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路径

2017-12-24颜建超武昌工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安全性监管

文/颜建超,武昌工学院

浅谈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路径

文/颜建超,武昌工学院

在互联网技术全面普及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了介绍,并就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

互联网金融;风险;有效路径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风险开始显现。为了确保互联网金融行业能长久而健康的发展,明确互联网金融风险,并就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关路径展开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互联网金融风险

1.1 操作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比方说P2P借贷,其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很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状况,从而危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1.2 信用风险

尽管对资金有需求的一方能够借平台而筹集资金,但是平台所掌握的信息却非常少,如资金需求方的资信状况、经营状况、个人信息等。银行等金融机构均构建起了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相关部门对此的监管力度也非常强。互联网金融在该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其无法共享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存在着严重的信用风险。

1.3 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周转资金非常庞大,在周转的过程中,会出现巨额的沉淀资金。相关监管部门并没有就该项资金制定出必要的监管措施,如果这部分沉淀资金被挪用,将出现严重的资金流动性风险。另外互联网金融均是借助网络而实现整个支付交易活动的,这使得资金难以被监督与控制,给洗钱等违法行为带来了生存空间。交易的双方能够轻而易举地躲避开监管,借助支付平台,虚假交易,转移非法资金,给国家反洗钱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1.4 技术风险

在网络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也非常严重。在传统的金融机构中,通信网络以内部网络为主,外部难以介入。互联网金融处于开放的网络平台上,在提升安全性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设置了TCP/ IP 协议,然而这一措施的作用有限。加之,当前的加密技术与密钥管理技术等都比较落后,导致计算机病毒侵害、黑客入侵的状况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下,很多平台都难以抵御供给,正常的运作受到冲击,资金与信息的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

1.5 法律风险

作为新兴事物,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法制缺失导致互联网金融难以健康而有序的发展。传统的金融法律未将互联网金融纳入进来,尽管我国当前已经颁布了《电子签名法》等法规,但是未就第三方平台而制定出完善的法规。

2 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路径

2.1 提升信息的安全性

提升技术水平,从而强化信息的安全性,使得客户信息资料被妥善保管。就互联网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应积极加强研发,引入更高水平的设计,使得支付流程更加完善。这是平台得以运用好客户信息及资金的前提条件。针对网络安全技术,有必要设置多重加密,提升信息的安全性。

2.2 配置更为先进的软硬件系统

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入手,制定出完善的技术安全管理制度,配置更为先进的软硬件系统,使得互联网金融拥有更为强大的风险防范能力。网络是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得以运行的技术,因此应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在软硬件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开发出更具创新性与安全性的支付服务。比方说,构建起“反欺诈绿色地址栏”,从而减少黑客入侵的情况出现。在技术方面有必要制定出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并促使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达到国际水平。在引入先进设备的同时,应及时更新各种软件。

2.3 加强监管力度

当前,我国还没有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行业规则也未确立,相关监管工作无章可循,使得互联网金融发展风险激增。针对此,我国应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综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实际情况,构建起完善的监管体系,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监管部门,为了避免出现重复监管与监管空白的状况,有必要从法律角度来明确各个部门在互联网金融监督方面的职责,使得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相互协作。只有这样,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才能够加强,才能够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优化整个互联网金融环境。

2.4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十分严重,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而治理。针对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借助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而获取更多的信用信息。在对这些信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而构建为健全的信用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央行征信系统应进一步完善,各项资源应实现共享。如此一来,人们才能对互联网金融产生信赖,互联网金融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健全金融市场,引入多种措施,提高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并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收集客户信息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构建起更加全面的胡来你问金融数据库,将风险控制的重点落于内部控制。针对研究这些信息,并以此作为各项业务决策的依据。另外,我国还应该积极构建起存款保险制度,使得投资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金融所面对的风险也不断增加。针对此,我国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在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过程中,我们应进一步提升信息的安全性,配置更为先进的软硬件系统,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1]杨东.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5.

[2]杨东.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2015.

[3]谢平,邹传伟,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

颜建超,汉族,籍贯:湖北黄石,本科学历,单位:武昌工学院,专业: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安全性监管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浅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