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
——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2017-12-25辛有丽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1期
关键词:产教商务英语校企

◎辛有丽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
——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辛有丽

在当下这个市场化时代,教育行业也是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学校融资等问题突出,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又一大发展和升级,二者的目的都是以实现人员培训和市场需求对接,主动靠近企业,企业运行单向过程。生产教育一体化是校企合作的先进阶段,是学校企业双向产出,双向整合的互动过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应从学校企业合作到生产教育整合,使学生学习适用于具体对外经营的理论知识,实现人员培养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当下中国教育部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之一,如何改革教育模式以适应创新创业的潮流,使得高校教育可以更加符合社会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就必须要实现生产教育一体化,因此高校应与企业合作,搭建创新型创业团队,搭建教学整合实践基地,利用跨境电力交易平台完成企业英语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教育也被搬到国际舞台上,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日益受到中国教育的关注,被列入教学计划主要学科之一。教育为中国的建设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商务英语成为一种热门学科,其专业人才几乎遍及中国各个行业,高校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广泛地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以适应经济建设和国际化的需要,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年来经济和教育的联系不断加强,一方面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调整专业教育方式和课程,以求得教育人才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合作提出自己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当下高校生的就职需求,提前招募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校人才。但当前的校企合作是小集体对于小集体的层面上进行合作的,当下校企合作向产教融合转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来说产教融合是绝对有利于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共赢发展的,在李总理的指示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一种新形式,产教融合下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必要的。

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的转变

校企合作生产教育一体化和产教融合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校企合作是技术院校探索教育模式以实现靠近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寻求与企业的共同业务,是一项企业和学校共赢战略,但是从大学到企业单一的过程,具有暂时性和动荡性。 培养商业英语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企业间合作的高水平阶段,就是企业和学校的双向融合和发展,具有较强的一体化和稳定性。

校企合作产生于西方国家,是俄国心理学家对于人的认知能力和环境影响之间的联系进行辩证,然后将学生带到特定条件下进行教育,让学生通过实际场合的感受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特定时期的用人压力和财务支出,另一方面可以给专业学生提供较好的时期的场所,锻炼自己。

产教融合也是起源于西方国家,最早出现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对于大学、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创新型关系的研究,提出三者之间应该有效地互相沟通融合,以求得各自的发展。政府是支持方,学校和企业是教育行业和市场主体的代表,二者之间的有效合作必然可以带动各自的发展,同时这也是教育和生产统一协调的有效途径。商务英语专业在产教融合的驱使下会促使教育更加专业化更加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生产与教育的结合是企业与大学互联互通的结果。 它具有双重的主观特征,只有双方的合作才能实现生产教育一体化的融合状态。 一是学院要大力发挥积极性,主动进入产业,促进生产教育整合,提高人才培养素质。 二是通过生产教育整合,大学人员可以用于企业,企业也可以为高校提供实用的教学设备,实现资源共享。 可以看出,合作双方都可以从中受益,这是生产教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比“合作”范围更加广阔,更能体现“生产”和“教学”的联系、互动、合作与和谐。学校企业合作是大学实现人员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主动接近企业,企业经营学校,从大学到企业单向过程,具有一定的瞬变和动荡。生产教育一体化是校企合作的先进阶段,是双向产出和双向一体化的互动过程。它具有高集成度和稳定性。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高校是合作的主体,企业是一个配套的角色,只有当高校成为主体时,才能实现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校企合作升级到产教融合更加有利于整合生产和教育。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产教融合比校企合作更加利于实现这一目的。

产教融合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当下教育模式的不适应性

前面提到,产教融合理念是起源于西方国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不是特别成熟,最为关键的是目前高校的教育模式不能够适应产教融合发展的需要,体现出一系列“水土不服”的现象,例如:实践教学和业务需求的衔接不恰当; 存在正式的教学实践形式主义; 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机制,不能做到教育一体化等。 这些问题充分反映了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和学习。

商务英语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适应产教融合的具体实践

在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整合指导下,教与学一体化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和业务需求对接的有效途径。要实现生产教育一体化,高校应与企业合作,搭建创新型企业队伍;引导企业进入学校,建设教学基础一体化;配合跨境电力交易平台,促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实现教学与学习的融合,使教学过程与行业需要无缝对接。学校和企业建立创新和创业团队的融合为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生产教育一体化,培育跨境电商人才的创新和创业导向一体化。教育措施的结合不仅可以让商务英语学生学习跨境电商业务,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通过创业营销也可为学生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为提高商务英语专业的创业能力,联合企业每月提供多项线上或线下跨境电力营销培训。创新创业团队还可以开展各类商务技能竞赛的培训和演习,代表学校参加国家企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优先考虑企业实习和就业机会。为了实现生产教育的整合,高校应引进企业到校园,使企业到生产线或相关业务。为了实现生产教育的整合,应该在学校建立一个使学生以学校生产教学一体化的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猜你喜欢

产教商务英语校企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