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

2017-12-24

金融经济 2017年24期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进程

一、概述

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目前缺乏一个统一的规范,本文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际和国际情况出发,将本文所探讨的人民币国际化界定为在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商业贸易实际环境,使我国法定货币——人民币实现跨国境流通,为国际贸易参与各方普遍接受而成为国际上接受的价值计量、国际结算和资本储备的通用货币的过程。

从一国的法定流通货币到区域性的贸易结算货币,再到国际认可的通用全球性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面临着诸多挑战[1],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环境下,分析我国人民币在此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助于为未来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推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改进的相关进程。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条件分析

(一)货币价值稳定,通货膨胀率可控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整体规模增长较快,同时国家对于货币价值稳定性的维护力度较大,在相关调控政策的制定中均考虑了人民币购买力和币值的稳定性的维护[2],因此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民币的币值稳定性得到了更强的保障,有利于人民币的后续国际化进程。

同时也可以看到,我国社会整体物价上涨水平可控,在近几年的物价波动过程中,我国居民CPI指数呈现一定的波动,但是波动的总体范围较为可控,并且城乡通货膨胀情况变动趋势相同[3],考虑到目前我国经济总体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实体经济的支撑下,我国货币价值稳定和稳定可控的通货膨胀率为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性有待提高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离不开一个高度完善和健全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支撑,然而我国金融系统相对低效的经营效率和金融管制的不够合理制约了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4],特别是我国金融市场主体机构——银行对于存贷利差的严重依赖和经营效益低下的现状使得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和完善性上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性正在逐步加大,与此同时在金融市场上的一些运作指标也逐渐赶超发达国家,其中我国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资产速度较快,近几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较为惊人的14.5%,并且我国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资产在全球市场上所占规模比例也在稳步上升[5]。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也存在运作模式较为单一,市场风险较大的现实,其中我国银行在金融资产中所占比例过高,银行融资在金融体系中的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也不够完善,客观上给我国金融市场留下了较多的改进空间。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完善和改进我国的金融市场是必然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国际贸易市场交易规模极大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项措施不断鼓励企业界的出口贸易,使得我国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外贸规模一直稳居世界前列,并且我国的国际贸易市场交易规模一直在不断增长,我国对外经贸总量的持续增高表明我国与他国的贸易往来的频繁程度已经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成为一种市场的客观需求,因而有利于推动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但是应当注意到我国的外经贸业务的规模在2014年之后增速逐渐放缓,并且金融危机过后的冲击效应也制约了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缓速增长的新常态下,进出口市场规模能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依然有待验证。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条件分析

目前,在国际经济形势和政治因素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可以归结为以下一些条件:

(一)货币市场领导权多极化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由于全球金融体系和信用机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并且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虽然使得美国有能力将其内部危机转嫁到外部,但是在长远上削弱了美元在货币市场上的统治地位。于此同时,在2009年的欧债危机中,欧元区频发的债务危机也削弱了欧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强势地位,使得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货币市场多元化的必要性[6]。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货币改革的呼声逐步升高,为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创造了较为有利的货币环境。

货币市场领导权逐渐多极化的变化趋势并不意味着国际货币市场的构成无限制地多元化,在美元和欧元的信用基础相继受到侵蚀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已经发现应当引入其他较为强势的货币作为国际货币以增强国际货币市场的稳定性,因此人民币作为我国法定货币,借助我国日趋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逐渐增加的国际声誉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进而进入国际货币的备选集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条件。

(二)中国国际政治实力不断上升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必须有一定的政治实力作为货币信用的保障,例如美国二战后最为雄厚的军事与政治实力便奠定了美元国际化的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航母的服役、新型战机的研发和载人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国的军事、科技实力不断增强[7],与此同时我国富有成效和合乎实际的外交与对外投资方针也为我国争取到了大量的国际支持,外交声誉不断上升。在军事、科技、经济和外交等领域全面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实力不断上升,这种政治实力的增强使我国政府在国际货币改革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和变革过程中更有话语权,因而有利于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的推动。

与此同时,作为国际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政府在市场开放程度上的严格把控和对国内政治环境的有力管控也使得我国拥有较为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得以有效地支持我国的国际政治活动,因此我国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政治背书也更加可靠,客观上增加了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三)人民币区域性贸易规模逐渐扩大

由于我国国际贸易往来规模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速,尤其是在跟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过程中积累了较高的交易信誉,当前,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缅、中老等边境贸易过程中,人民币已经普遍可以作为贸易和结算货币使用,并且在这些国家的人民币兑换已经十分自由,在本质上已经使人民币成为了一种区域性结算货币。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大,经贸范围的不断扩展,我国人民币的区域性贸易规模边界正在被不断地扩大。因此人民币背后的政府信用优于其他周边国家,因此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其他各项危机过后人民币风险始终可控的品牌效应下,我国人民币在区域性贸易中逐渐取得的成就可以有效助力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2004年我国人民币个人业务在香港的开展,作为我国人民币离岸市场,香港地区的人民币业务规模一直在稳步上升,因此在此基础上,借助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订的《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境外离岸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突破。人民币香港离岸市场近几年的业务经验积累和资本市场对人民币业务的逐渐熟悉为我国人民币进一步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由于我国人民币离岸市场交易规模的逐步增长及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开放性的逐步提高,我国人民币的离岸市场数量有望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014年3月我国与德国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签订的人民币清算安排备忘录打开了我国未来两个重要的人民币欧洲离岸市场——德国法兰克福和英国伦敦的构建工作,使我国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构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我国还与2014年3月与英格兰银行达成共识在英国伦敦设立人民币业务清算银行[9],这些离岸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在欧洲离岸市场构建上的新突破为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四、人民币国际化未来路径探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为了有效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降低我国国际贸易风险,升级我国整体发展模式,依靠科学的布局和措施有力地推进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我国未来发展必然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一)推进改革继续提升综合国力

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基础,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新常态下[11],深入调研金融市场现状,创新地改进和升级我国整体金融体制,并稳步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稳步上升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途径。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依然有待提高,金融管制措施和相关金融法规依然有待完善,并且整体金融行业内机构的运营效率依然低下,因此为了有效推进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我国金融体系内相关部门必须首先加快立法进程,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基础完善我国现有的金融法规,同时切实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2015年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后推动其他金融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优化我国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最终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的稳步开放和金融风险的可控可管。

(二)扩大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和质量

我国应当以现有的货币互换协议为基础,以现有的欧洲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核心,稳步推动我国与他国的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从而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并且在货币互换过程中注意探索建立区域性货币储备基金的可能性[12],扩大双边合作的深度,并尝试构建多边的货币协议,从而提高我国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使用范围。

其次我国人民币还可以探索相关措施,在货币互换协议成规模后尝试实现开放资本项目自由,从而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真正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打开最关键的闸门,并且在资本项目自由化实施过程中建立一套合理的管控机制,从而降低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三)稳步扩大人民币区域化实践

最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过快过激地进行人民币国际化操作可能会给我国的整体金融体系甚至经济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应当吸取日本的教训,在人民币国际化操作过程中注意探索,采用逐步开放的方式,首先以区域化货币为目标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尝试,在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之后方进行大规模的人民币国际化操作。

五、总结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未来我国国力增长、经济发展和金融升级水平到达一定阶段之后争取国际优势地位,摆脱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中被动地位的一个重要战略,因此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分析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和国际条件,从而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相关的路径建议可以帮助我国相关管理者有效地制定科学的人民币国际化措施,为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1] 娄季芳.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

[2] 余永定.再论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经济评论,2011,05:7-13+3.

[3] 高焰.基于资本账户管制状况下的人民币国际化[J].浙江金融,2011,09:40-43.

猜你喜欢

离岸金融市场进程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前行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离岸社团”治理:综合施策 依法打击
让金融市场发力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