处理.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分别对两组被试施测人际问题量表(IIP-32)、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团体依恋问卷(GAS).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被试在人际问题得分上显著降低,而对照组人际问题团体心理辅导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得分均显著降低,但个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变化;对照组在团体依恋焦虑、回避和个体依恋焦虑、回避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变化.可见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能显著提高大一新生的团体依恋,但对个体依恋没有显著影响.
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大一新生;人际问题;团体依恋;个体依恋
0 前言
依恋(attachment) 最初于20世纪60年代由Bowlby提出,用于描述婴儿与照料者之间形成的特殊情感联结[1].随后依恋理论被不断拓展,在Bowlby内部工作模型、安全港、安全基地等理论的基础上,先后发现了依恋的4种类型,并将依恋理论拓展为适用于成人的理论.此前的依恋理论都停留在探索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联结本质的个体依恋(personal attachment)研究上,直到1999年Smith等[2]提出团体依恋(group attachment)的概念,才开始探索个体与团体之间情感联结的本质.Smith等将团体依恋定义为个体基于早年家庭经历(或者其他社会文化团体)所形成的对团体的内部表征,这些表征会影响个体对新的或未知类型团体的期望.
依恋是个体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内部心理表征[1],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均有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自我工作模型反映了个体认为自己是否值得被爱,他人工作模型则反映了他人是否值得信赖和依靠.随着心理系统逐渐发展成调节个体与他人之间亲疏关系的系统,以及个体对其自身作为团体成员身份的认同,让这个系统也逐渐在团体中调节了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2].团体中的成员根据自己过去在团体中形成的经验和与团体有关的对于自身和他人的预期,对接下来自己在团体中的行为产生影响,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指导着个体在团体中的行为,形成理解团体及其他团体成员行为的基础框架,对个体在团体中的互动产生重要影响[3].可见,无论是个体依恋还是团体依恋都基于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
目前,已有部分研究者开始用依恋理论来理解团体心理咨询过程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Marmarosh认为团体治疗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挑战成员过去破坏性的关系表征或者图式,给他们提供更积极的关系体验[4],个体在团体中的新体验通过内化作用来影响其固有的内部工作模型.团体可以给成员提供建立安全依恋体验的新机会,团体领导者可以帮助成员内化这些团体体验.团体心理辅导的任务就是对个体已经内化的工作模型进行修正,建立新的内部工作模型,重建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内部表征,以此来改变个体的依恋状态[5].并且,Markin等认为团体治疗可为成员提供全新的个人关系亲密感以及对团体的归属感[6],从而改善成员的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微型社会理论认为,在团体中个体惯有的人际模式会再现[7].人际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根据个体再现的人际模式,将焦点放在团体成员的人际互动上,有助于成员在团体中更好地觉察自己的人际模式,并且通过良好的人际互动内化新的团体体验.
大一新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个体依恋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如Horowitz等认为人际问题部分起源于个体的依恋经历[8],且大一新生的个体依恋与人际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相关[9],不安全依恋个体会出现更多人际问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此外,大一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这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面临融入各种新团体的局面.团体依恋与大学生的孤独感[10]、人际关系[11]、大学生活适应性[12]和社会性发展[13]等重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可见,大一新生对新团体的依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大学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因此,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在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
虽然众多心理学家认为团体心理辅导会通过改变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而对其依恋模式产生影响,但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的影响,从而探索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改变的新途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目的取样选择杭州某大学团体体验式通识课程的49名大一新生作为实验组,非团体体验式选修课程的46名大一新生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生22人,女生27人,年龄17~20岁(M=18.61,SD=0.812);对照组男生20人,女生26人,年龄18~22岁(M=19.67,SD=0.94).
1.2 材料与工具
1.2.1 《人际关系的真谛》通识课结构式团体教学方案
本研究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根据黄丽等开发的《人际关系的真谛》通识课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4],经过适当修改后形成.该方案以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模式理解和人际互动能力提高的教学和辅导,连续进行10周,每周1次,每次3学时(表1).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相互认识和团队组建(第1,2周),第二层次为了解自我及其与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第3~7周),第三层次为人际交往中的技巧(第8,9周),最后一周为团体结束和告别.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学生对该课程满意程度、启发程度、容易程度、受益程度、兴趣程度和明晰程度的评价均分都为8分以上,说明课程内容明晰、难度偏易,学生对课程兴趣较大,对课程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受益度,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有较强启发性,具备可操作性.
1.2.2 人际问题量表
采用孙启武等修订的人际问题量表(The Inventory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32, IIP-32)[15],共32个条目,在5点量表上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8个因子:支配和控制(PA)、报复心和自我中心(BC)、冷漠和距离感(DE)、 社会抑制(FG)、 不自信(HI)、 过度屈从(JK)、 自我牺牲(LM)、 冒犯和过度需求(NO).
表1 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内容概要Tab.1 Content summary of interpersonal-oriented strucutred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该量表根据人际人格理论发展而来,是较有影响的人际互动行为测量工具.本研究中,量表的总Cronbach α系数为0.879.
1.2.3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采用李同归等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ventory, ECR)[16]测量被试的个体依恋.量表包括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各维度18个条目,共36个条目,采用从1(完全不合适)到7(完全合适)的计分方法.该量表经检验具备良好的信效度,广泛应用于成人依恋研究.本研究中,量表焦虑和回避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67和0.747.
1.2.4 团体依恋问卷
采用李同归等以ECR为基础编制的团体依恋量表(Group Attachment Scale, GAS)[17]测量被试的团体依恋情况.该量表以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进行分析,问卷共36个项目,18道题测量团体依恋焦虑维度,18道题测量团体依恋回避维度,在7点量表上进行评价,包含8道反向计分题.用组织认同、集体自尊、Rosenberg自尊量表等作为效标考察其信效度,采用项目因子分析(IFA)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具备良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问卷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33和0.719.
1.3 研究设计与程序
本研究采用不等同对照组的准实验设计,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人际问题、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进行前测.实验组被试分为6个团体心理辅导小组,每组8~9名成员,进行连续10周的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每周一次,每次3学时.团体带领者为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7年,任教《人际关系的真谛》课程7年,并参加过精神分析、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团体治疗、家庭治疗、催眠治疗、焦点解决短程心理治疗等多个连续培训项目),由1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担任团体协同领导者,辅助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的进行.同时对照组被试进行连续10周的非团体体验式课程,每周一次,每次3学时.10周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人际问题、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进行后测.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 for Mac 22.0对回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人际问题改善衡量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性,并考察两组被试在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上的变化.实验组各小组同质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组-对照组同质性检验、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比较、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团体训练参与情况
实验组共49人,分为6组,每组8~9人.10次团体心理辅导各个小组成员的出席率均达87.5%以上,其中45人10次,4人9次.对照组共46人,10次课程出席率均达86.9%以上,其中40人10次,5人9次,1人8次.
2.2 实验组组内的同质性检验
由表2可知,实验组6个团体心理辅导小组在人际问题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5,43)=1.64,P>0.05);在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上的分数均没有显著差异(F(5,43)=0.67,P>0.05;F(5,43)=1.24,P>0.05);在个体依恋焦虑和个体依恋回避维度上的分数也均没有显著差异(F(5,43)=0.57,P>0.05;F(5,43)=0.16,P>0.05).说明实验组组内的前测分数基本是等值的,实验组各被试在本研究问题上属于同质被试.
表2 实验组组内在人际问题总分、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前测上的均值和标准差Tab. 2 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 total scores, group attachment and persaonl attachment pre-test within experimental group
2.3 实验组-对照组的同质性检验
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组的人际问题前测总分(76.122±15.628)与对照组(72.30±12.34)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1.33,P>0.05).由表3可知,在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的前测中,个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分数没有显著差异(t=0.13,P>0.05;t=1.40,P>0.05),实验组-对照组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分数也没有显著差异(t=-1.17,P>0.05;t=-1.36,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分数基本等值,实验组对照组在本研究问题上为同质被试,可通过实验后测考察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的影响.
表3 实验组-对照组在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前后测上的差异Tab. 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p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on pre-test and aftertest of group attachment and personal attachment
注:T1表示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均值比较,T2表示实验组前后测均值比较,T3表示对照组前后测均值比较.
2.4 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性检验
实验组与对照组人际问题前测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t=1.33,P>0.05),实验组人际问题后测总分(71.27±11.32)显著低于前测(t=2.34,P<0.05),对照组人际问题前测总分(72.30±12.34)与后测(73.75±10.38)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0.80,P>0.05),实验组人际问题总分前后测差值(4.86±14.50)显著高于对照组前后测差值(-1.45±11.23,t=3.04,P<0.01).说明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干预有效.
2.5 实验组-对照组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前后测差异比较
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个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的前后测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由表3可知,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后的个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与辅导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1.26,P>0.05;t=1.96,P>0.05),辅导后的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显著低于辅导前(t=2.71,P<0.01;t=5.14,P<0.001).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后的个体焦虑和回避维度、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与辅导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0.58,P>0.05;t=0.80,P>0.05;t=-0.01,P>0.05;t=-1.09,P>0.05).说明人际取向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实验组团体依恋有显著影响,但对个体依恋无显著影响.
2.6 实验组-对照组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前后测差值比较
分别对实验组前后测差值与对照组前后测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被试在个体依恋焦虑的前后测差值(-0.18±1.01)和回避维度的前后测差值(0.21±0.74)上与对照组(-0.001±0.85; -0.10±0.53)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被试在团体依恋焦虑前后测差值(0.41±1.06)和回避维度前后测差值(0.61±0.83)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6±1.23; 0.06±0.98).说明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个体依恋的影响不显著(t=-1.26,P>0.05;t=0.99,P>0.05),但会显著影响团体依恋焦虑和团体依恋回避(t=3.12,P<0.01;t=4.65,P<0.001).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的个体依恋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个体的成人依恋在发展过程中是相对稳定的.为期两年的纵向研究表明,青春期学生对父母、家人、朋友的依恋均保持稳定[18].此外,Klohnen等发现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基于内部工作模型而表现出来的依恋风格也体现出跨时间的稳定性[19].其次,个体依恋的改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Keating等通过对被诊断为暴食症的女性进行团体动力人际心理治疗,发现虽然没有数据表明个体依恋在团体治疗结束后有立即的改变,但团体依恋回避能预测治疗结束一年后个体依恋不安全性的减少[20].可见,个体依恋的改变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以体现,此结果也良好地解释了本研究中个体依恋在团体心理辅导后没有显著变化的发现.
本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团体依恋焦虑和团体依恋回避在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后显著降低,也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他人、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21].所以随着团体辅导的进行,个体的自我接纳降低了其团体依恋焦虑,认为自己在团体中也是有价值的;个体在团体中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与团体成员进行良好互动,降低了其团体依恋回避,从而认为他人和团体是值得信任的.其次,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和团体中成员间的良好互动,影响了成员与团体有关的内部工作模型,促进了成员对团体的安全依恋,从而降低了其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Yalom等认为在团体心理治疗中,成员获得矫正性情感体验(corrective emotion experiences)而产生疗效[7].矫正性情感体验在成员间良好的互动中产生,通过挑战成员原有的消极内部工作模型,使得成员以一种新的、更健康的方式体验自己和外在世界,如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他人或团体是值得信任的等,从而形成安全的团体依恋.
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能显著降低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却对个体依恋没有显著影响.其原因在于虽然个体依恋和团体依恋都是基于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但个体在不同的情景下可能会激活不同的关于自我和他人的内部心理表征[22].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安全、有凝聚力的环境,有助于激活个体对团体的积极内部工作模型,因此使个体的团体依恋焦虑、回避显著降低.Marmarosh等采用团体治疗的形式对被诊断为暴食症、具有较高依恋焦虑的个体进行16周的治疗后,发现他们在团体和个体依恋焦虑、回避上都有积极改变,但团体依恋焦虑和回避减少的效应量要大于个体依恋焦虑和回避减少的效应量,并且个体依恋焦虑减少的效应量非常小[23],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吻合.
4 结论
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后大一新生个体依恋没有发生显著改变,即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个体依恋改变的干预效果不佳.
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后大一新生团体依恋显著增加,即可通过人际取向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来增加大一新生的团体依恋,该方案可用于大一新生入校时的新生团体心理辅导.
[1]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M]. New York: Basic Books,1973.
[2] SMITH E R, MURPHY J, COATS S. Attachment to groups: theory and measure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9,77(1):94-110.
[3] 王斐,袁丽敏,孙静.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浅探:依恋理论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3):58-61.
[4] MARMAROSH C L. Multiple attachments and group psychotherapy: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counseling cent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2009,59(4):461-490.
[5] MCCLUSKEY U. The dynamics of attachment and systems-centered group psychotherapy[J].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2,6(2):131-142.
[6] MARKIN R D, MARMAROSH C. Application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to group member transference and the group therapy process[J].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2010,47(1):111-121.
[7] YALOM I D, LESZCZ M.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李敏,李鸣,译.5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8] HOROWITZ L M, ROSENBERG S E, BARTHOLOMEW K.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ttachment styles, and outcome in brief dynamic psychotherapy[J]. Journal of Consulting & Clinical Psychology,1993,61(4):549-560.
[9] 周春秀,张晓霞,孙小菲,等.大一新生个体依恋与人际问题的关系:团体依恋的中介作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4):378-382.
[10] 韦耀阳.高师生团体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1742-1744.
[11] 洪艳萍,蒋霞霞,周兴高.大学生团体依恋、人际关系以及班级凝聚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919-921.
[12] MARMAROSH C L, MARKIN R D. Group and personal attachments: two is better than one when predicting college adjustment[J].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7,11(3):153-164.
[13] 韦耀阳.团体依恋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和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1):106-109.
[14] 黄丽,江楚娟,李梅,等.结构式团体辅导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探索[J].健康研究,2013,33(2):154-157.
[15] 孙启武,江光荣,张庆吉.人际问题量表在1498名大学生中的试用报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466-468.
[16] 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17] 李同归,刘飏.团体依恋的概念与测量:项目因子分析方法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2):331-342.
[18] BUIST K L, REITZ E, DEKOVI M. Attachment stability and change during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application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model[J]. Journal of Social & Personal Relationships,2008,25(3):429-444.
[19] KLOHNEN E C, BERA S. Behavioral and experiential patterns of avoidantly and securely attached women across adulthood: a 31-year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8,74(1):211-223.
[20] KEATING L, TASCA G A, GICK M, et al. Change in attachment to the therapy group generalizes to change in individual attachment among women with binge eating disorder[J]. Psychotherapy,2014,51(1):78-87.
[21] 樊富珉,何瑾,陈秋燕.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2] BALDWIN M W, FEHR B. On the instability of attachment style ratings[J].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95,2(3):247-261.
[23] MARMAROSH C L, TASCA G A. Adult attachment anxiety: using group therapy to promote change[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3,69(11):1172-1182.
TheEffectsofInterpersonal-orientedStructuredGroupPsychologicalGuidanceontheGroupAttachmentandPersonalAttachmentofFreshmen
ZHOU Chunxiu1, SUN Xiaofei2, ZHANG Xiaoxia1, HUANG Li2,3
(1. Faculty of Educatio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2.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Center,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3. Faculty of Clinical Medicin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oriented structured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on group attachment and personal attachment of freshmen. 95 freshmen were chosen to b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9 subjec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46 subjec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terpersonal-oriented structured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for 10 weeks, every 3 class hours in one week,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the guidance. All of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Inventory of Interpersonal Problems-32(IIP-32), Group Attachment Scale (GAS) and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 Inventory (ECR) before and after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interpersonal problems was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ut not in control group.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group attachment, but not in personal attach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group attachment and personal attach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interpersonal-oriented structured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up attachment but not personal attachment of freshmen.
interpersonal-oriented; structured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freshmen; interpersonal problems; group attchment; personal attachment
2016-10-26
黄 丽(1961-),女,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研究.E-mail:zhjhhll@126.com
10.3969/j.issn.1674-232X.2017.06.004
B849
A
1674-232X(2017)06-058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