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12-25
企业预算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文/陈文刚,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预算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活动决策的效率。然而,我国企业目前在预算管理工作上仍然存在大量问题,如缺乏专业人才,预算管理流程的规范性程度较低以及企业内控机制较为薄弱。本文提出,企业应当积极引入财务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预算管理;企业;内控机制
企业预算管理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企业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指引,对未来的环境进行预测,从而科学的安排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生产经营,资产运作,金融投资等系列活动。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整套完善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管理,包括战略目标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管理,资源配置管理,经济效益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建立将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然而,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起步较晚,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 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1.1 预算管理规范性较低
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预算管理相关员工数量较少,相关知识水平专业程度也不高,对会计核算,开支预算等工作并不熟悉,导致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受到来自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推行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对企业在日常运营中的财务收支进行测算时没有采集足够的信息,其他部门的财务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配合程度较低,因此预算计划的制定过于随意,资金分配不科学的情况频繁出现,许多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根据现实情况随意调整资金的支出使用。第二,某些企业并不会按照国家颁布的财政预算管理标准进行计划,反而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意调整制度,导致单位预算管理随意性程度过大,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1.2 预算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现有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较低,许多预算管理岗位人员并非专业科班出身,在财务预算核对以及计算机财务信息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如缺少基本的财务知识常识,不了解国家最新预算管理制度以及法律条约,并且大多数财务人员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难以在短时间内对庞大的财务数据进行高效率的整理使用,降低整体预算管理工作进度。
1.3 预算管理内控机制薄弱
企业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没有依据实现制定的流程进行工作,许多事先制定的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对具体岗位进行详细规划约束,导致企业的预算管理内控机制薄弱。一方面,许多传统企业的领导级别聚集了大量权利,容易滋生腐败、挪动公款的情况,而预算管理工作人员无法对领导人物的操作进行监督与举报,导致无法正常的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从而诱发造假的行为;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甚至没有建立自己的账册,或者不按照标准规定登记账册信息,账册的存在只是为了应对工商部门的检查,并非记载公司的真实财务信息,因此加大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难度[1]。
2 提升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效率对策分析
2.1 规范预算管理工作水平
只有不断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工作人员才能顺利执行任务。第一,各个企业应当派遣专人对下级公司以及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新入岗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管理岗位工作的了解程度,建立基本的财务预算管理规章制度意识,从而增加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第二,企业应当充分评估自身的特点与市场优势,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财务预算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建立专有部门负责资金的统一调度与安排,杜绝滥用公款,贪污腐败等情况。第三,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约束员工经济活动行为,鼓励企业内的相互监督,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行为。
2.2 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能力
许多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人员在知识专业性以及业务逻辑的理解性上都有所欠缺,因此,企业需要对原有财务预算管理员工提供高强度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重视新人才的引入。首先,企业应当定期对现有的财务预算工作人员进行财务经济知识以及必要的国家政策、法律常识培训,并将培训计入员工的绩效考核,监督预算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学习知识,提高处理数据能力;此外,企业也应该积极鼓励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与其他部门员工进行交接沟通,充分收集各个部门财务资料,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效率。最后,企业可以通过优厚的待遇以及人才晋升制度吸引更多财务专业人员加入,提高预算管理团队的整体质量[2]。
2.3 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内控机制建设
强有力的企业内部控制手段能够有效提高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效率。一方面,不同的企业应当根据自己业务量以及市场特点建立专业的预算管理团队,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对预算程序进行规定。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拥有大量兼职以及实习员工,企业应当重视兼职员工的管理工作,严格保密内部信息数据,合理的安排兼职员工以及全职员工工作岗位,提高员工的工作配合程度。除此之外,领导部门也应当提高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为财务工作提供更多资金以及人力方面的支持,保证财务决策的质量[3]。
3 结论
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为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由于企业内部的环境不停变化,企业需要及时更新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升级预算管理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培训机制。积极晚安预算管理流程,使之更加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需求。
[1]缪萍.我国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7(4):31-33.
[2]胡春燕.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J].企业导报,2009(12):80-81.
[3]包红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1, 40(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