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文献述评

2017-12-24汪京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文明优化

文/汪京强,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文献述评

文/汪京强,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

近年来,国内有关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研究的文献逐渐的增多,但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单一研究生态文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以生态文明为视角研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少之又少,仅有的几篇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探讨上。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来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结构,旨在找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措施。

生态文明;旅游产业;结构优化

旅游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大支柱,目前正处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关键阶段。而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从旅游经济综合性的角度研究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生态文明作为目前我国环境建设的一项大工程,不管是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个人而言都是意义重大的,有利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它以生态旅游和创意旅游作为核心,利用生态和创意产业的思维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重塑旅游产业体系,拓展构建跨越各个产业部门的多层次旅游产业链,促进旅游产业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增值,进而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说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生态文明和旅游产业结构的定义

1.1 旅游产业结构的定义

旅游产业结构(Structure of Tourism Industry)是中国化的词汇,在国外研究中鲜有如此提法。国外研究人员的成果大多集中在旅游产业构成的划分和旅游产业演变发展方面,专门针对旅游产业结构问题及优化的研究不多。王大悟、魏小安(1998)把旅游产业结构定义为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种经济成分及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构成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他们认为旅游产业结构主要包括旅游地区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罗佳明(1999)从行业发展平衡的角度定义了旅游产业结构,他认为旅游产业结构的核心是旅游中各行业结构的合理化。罗佳明从这个角度定义的旅游产业结构还是比较科学的,但是还不是很完善。罗明义(2001)从旅游行业结构的视角对旅游产业结构做出了分析,他觉得旅游产业结构是指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业内部各大行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也就是旅游业的部门结构。这种定义方法考虑了经济和技术因素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全面的

有关旅游产业结构的定义相关学者们已经做出了诸多的贡献,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对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又做出了明确的解析: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促使整个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从旅游经济综合性角度研究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各个时期优化的内容是不同的,但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的优化应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反映了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需要,内部各产业协调发展,能实现整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好。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保证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既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又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地发展。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们生态意识提高和当今生态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有关生态文明的定义众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从自然的角度、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和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度这三类来定义。谢光前(1994)从自然的角度定义了生态文明,他认为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生物间的和谐共生共存关系,而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一切自然存在物具有的协调平衡状态。俞可平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定义了它。俞可平(2005)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潘岳、张首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度对生态文明下了定义。潘岳(2006)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良性循环、和谐共生、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准则的文化伦理形态。目前,比较认同的定义是潘岳对生态文明所下的定义。

2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不是盲目而行,是根据相关的理论基础遵循一定的准则有章可循的,目前在生态文明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正好响应了国家发展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的夙愿。目前生态文明下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遵循七大理论基础:生态文明理论和协同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理论,以及产业链理论。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明庆忠、陈英(2009)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和经济问题,站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和生态化产业的观点。该观点不仅考虑了微观层面(游客、旅游开发者和饭店经营者)等相关者的利益,此外还从中观和宏观层面考虑了旅游业内部产业各部门和政府的相应职责,总的来说分析还是相对比较全面的。产业结构理论又有三大分支:产业划分、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费希尔于1935年提出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芮明杰(2005)、赵玉林(2008)在前人的基础上,把这种理论进行了改善和升级,最终提出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产业分类方法即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3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单一因素是很难解释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因的,对影响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把它们分成四大类:旅游供给因素、旅游需求因素、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因素和系统环境因素。

旅游供给因素的影响作用主要可以分为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人力资源和旅游投资等。董红梅,赵景波(2011)研究了旅游资源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对我国东区地区旅游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左冰(2011)从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资源依赖性的角度分析指出旅游资源禀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依绍华(2004)、吴金梅(2007)和何建民(2010)通过分析资金在旅游各个部门的分布情况发现旅游投资结构决定了资源在不同旅游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这种配置会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变化产生影响。

郑世卿(2006)和史蒂斯等(2009)通过研究旅游市场集中度、产品多样性和市场进入性发现合理的旅游市场集中度、差异性的旅游产品是制约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关于我国旅游产业的所有制结构以星级饭店为例,所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大致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大类。系统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政策者两大类。伍华佳,苏东水(2007)从经济水平和产业政策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旅游产业优化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此外通过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完善了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使得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旅游收入,改善了产业、经济和市场环境。

4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型、方法和途径

4.1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型

目前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模型主要有四种模型:投入产出发的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协同动力模型。张华初(2007)和刘晓欣(2011)通过利用中国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中国旅游产业关联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崔峰(2010)则利用浙江省2005年投入产出表对浙江省旅游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进行了研究。生延超(2012)构建了多部门经济模型,并利用1992—2008年的数据测量出了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李锋(2013)以演化的视角结合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运用协同动力模型,以西安为例对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结构演化间关系进行了研究。

4.2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

目前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灰色理论、偏离份额分析法、和DEA方法上。

黄秀娟(2005年)、吕帅(2006年)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别对上海市和安徽省旅游地进行了实证研究。王海鸿(2008年)和赵黎明等(2009年)把全国国际旅游产业作为参照系,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总结。陈淑兰(2011年)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及旅游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陈秀莲(2007年)运用次区域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将泛珠三角分成三大次区域,对各次区域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4.3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刘文波等(2000年) 认为网络化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旅游企业选择网络化经营模式,既是客观环境因素所迫,更主要的是由于一种与生俱来的趋利倾向。旅游企业采取网络化经营所获取的经济效应: 一是通过共享信息资源,把握消费动态,创造整体市场竞争优势; 二是资源互补#协同整合,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三是提高成员企业的灵捷竞争力,强化企业组织能力。王兆峰( 2008,2011年) 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升级优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旅游产业集群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主要是通过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两个主体进行传导,并最终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经营模式、部门结构和技术结构等途径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黄蔚艳( 2009年)在对我国区域旅游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路径为: 一是从传统旅游服务业向现代旅游服务业升级; 二是从单一生活性服务向生活生产综合性服务升级优化; 三是从产业分界向产业融合延伸升级优化。

5 结论和展望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从旅游产业结构的定义、影响因素、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模型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找出了目前有关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不足:在进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发现有关生态文明的因素考虑的太少;此外有关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还很缺乏,需要深层次的研究和进一步地完善;在研究产业结构优化途径和措施上,解决方案和途径不够新型,一些措施地域性太强,普遍实用性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深究。在生态文明这个大背景下,在研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把生态文明渗透到其中,只有这样我们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才能既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能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共同创造生态效益。

[1]明庆忠,陈英.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旅游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化[J].旅游研究,2009.

[2]汪宇明,吴文佳等.生态文明导向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型——基于崇明岛案例[J].旅游科学,2010.

[3]陈淑兰、刘立平等.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基于文化创意视角[J].经济地理,2011.

[4]王兆峰,杨卫书.基于演化理论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

[5]扬琴,王兆峰.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技术创新模型的构建——以湖南为例[J].求索,2009.

[6]麻学锋.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体系建构——基于张家界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7]生延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J].旅游学刊,2012.

[8]殷菁青.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下的酒店行业发展前景分析[J].旅游经济,2011.

[9]陈太政,李锋,乔家君.旅游产业高级化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3.

[10]张佑印,顾静,黄河清.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

[11]黄蔚艳.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经济地理,2009.

[12]廖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5.

[13]康传德.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

[14]吴云超,王昌海,金彦平.湘西州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策略优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

本文项目:本文为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B204)。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文明优化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请文明演绎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