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文本阅读,引导积极语用
2017-12-24周建方
◎周建方
借助文本阅读,引导积极语用
◎周建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构成学生素质的六种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和发展其他六种能力的基础,文本是获得这种能力的有力抓手,而借助文本阅读、引导积极语用又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借助文本,内化语用
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是一座丰富而又十分宝贵的的写作资源库,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知识散落在文本的各个角落,怎样才能从这些资源中取我所需、为我所用,“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需要我们在文本中挖掘、梳理和整合,分类归纳,形成体系。在阅读教学中,遇到“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样的名言警句,就可顺便带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类名句,从而联想到更多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人物事迹;在文本中提炼出“学会示弱”这样的主题,就能梳理出烛之武的示弱、刘邦的示弱和蔺相如的示弱,并能借此融汇整合出这些示弱者的共同智慧和品质;文本中有了“勇者”的话题,自然就会想到烛之武的“勇”、蔺相如的“勇”和荆轲的“勇”,同样能够使学生归纳出“勇者”的精神风貌;用同样的方法,还能总结出“领袖气质”、“成功的因素”、“硬汉精神”等等。这些无疑能够充实学生语言库存,内化学生思想认识的语用,也能陶冶情操、塑造灵魂、升华人格。
借助文本,感知规律
什么是规律?词典上这样解释: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规律也叫法则。既然规律客观存在、重复出现而又经常起作用,还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它、掌握它、利用它进行阅读,也利用它进行写作,真正用阅读来指导写作,又通过写作来检验阅读的质量。例如,在多篇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借助相关问题的思考、研究和探讨,因势利导,学生就能明确而又具体地感知这样一条规律:不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戏剧,不外乎涉及人、事、景、物、情、理六个方面,只不过有些课文涉及多些(如《兰亭集序》),有些只涉及少些(如《游褒禅山记》);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人、事、景、物往往是基础、是铺垫,情、理是目的、是深化。再如,在进行了《劝学》《寡人之于国也》《拿来主义》等多篇议论文的学习之后,学生同样能够总结出这样的结论:不论是古代的议论文,还是现代的议论文;不论是典范的议论文(如《劝学》),还是对话体的(《寡人之于国也》)议论文,均有其共同的行文思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还如,针对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内容空洞、情感虚假、自我缺席等不良文风,不失时机地结合课文,让学生明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我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叶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里的“吸收”及时“输入型语用”,这种合乎“法度”(或者规律)的“吸收”,就是完成“输入型语用”的最好体现。
借助文本,积极语用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课程性质上作出的界定更直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名家的言论到新课标的理念,从以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承传与理解四个方面为内容的语文核心素养到开放思维空间、敞开表达天地的高考作文,无一例外地表明:积极语用是已是当下语文教育的趋势和主流。“语文教材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要由此深入下去,重点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如何运用特定的语言表达特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王尚文语)为此,在《蜀道难》一课的教学中,就紧扣课题当中的一个“难”字,要求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是怎样写蜀道之“难”的?(从内容上讲,写了秦塞之久、开道之难、行道之难;从意象上讲,用了黄鹤、猿猱、人;从手法上讲,选了神话传说、大胆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从描写角度上,有正面也有侧面)之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写片段半命题作文“难”;再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让学生讨论了“文中说林黛玉‘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作者是通过那几件事来写她的‘小心谨慎’的?”(“一辞”——邢夫人处辞饭,“二改”——贾母处改俗、宝玉处改口,“三让座”——王夫人处两让、贾母处一让))在这一问题讨论之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通过几件小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一个人开朗乐观的性格特征。学习《采薇》一诗时,要求学生先梳理诗歌的情感、所用的材料和手法,再用所梳理出的材料和手法,书面表达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文本在引导学生积极语用的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媒介作用,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
借助文本阅读,使得“输入型语用”和“输出型语用”互相结合,“内语用”和“外语用”相互交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体现一种完整的、立体式的言语行为的“全语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塔县中学)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一般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文本阅读与写作训练整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291)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