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室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的思考

2017-12-24刘应琪四川衡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实验室评估

文/刘应琪,四川衡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室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的思考

文/刘应琪,四川衡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我国实验室建设在设备投入上虽然有显著提高,但在实验室管理机制、运行模式以及队伍建设上仍需要改进。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实验室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实验室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的改进措施,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实验室;管理机制;运行模式

良好的实验室研究环境,是建设高水平科研单位的基础。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实验室中仪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受人事政策和思想认识的制约,实验室的整体建设情况已不能满足科研发展的需求。因此,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是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重中之重。

1 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的弊端

1.1 重点实验室没有做到“相对独立”

国内实验室是国家投资组建,相关部门主管的共建-共管运行机制。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并无独立法人资格,只有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地位。除了国家的主管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和大学内部的主管部门都有权对实验室进行管理。这种多头管理机制会在实际运行时出现如:管理人员过多、关系难以理顺等弊端,甚至一些地方将官僚体制带入实验室,使实验室规章制度繁琐,办事效率低。且实验室经常要投入大量资金应对各种检查,降低了实验室研究和生产效率。

1.2 实验室没有发挥足够的评估导向作用

引入科学的评估制度,是保证实验室创新力、先进性的有效途径。我国实验室评估制度的现状有以下几方面:(1)实验室评估机构不专业。科技评估活动是一项专业要求高的工作,以避免乱指导、不公平的现象发生。而现行的评估工作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行的,其审核评估报告有局限性,并不能进行评估研究。(2)实验室内部机制不完善。如内部比例淘汰制,存在一学科几个单位的实验室都很强但必须进行淘汰的情况,不利于我国实验室的整体发展。

1.3 现行的管理实验室机制没有充分发挥

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由于实验室时效性、合理性管理方面还存在可上升空间,且国家对实验室投入经费较少,造成部分实验室开放课题分散、重复、水平低的问题。(2)上级部门由于无法对实验室进行动态管理,且在科学评估方面有偏差,导致各管理部门各自研究,各个实验室之间面和心不和,资源无法做到共享,使得实验室科研水平降低[1]。

2 实验室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的改进措施

2.1 建立依托与相对独立并存的实验室

实验室如果过分强调独立性,管理单位对实验室的监管力度会降低;如管理单位对实验室过度监管,会限制实验室的发展[2]。如某高校实验室建设,一方面,实验室土地和设备由政府所有,但会将管理工作委托给公司、大学等机构负责,以避免机关的过多干预,其人事调动等活动也不必参照政府部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实验室实行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实验室管理者负责日常管理的体制。实验室主任每年要向主管部门提交报告,主管单位也会召开定期会议,用听取报告等形式对实验室工作和项目研究进程进行审查。同时,主管单位也会委托理事会,按照质优、科学、合适等评价标准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监督,并通过对实验室的评价决定拨款等项目实施,以此实现了实验室独立与依托并存的管理模式。

2.2 完善我国实验室的评估制度

为完善实验室评价制度,首先政府要让针对实验室的科技评估工作,成为制度化、习惯性的行为,成为政府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次,有关部门应加强评估体系建设,且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应针对不同实验室采用不同的评估指标。以我国A大学的评价制度为例:为更好地推进实验室建设,该大学实施了以下的实验室评估制度:(1)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此因素集由多个层次的子因素集组成。(2)建立模糊综合评价评语集,根据使用习惯将对实验室的评语分为{优、良,中,差}等多个等级。(3)建立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向量,以保证每一个指标对综合评价的结果具有科学的影响。为评价A大学的实验室,主管单位邀请了多名专家通过查阅资料、听取负责人员汇报、现场考察的方式,对实验室进行检查与评估。通过实验室建立情况、建设计划、体制、开放程度、管理手段等多个评价指标,通过权重比算出总体得分,以此实现了对实验室的科学评估。

2.3 促进实验室建设信息化、网络化程度

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促进实验室现代化管理,实现电子联网一体化,并建立起统一且协调的实验室体系。也要积极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以做好维护更新和完善系统的工作。由于此方法的目的是实现动态管理,因此,实验室管理者应适时对实验室工作进展进行管理,确保实验室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如我国S大学为加强实验室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设,积极申请并打造了以实验室为依托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通过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创新开展产品和技术研发手段,以加快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一年中,学校签订了总额达4000多万元的技术转让合同,目前,学校已和爱迪尔集团等企业合作进行了13余个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并与多家著名企业展开了联合研发项目,以共享资源,取长补短。

3 结论

综上所述,完善实验室的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实验室明确与其支持部门的关系,建立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等可以保证实验室研究的专业化程度,促进实验室规范、有序地运行,有利于开发出对国家有益的研究成果。因此,实验室在完善运行机制时,应采取以上措施进行管理。

[1]陈华东,任耀军,刘永泉,苗瑞菁,魏婕,林松盛,孙卫国.实验室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1):232-235.

[2]李强,衡容,崔超.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7):228-231.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实验室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甘肃小微企业人才缺失与管理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