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安全教育中生命意识的树立策略研究

2017-12-24崔鑫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仙台小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意识生命

文/崔鑫,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仙台小学

小学安全教育中生命意识的树立策略研究

文/崔鑫,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仙台小学

当前,小学生生命安全事件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学校对于生命意识教育缺少足够的重视,导致了小学生生命意识淡薄,这些对家庭以及学校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生命意识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小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所存在的生命安全意识淡薄、不尊重生命权利、教师缺少引导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其他学科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以及德育工作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等层面提出了生命意识树立的对策。

安全教育;小学生;生命意识

生命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小学生作为家庭乃至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其生命更是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但是近年来,小学生生命安全事故经常出现,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时刻面临着威胁,特别是在城市当中的小学生,因为缺少生命意识从而产生伤害。所以,强化小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提升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对于其尊重生命,加深对于生命意义的认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将生命意识教育融入到小学教育体系当中,积极的引导小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这是对传统小学教育的一种突破,同时也是尊重生命的体现。

1 小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缺失现状

小学生因为年龄相对较小,本身是非感不是特别强烈,判断能力相对较差,缺少对于生命意识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1 生命安全意识淡薄

对于生命安全意识缺少正确的了解,主要体现在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烈,他们对于死亡以及疾病缺少深刻的体会,无法独自思考生命的意义,对于生命缺少足够的尊重,无法掌握生命当中的“度”,所以不懂得将自己或者是他人置于危机以及危险之外,并且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无法采取正确的措施来保护自身或者是他人的生命。例如有的小学生课间会在疯打闹,经常会出现小学生头碰桌角导致轻微脑震荡的情况,这都说明了小学生生命安全意识的缺失。除此之外,生命安全意识淡薄还体现在缺少公共安全意识。

1.2 不尊重生命权利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学生父母被工作所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因此,当前很多孩子都是隔代抚养,还有的是年长一点的孩子照看相对年幼的孩子,前者因为老人的宠爱,容易是孩子养成自私、骄纵的性格,从而造成了他们不尊重生命,经常对他人无力或者是不重视平时行为习惯。后者因为没有大人照看,容易从心理上产生自卑的情绪,缺少父母以及家庭的关爱,并导致道德情感方面的缺失,在外界压力过大的时候,他们基本不会求助于他人,更多的时候会选择轻生,觉得只有这种方法才能彻底的摆脱生存困境。

1.3 教师缺少引导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环境影响,容易忽视生命意识教育。课堂不单单是知识传授的地方,同时也是育人场所,依据相应要求,教师需要将生命意识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生命观。可是很多小学教师,并没有正确理解教学目标,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成绩,忽略了育人职责,忽视了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2 小学安全教育中生命意识的树立策略

2.1 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

学校根据地方课程计划,定期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以及公共安全教育,主要的内容应该包括公共卫生、应对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伤害等对学生安全产生影响的相关知识。按照小学生的实际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掌握安全事故的危险性,熟悉社会生活当中的安全常识,培养其自救与自护的能力。高年级的学生要具备分析安全事故的能力,在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防范意识的同时,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并具备一定的防范能力。

2.2 其他学科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小学课程当中很多课程具备了安全教育的素材,比如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对于一些不包含生命安全素材的课程,我们需要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结合学科自身的特征,将生命意识教育融入其中,从而有效实现生命意识教育能够渗透到平时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

2.3 德育工作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学校可以结合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将生命意识教育融入其中。使用每个周一国旗下讲话的机会,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各个班级还可以在班会以及队会课程上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通过主题队会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体验当中感受安全教育。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引导学生自创安全小报,并积极的宣传相关的安全知识。学校还可以组织公共安全知识竞赛,以及以“安全在我心”为主题的全校征文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实现校园内处处讲安全的氛围。

2.4 发挥家庭的启蒙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宣传,改变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观。父母更加需要意识到教育孩子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更是整个家庭的责任,他们自身的行为举止对于孩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父母在改变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还需要重视教育方法的选用,不能将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还需要注重对孩子心理以及思想的重视,特别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生命观,使得孩子能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3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得每个学生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也能够保护他人的安全,同时要和社会以及家庭之间密切的合作,构筑起儿童安全管理横向与纵向网络,为小学生安全以及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李保良.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0):0212-0213.

[2]张纯熙.农村小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9).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意识生命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探究
关于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生命安全教育背景下学校武术课程建设研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