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隋代细白瓷(下)
2017-12-25王会民
□胡 强 王会民
邢窑隋代细白瓷(下)
□胡 强 王会民
三、隋代细白瓷的工艺美术成就
1.北方匣钵装烧工艺的开拓者和实践者。精细白瓷器赖以烧制成功的一连串技术节点的最后关键一站,就是屏蔽火刺、遮挡落砂的匣钵装烧工艺。从内丘西关北遗址的试掘中出土的大量隋代筒形匣钵可以看出,邢窑是北方瓷窑业中早期匣钵烧作技术的开拓者和实践者。这些匣钵的形制根据所装器物的大小、高矮而定。密闭方法大致有两种:细瓷泥浆密封和湿瓷泥条密封。细瓷泥浆密封,是把装好器物的匣钵口部刷上一层浆料,使匣钵盖与匣钵或相邻的摞烧匣钵间的缝隙得以密闭。湿瓷泥条密封,则是在摞烧的匣钵口部盘以湿泥条而使上、下匣钵间的缝隙密闭。这两种方法都将威胁细白瓷呈色的有害因素阻挡于匣钵之外,是细白瓷赖以烧制成功的有力保障,而细泥浆密封匣钵法更是唐前期邢窑釉封匣钵法的渊源。
2.邢窑器物造型凸现时代审美特征,以刚健为主、柔美为辅。器物的造型是由创造性思维提炼为具体形制的结果,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器物本身的使用、经济价值和艺术的生命力、影响力。邢窑工匠正是掌握了形成这一合力的有效方法,将原有的经验通过美材与良工的完美结合加以诠释,作品用优美的曲线、斜线加直线造型,三线组合得当,即抟出合乎实用、辅以审美的立体空间。瓶、壶、罐类作品中,如丰宁公主墓长颈瓶,舒缓的线条柔中有刚、幽雅凄美;李静训墓鸡首壶和双螭柄壶,线条张弛有度、雍容娇丽。碗、杯类作品中,敞口碗、杯和高足杯,刚劲的线条挺拔峭立;鹦鹉杯,以收敛翅尾而作杯口,圆润的线条引而不发。总之,各类作品形神兼备,无不体现一种以刚健为主、柔美为辅的时代风貌。
3.邢窑器物装饰精致、完美、合理。邢窑的发展历程也就是邢窑探索器物装饰合理性的过程。在这种比竹、木、漆器更易于成形的泥土的艺术中,附加各种装饰,并修饰显得简便易行。杯、瓶、罐、壶上的凹弦纹因积釉而有观感上的色调加深,好似用了颜色釉一般,如李裕墓的敞口浅碗,内底先模印后贴塑的莲花,取羹汤将尽芙蓉出水之美韵;尉迟运和贺拔氏墓的笼形熏炉,以刻、镂两种技法营造了一种宁谧感,十分契合熏炉的使用功能;牛首杯、狮首杯和鹦鹉杯均由半模合制而成,纹饰精美、立位深峻而几近高浮雕,地章平整又类减地雕,加上动物的圆雕效果,以及在动物体表刻画的毛发,杯口留白的简繁对比,整体装饰效果不显繁缛,反见节节贯穿而浑然一体。佛造像,包括佛像的模制、莲瓣的手工捏塑、莲瓣的贴塑、佛衣褶皱的刻画等,几种装饰手法的结合塑造出了气韵生动的庄严妙身。而每件器物的装饰总是根据器物本身的实际需要或多、或少、或繁、或简地进行,以白饰白的效果含蓄雅致、落雪无痕而意匠自来。
4.邢窑仿生类器具惟妙惟肖、艺术高超。描形摩物的写实性和精确性是匠师们制作仿生类器具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并将之抽象提纯,使用图案的形式穿插组合,从而营造出器具的生动性、趣味性,如狮首角杯,八棱杯体的下部巧妙地融于狮身,狮子程式化的耳朵、眼睛、胡须、腿毛,写实化的鼻、口、爪,加上张口、吸气、一爪伏地、一爪蜷曲腮下的动作,塑造出了既威风又略带几分驯服的灵动效果,在对造型整体的动态把握上可谓旁见侧出;牛首杯,对牛的处理则采用了全写实的手法,高挑的犄角、刻画出抿于头侧的双耳、圆鼓的眼睛、微张的口部、因呼气而全部打开的鼻孔、脖子下深深的褶皱痕以及做跪伏状的前肢,使整体做蓄力哼鸣状的公牛形象活灵活现,而在对牛的前肢处理时,游刃有余地将有限空间开辟出无限意境,引人遐思;鹦鹉杯,则捕捉了鹦鹉调整飞翔状态时团翅勾尾的惊鸿一瞬,用不安的眼神和收拢的头、颈、腹、翅、尾、爪突出了一个“紧”字,动态之优美、塑造之到位,没有运斤成风的大匠气度就难以掌控。将艺术的审美意趣与写实的新风巧妙地糅为一体,并用瞬间动态凝固时空于一器的超越的艺术手段,令人感慨万千。
5.博采众长,创新民族精品。邢窑隋代细白瓷器品种丰富,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日常器皿,除了自身的优良传统,还将其他材质的优秀制品的工艺元素运用到陶瓷器型的设计和装饰上,而这火与土的艺术比其他工种更具有包蕴诸工的便利条件——原料极强的可塑性;正因为瓷土的易成形而又极细腻的特性,使得工匠们在汲取像竹、木、漆、玉、石、玻璃、金、银、铜、铁、织等优秀制品的工艺元素时得心应手,兼收并蓄,融合极快。隋代邢窑细白瓷汲取众长、融通诸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融合、吸收其他工艺的内在本质并形之于器。这里仍以大英博物馆、内丘西关北窑址的狮首八棱角杯、安大略博物馆的牛首八棱角杯为例来阐释。至今,我们没有发现与邢窑细白瓷兽首八棱杯相同的其他材质的此种器物,只是将其归属在一个大的范围——角杯的广义范围内,其渊源可能是古希腊的饮酒器“rhyton”。通过考察各国各时代、各种材质的角杯,可以看出邢窑所制兽首杯在形制上突破了原来的材质限制、结构不佳、尺寸过大等缺陷,将外来文明的诸如多棱、圆雕兽首、满器装饰、压印器壁等元素,用我国的传统造物方式、在制瓷工艺的法度之内创造出符合本民族使用、装饰习惯的新作品。
6.深厚的人文底蕴,展现巨匠风范。邢窑细白瓷在隋代短短37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统一国家的胡汉融合的大背景中完成了自身的升华,创造并完善了后世延烧不绝的细白瓷工艺。所制产品在造型和装饰上求得 “无过”和“无不及”的绝佳平衡,蕴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展现了隋代工匠功在瓷外的巨匠风范。后世细白瓷的成就是改进装烧工艺以增加产量,将隋代细白瓷这一“阳春白雪”艺术推广并普及开来。透过当时的作品,我们还应看到隐藏在其后的深厚的人文底蕴,高级瓷器承载着当时社会上层的审美意趣,因此,制作精细瓷器所需要的图样的来源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四、隋代瓷器的生产地与使用人群
到目前为止,我国北方已发现的隋代瓷器的窑场遗址为数很多,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份,其中至少在隋代已经开始生产瓷器的窑址,除邢窑外,还有河南安阳[1]、河南巩义黄冶[2]、河南巩义白河[3]、河北磁县贾壁[4]、河北临漳曹村[5]、河北峰峰临水[6]、山东淄博寨里[7]、山东枣庄中陈郝[8]等多个地点。另外,河北的井陉窑址上也发现了隋代瓷器[9]。这些窑址或进行过调查,或进行过发掘,从各窑址的报告资料看,它们在隋代时期的窑具和瓷器产品大同小异,常见器形为碗、杯、罐、高足盘等,窑具以三角支钉、齿形支具和喇叭形支柱等为常用品种,体现了一个历史时期大致相同的风格。
上列窑址中,瓷器生产或始自隋代、或始自北朝后期,调查和发掘所见产品皆以青瓷器为主,青中泛黄、泛绿的产品常见。从各报告、简报资料看,这些窑址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有淄博寨里、枣庄中陈郝、磁县贾壁窑址,隋代产品中没有发现白瓷,也没有化妆土的使用痕迹,有的甚至延续至唐代的产品中,很少有白瓷器,很显然,在上述窑址中,隋代生产细白瓷可能是很少的;第二类,有井陉、峰峰临水、临漳曹村、安阳、巩义黄冶诸窑址,隋代甚或更早就发现有白瓷或近似白瓷的产品,这些产品因为瓷胎的相对洁白和釉层透明的原因,虽不使用化妆土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白度,与隋代细白瓷异曲同工,但我们认为还不是文中所指的细白瓷;第三类,是巩义白河窑和邢窑两处遗址,白河窑于北朝时期已生产一定量的白瓷或近似白瓷,隋代不仅发现有比较细白的产品,和邢窑一样也发现了透影细白瓷[10]。相较而言,邢窑是目前发现隋代细白瓷最多的窑场。近年来,又陆续在内丘城关一带动土区域内采集到数量可观的隋代细白瓷残片,确证了内丘城关窑区是这类细白瓷的主产地。另外,在属邢窑烧制区域的临城县陈刘庄窑址上,也曾采集到隋代细白瓷残片,可知除内丘城关外,邢窑的个别窑场也有部分生产。
关于使用人群,目前除墓葬出土和个别遗址上采集的少量残片外,传世等方面的资料难得一见,即便有也很难判定原来的使用者,所以只能依据已有资料进行推测。
截至目前,发现出土这类细白瓷的隋代墓葬主要集中在西安一带,皆为大、中型墓;其他地方,如太原、宁夏固原、安徽、河北等有少量出土。介绍如下:
公元601年,西安咸阳元威墓[11],出土白瓷碗2件、杯3件、钵1件共6件白瓷器。碗、杯上虽施有化妆土,但做工精致、胎质细白、釉色纯净透明、内底没有支钉痕迹等都说明是隋细白瓷中的上品。
公元605年,西安南郊李裕墓[12],随葬有四系鸡首壶1件、碗3件、杯4件、碟1件、盘1件、辟雍砚1件共11件白瓷器,是目前隋代出土细白瓷最丰富的墓葬,这批随葬瓷器的共同点是胎质细腻,釉纯净透明。
公元611年,西安郭家滩田德元墓,出土白瓷瓶1件[13]。
公元608年,西安南郊苏统师墓,随葬细白瓷杯、罐、盂、砚、长颈瓶共5件[14]。
公元608年,西安西郊李静训墓出土白瓷鸡首壶、双螭双身瓶、小扁壶、盒、四系罐[15]等。
公元597年,太原斛律徹墓[16],出土细白瓷杯1件。
公元609年,宁夏固原隋史射勿墓[17],出土白瓷钵1件;宁夏固原九龙山隋墓[18],出土白瓷杯4件;吕武墓,出土白瓷盖罐1件[19]。
公元600年,安徽亳县王幹墓[20],出白瓷碗、杯、砚共6件;尉迟运和贺拔氏墓,出土白瓷烛台、瓶、熏炉各1件[21]。
公元600年,河北平山三汲穆家庄隋墓[22],出土白瓷瓶1件。
以上墓葬发掘者或报告作者也多认为墓中出土的白瓷器为邢窑产品,一方面从器物造型、胎釉等特点上看,绝大多数与邢窑产品一致,另一方面墓葬年代主要集中在公元600年以后,是隋代偏晚的阶段,也与邢窑细白瓷主产年代吻合。墓主人除李静训为未成年人外,余多为隋时期官宦,如元威官至寿州总管府司马,四品阶;李裕官至京兆尹、吏部尚书,正三品;田德元为豫章郡西曹椽,五品阶;苏统师史传无载,原简报作者根据有学者从墓葬形制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大致为三品以下、七品以上的中高级官吏;斛律徹为崇国公、使持节仪同大将军,二品;史射勿官至大都督、骠骑将军,二品;吕武官至大都督、左亲卫车骑将军,五品;尉迟运为大周使持节、上柱国、卢国公,比照《隋书》大致不低于二品;李静训虽未成年,但自幼由北周皇太后养育,祖父李崇、父李敏隋书皆有传,官阶皆四品以上。
另外,在河北永年广府城隋唐时期遗址上,曾采集到少量隋代细白瓷片[23]。广府城为隋代武安郡,后被窦建德占领,唐时期为洺州(望州)治所在。在武安郡有权使用这种高级细白瓷的应是郡守级的权贵。按隋书所载,隋代州、郡级别有上、中、下之分,上郡太守、中郡太守、下郡太守品级分别为从三品、从四品、从五品。
综上所述,就目前发现而言,隋代细白瓷主要出自中、高级官吏墓中,平民墓葬中几乎没有发现过,所以推测隋代这种细白瓷的使用者大致为七品以上的官僚阶层,与透影细瓷相比,产量应该更大,使用人群更广。
五、小结
应该说,“南青北白”的格局始自隋代。以邢窑、巩义白河窑为代表的窑场在隋代不仅大量生产普通白瓷,还成功烧制出不需要化妆土覆盖即可达到美观、洁白、实用的各种细白瓷甚至透影细白瓷,它们是那个时代的明星品种、拳头产品,隋代是中国白瓷生产的第一次巅峰时期。
相对于透影细白瓷,细白瓷降低了烧成难度;相对于普通白瓷,细白瓷少了一道施化妆土工序,高档而实用,素雅不失亮丽。在那个交通和信息落后的年代,以邢窑和白河窑为代表的白瓷,特别是细白瓷,以其特有的质朴和美丽受到统治阶级的认同和青睐,走进了上层社会的生活中,也陪送到他们的墓葬里。可以说,细白瓷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打破当时南、北方瓷业整体面貌的同时,还从根本上冲击和改变着时人的观念。白瓷特别是细白瓷从此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成为一千多年中中国瓷器生产品种的主角,也奠定了彩瓷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尚不能回答。就是在众多早期北方窑场中,唯邢窑(也许应该包括巩义窑等)批量生产出了细白瓷和透影白瓷,是窑工勤奋吗,是窑工聪明吗,是形势所迫吗,是地域因素吗?显然都不能解释。也许,在那个时代,其他窑场也会、也能烧制出高档次的细白瓷产品,只是没有实践而已。更何况今天我们的发现还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并不是那个时期瓷器生产的全部内容。无论是哪个窑口最先或最多地生产出了这类产品,都是陶瓷生产上的历史性进步,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典型范例和真实体现。
[1]河南省博物馆、安阳地区文化局:《河南安阳隋代瓷窑址的试掘》,《文物》1977年第2期。
[2]a.傅永魁:《河南巩县大、小黄冶村唐三彩窑址的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1期。b.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编著∶《黄冶窑考古新发现》,大象出版社,2005年。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巩义白河窑考古新发现》,大象出版社,2009年。
[4]冯先铭∶《河北磁县贾壁村隋青瓷窑址初探》,《考古》1959年第10期。
[5]王建保等∶《河北临漳发现北朝窑址》,《中国文物报》2010年8月13日。
[6]王建保、张茂林∶《我国北方瓷器出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2年。
[7]山东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淄博寨里北朝窑址调查纪要》,《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8]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枣庄市博物馆∶《山东枣庄中陈郝瓷窑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3期。
[9]孟繁峰∶《井陉窑:并耸七百载,特色独煌煌》,《河北日报》2012年11月30日。
[10]郭灿江、朱宏秋∶《河南博物院藏巩义窑典型器浅析》,《中国古瓷窑大系——中国巩义窑》,华侨出版社,2011年。
[1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隋元威夫妇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1期。
[1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隋李裕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 7 期。
[13]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郭家滩隋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 年第 8 期。
[1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隋苏统师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3期。
[15]唐金裕∶《西安西郊隋李静训墓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9期。
[1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隋斛律徹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17]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隋史射勿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18]陈伟:《宁夏固原九龙山隋墓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10期。
[1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西安郊区隋唐墓》,《唐长安郊区隋唐墓》,科学出版社,1966年。
[20]亳县博物馆:《安徽亳县隋墓》,《考古》1977年第1期。
[21]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尉迟运和贺拔氏墓》,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22]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河北》,科学出版社,2008年。
[23]笔者曾在广府城遗址上采集到隋代细白瓷标本碗、盘等。
(作者单位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责任编辑 秦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