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研究

2017-12-25韩明菊吉林建筑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改革体育

文/韩明菊,吉林建筑大学

前言

随着现代教学思想的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突兀。有关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规划纲要的实施,是新时期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公共体育是整个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奠定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阶段。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如此大形势背景下,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研究己显得越来越重要。

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

1.1 教师因素

高校体育教师进修或者继续深造再学习的机会较少,缺乏相互交流的机会,知识体系陈旧、观念保守,一直受应试教育模式、传统技能教学的影响,不能积极创新,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致使很多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科研及教育理论水平偏低,缺乏体育理论知识。因此,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专业和教育理论水平,以各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学习、研究和提高,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优化师资队伍,以博学多能面对学生,以便更好地适应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素质、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从健康育人的角度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态度行为、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出发,逐步形成一支具有高度职业责任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

1.2 教育观念因素

目前大多数高校强调安全第一、课堂上整齐划一,并将其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强调安全第一,无可厚非,强调课堂上整齐划一的后果是:忽视了学校体育在心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功能,体育课因而显得缺乏生机、枯燥,扼杀了多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对体育的兴趣,这就必然会造成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更厌恶体育课考试”的局面,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2.1 多元化目标

高校的体育教育,要以“育人”为最高目标。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既要有一般性、特色性的差别,又有本质上的联系。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强调目标的多元化,运动技术在教学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正逐渐发生变化。目标体系中既有实践操作领域目标,又有认知领域目标,还有心理、道德、素质方面的目标,这就要求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要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上,从知识、智力、非智力发展水平来衡量与评价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在抓体育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兴趣、习惯、自信心、进取精神和意志品质等非智力方面的培养。

2.2 完善考核体系

考核是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高校体育课程理念的更新,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极为复杂的漫长实践过程。高校体育教学,应该要以扩大理论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各种不同的,愿望以及需求为最终目标,并且,也能成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的有利调节器。体育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多样化,但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学来说,因为国情的不同,对于国外高校的教学模式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合理适当的借鉴,使之能够运用到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领域,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朝着健康方向稳定发展。

2.3 体育教师专业化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启动的今天,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为广大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提供了很好的背景和舞台。多授课多得,学生多多得的课时计酬方式的变化;授课时间及方式的变化;选课不均带来的变化;既考学生又考教师的考试方式的变化;课程教材跟不上的变化;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授课的工作内涵的变化以及参与德育工作的变化等,这一系列的变化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以及对现代教学规律的掌握以及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体育教师扮演成为一个学习者,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以及科研型学者等角色,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很难应付学分制带来的体育教学的变化,也很难扮演好上述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加快体育教师专业的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

2.4 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在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学生以及学校;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自我想要参与的想法;适当的加入一些娱乐性比较强的体育项目;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有关体育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的教育;做对学生来说要具有吸引力的体育项目,以便能够让学生能够十分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

2.5 改进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

在授课方式的选择上,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可以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加入互动的部分,以便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比较多的相关交流。以便能够比较好的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便达到在轻松愉快的授课过程当中,让学生获得比较大的收益。

3 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是前后连贯的整体,改革带来了空前的进步,但改革进程远未完结,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所致的各种缺憾,还有待于在改革中逐渐完善。

[1] 毛振明.论大学体育教育的危机与改革[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

[2] 陈雅芳.追赶国际趋势改革高校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3)

[3]姜维强.对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3)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改革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瞧,那些改革推手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