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糊涂还是清醒?
——评冯小刚电影《大腕》

2017-12-25陈昱帆湖南长沙市同升湖实验学校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大腕关之琳疯人院

文/陈昱帆,湖南长沙市同升湖实验学校

是我真糊涂,还是你假清醒。

电影《大腕》是冯小刚导演,由葛优、关之琳、 基弗•萨瑟兰主演的一部贺岁喜剧片。它讲述的是中国人尤优为导演泰勒办喜剧葬礼的这样的一件事。只是故事并非只是简简单单,在事情的发展当中也充分体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知识版权,盗版问题,名导在幕后的卑劣行径,以及无孔不入的广告等等。如此多的社会问题在观众的面前以不同姿态不同表达方式呈现,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虚伪与掺假已经过分渗透。而这样的世界里,到底有没有淤泥中的牡丹呢?尤优、泰勒、关之琳,似乎就是这样的体现。

本片通过人物塑造和典型环境的刻画来分明和深化主题。尤优的小人形象与他高尚的品格似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泰勒不愿与幕后卑劣行径同流合污让他成为了一个智者的形象,矛盾、挣扎,亟待拯救,而关之琳的角色也更加的微妙,作为一个独特的桥梁,连接着泰勒与尤优,最终也与尤优坠入了爱河。当然,毕竟是贺岁片,要满足多数人的要求,爱情这条美好的副线应该很合人的胃口。

尤优,是这部电影的绝对核心,他带动着整个情节的发展,故事中的一段段小情节也是因他而生,因他而起。他曾经有过摄影的经历,但失业后的较长时间的小市民生活,也让他的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生动,泰勒在拍末代皇帝,泰勒问尤优皇帝在他心中是什么样的,他的回答显得很俗,很粗暴粗鲁。但这样的回答是真实的真切的。也正是如此,泰勒希望尤优给自己办一个葬礼,一个喜剧葬礼。

葬礼本就该是严肃的,喜剧葬礼又何来之谈呢,荒唐似乎从这里得到了体现。在清朝皇帝祭祀的地方天坛作为整个葬礼的大环境。葬礼做的又大又多,所有的广告公司都来投标都来竞标,所有的车,所有的人,所有的一切都与广告离不开。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向来在人们心中的葬礼形象也在此刻打破。尤优并没有因为广告大腕多寡而乱了性子,他依然是想着葬礼该如何完成,该如何喜,该如何表达如此如此的效果与感受。他的朋友做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商业化和利益化。但他似乎不在乎,广告好像对他来说不重要,广告只是一个助推力罢了。但在如此多的广告堆积之下,在钱的利诱之下,他愈显理性,什么哥伦比亚公司的盗版音响制品,宁愿做公益广告,宁愿在厕所里与胖子打架急眼,都保持着原则上的坚定。他没那么崇高。他也懂得人情世故。但更多的说,是理性与真实。

关之琳是里面的唯一女性角色。抛开商业元素不谈,抛开爱情副线不谈,关之琳她更多的作用在于表达时里感性与理性的不同事物不同看法的问题。尤优办的葬礼,关之琳觉得他是疯了,哪有这么多的广告,几乎全是商业元素入驻的一个中国传统的葬礼。她觉得尤优疯了,觉得尤优是asshole是蠢得要死的一个俗人,只知道收广告费的一个人。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关之琳没有对葬礼的印象做任何的改变,甚至在最后演不下去告诉了尤优泰勒并没有死只是在玩他的真相。她从始至终都觉得不好,觉得荒唐至极,觉得简直是incredible。但对尤优的看法却在改变。感性的思考更注重于人文主题,而理性的思考更注重于事物的本质。关之琳思考的事在于尤优这个人本身。因此当接触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了解越来越多的时候。看法,则自然变了。感性更注重与当下,理性更注重于长远的,更不切实际的东西。如若只有理性,事情也会变得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也正是关之琳的感性角色在尤优与泰勒的身边,人与事也变得微妙起来。关之琳的形象是聪明且直白的,而也正是直白的她,遏制着泰勒与尤优的内心冲动,激发着更重要的理性思考。

疯人院里,人们的那些无稽之谈,似乎显得很可笑。因为人们都知道那就是一群疯子。什么房地产啊什么做网站啊什么做dvd啊......都是胡扯。但他们说的话真的就是疯了吗,只是电影里套入的是疯人院的这个环境。如果将环境放在一上流社会的聚会里,或是某个知名企业的股东大会里,是不是人们就开始认可起来了呢,如果神经病人换成了马某云,换成了马某腾,换成了王某林、任某非等等,那也许,将来某一天某楼市开盘时的价格和房屋设计样式,就成了电影里说的,我们做房地产,不求最好,只求最贵,因为那都是成功人士。

疯人院里话到底真不真,我们不管,天坛里的葬礼行不行,我们也无暇顾及,因为这也许只是在电影里出现,让人开怀,发泄笑腺。可从中出来的环境的作用我们却值得留意,葬礼荒唐,天坛正经。这件事就好像成了大多数的理所当然,疯人院里的话似乎成了真,但神经病的话人们们却不相信,真的事也就成了笑柄也就成了假。似乎我们现在的社会,也越来越如此趋势?真与假,好与坏,分不清,也不想分清。

最后末代皇帝没拍成,尤优却成了男主角,一切的一切不合乎情理但又在情理之中,荒诞到底就成了影视作品。毕竟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身处时代洪流的人们摸清、看清、分清,眼前的路该如何走;眼下的事,该如何做。社会的发展是很快的。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变得愈发快速。而提速的生活不断挤压的便是我们内心最向往的自由与渴望。在这样“压抑”的生活里,是否会让我们因浮躁而失了方向,渐渐变得无所适从,碌碌无为。《大腕》让我明白,在这样庞大的社会洪流里,如若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隅净土,也是人生一种境界。

我希望能在这样的一隅净土里,找回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做什么呢?自然是做一切不放纵自己却有让自己心动愉悦的事了。我希望每天清晨起床拉起厚重窗帘时的我能看到逐渐东升的太阳,感受时光岁月流逝带来的不可言喻的美丽感受;也希望我不会因生活而揶揄了自己,不会因生活的匆忙而错失一些悄悄溜走的东西;悠闲地捧上一杯热奶,好好欣赏此时定格的在我之外的景象。若在田园,则聆听虫鸣鸟叫,望遍绿林山川;若在城市,便欣赏高楼林立,寻找车水马龙。悄悄放缓时间的脚步,寻找静谧里的动态美,又或是追寻浮华里的一处静止。那么多的向往与描述,那么多的无数美丽的画面在我面前重叠浮现,如此种种,其意只不过是一点点自己的私心,希望在这浮躁的社会大潮流中,让自己中途休息一下,在如此闲适的时空里发现曾经未曾发现的美,享受一种心灵的奢侈,行走一趟愉悦的精神之旅,亦足以。

也许,电影《大腕》的背后,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也给了我们浮躁之外的清醒。

猜你喜欢

大腕关之琳疯人院
飞越疯人院
大腕J3
洗澡
调查
本期导读
疯人院
民进党大腕北京破冰
The Looney Bin疯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