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

2017-12-24

金融经济 2017年24期
关键词:金融

互联网金融又被称为“IT FIN”,是指在云计算、支付、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上进行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业务模式,具有方便快捷、费用低廉、业务创新、用户体验佳等优势。近年来在金融和互联网市场上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日益提高,大大挑战了传统的金融业务。但是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成长与发展繁荣,日渐暴露出来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也非常突出,引人深思。此前包括人民银行在内的十余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表明了政府对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正所谓“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整体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已经暴露出来的和潜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不仅有利于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也能有效地提升我国的金融实力。

一、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研究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促进和推动了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并且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人们的商业习惯。就支付方式来说,以往单一的现金支付已经悄然发展成了现在的现金支付、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银行卡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的情况。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方式,正在慢慢革新着人们的传统金融观念,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理财思维和消费习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最为明显直观的益处有:第一,支付更为便捷。始于支付结算领域的互联网金融的结合拓宽了金融业务的领域,也革新了金融业务的方式。第三方支付发展迅速,线上线下全面覆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多种支付方式并存也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方便。第二,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性更强。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对称,消费者在获得更多的知情权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从而增强了客户的行为自主性。第三,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更加完善。互联网所具备的大数据应用分析能够及时准确地分析出消费者的消费爱好和消费习惯,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分析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在金融风险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类型,主要指的是交易对手没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双方或者一方经济损失的风险。专业性的描述就是“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移的可能性”。互联网金融虽然大部分发生在线上,依托于互联网而进行交易,但互联网只不过是一种技术手段或者实现工具,归根结底仍然属于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活动,因此,传统金融所具有的违约风险并不会因为技术手段的先进而消失,反而会更加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审核监控机制,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不高,信用审核的渠道和手段也并不完善,因此互联网金融业的主体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再加上存在一些网络作弊行为,导致网络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受到了极大地影响。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客户和服务主体进行无法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易双方身份的确认和信用的评级方面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也增加了资金违约的风险。除此之外,还存在资金流向不明,追偿机制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信用风险。

(二)技术风险

作为一种金融模式的创新典型,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迅速发展壮大的,也必然会受制于技术缺陷所带来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计算机系统、互联网软件或者认证系统存在漏洞。如果互联网金融软件没有足够的防火墙和牢固的防御体系来保护,那么被计算机病毒或者黑客攻击而造成技术性风险就不难理解了。而且计算机硬件也比较容易收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坏,造成数据的丢失和泄露。第二,伪造交易客户身份。现阶段个人信息很难得到保障,甚至只是偶然的消费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不法分子收集或购买他人信息,并以他人信息去实施金融诈骗。第三,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还包括未经授权的访问。主要指的是病毒程序以及黑客对网上银行以及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所进行的攻击,特别是某些木马程序和病毒不断翻新,严重威胁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安全。

(三)网络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的结合,那就不可避免地会承受两者共有的风险。就风险本身来说,互联网金融理财除了常规的线下金融理财手段,最为凸显的问题就是网络安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互联网信息技术风险。计算机网络以及相关的金融系统需要不断地维护和升级,人力物力成本自然耗费较大。因此即使是较为正规化的网络金融平台,也难免会存在不少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缺陷和漏洞。第二,信息泄露风险。为更加便利地服务客户,互联网以及相关的金融平台建立了大量的数据库和信息库,一旦网络受到攻击或是金融平台的保护力度不足,就可能会发生信息泄露的风险,而这些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金融平台公信力的下降。

(四)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为:“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是由于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者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取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者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这就是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所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同样,这种风险也不会因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而消失,反而更具危机性和易发性。互联网金融业务和线下的传统金融业务一样,都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进行管理是防控流动性风险的必要措施,这项工作要是做得不到位,那么一旦发生中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就必然会引发流动性危机,给互联网金融机构带来致命一击。

(五)监管风险

监管风险指的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或是由于法律、监管规定等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正常运营所带来的削弱其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风险。换而言之就是“如何管”和“能否管”的问题,如何管是监管手段的问题,能否管则是法律权限的问题。就现行法律而言,我国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规定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和行业属性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甚至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市场准入规定,因此,互联网金融几乎可以说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如果没有明确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有效地规范,就很有可能会导致风险的集中爆发。除此之外还有监管手段的缺失,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市场环境对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而且互联网金融的交易主要是在虚拟网络上进行,虚拟的交易过程和交易对象使互联网金融失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容易滋生资金流向不明、信用危机、资金链条断裂等金融风险。

三、针对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的应对与防范措施

第一,防范信用风险的措施。

进行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积极防范应对信用风险。建设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的信用评级体系,对于规范互联网金融秩序具有显著的作用,也是防范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必要措施。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中,在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法性、经营性质、产品信息、管理能力、财务信息以及负面信息等相关信息和指标进行查证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级机构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同时还可以采用先进科学的评级方法,力求真实客观地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内的企业进行评估和审核,以辅助投资者进行准确合理的投资决策。同时有必要构建信用奖惩机制,加强对失信企业和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

第二,防范技术风险的措施。

技术风险主要是针对互联网本身来说的,应对技术风险也要从互联网信息技术入手分析。针对现阶段广泛存在的互联网技术问题以及安全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金融行业的管理者必须将技术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积极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相关标准,以确保安全。同时,对计算机硬件和相关的网络设备,必须做到质量过关,按时检修,并请专业人士定期进行病毒的过滤和入侵行为的分析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还要网络层面区分开互联网和内网,设置牢固的防火墙以确保网络访问的安全;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的重要数据做好备份,确保技术的安全。

第三,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的措施。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体系。互联网具有共享性,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网络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同时互联网也存在着很多的安全漏洞。要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建立互联网安全体系来进行规范和整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安全稳定的数据库,提升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以及硬件设备应对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的能力;第二,加强信息加密保密技术的应用,采取数字签名技术、密码钥匙管理技术、验证码、流水码管理等技术,建设更加安全有效的监管制度和安全防范体系,力求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第四,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措施。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在大量资金流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因此,要想规避风险,就有必要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同时也要做好充分的资金流动性准备,在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效仿中央银行的存款保证金制度,建立风险备用金制度,将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到银行里面,设立专门的账户进行管理。一旦发生资金流动性危机,就可以启动风险备用金进行垫付,解决资金流动性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五,防范监管风险的措施。

针对互联网监管风险所存在的漏洞,首先必须明确监管的主体以及相应的权责。这方面就有赖于国家立法机构从互联网行业的市场准入、业务模式、交易双方权利、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深入分析和评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立法的进度的实施,完善执法体系。现阶段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互联网金融方面的问题,也已经出台了一些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法律和法规,同时更多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正在起草、修订和出台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对规范互联网金融秩序,推动其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和衡量标准,也能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

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和研究,未来互联网金融还会有新的发展和创新,自然也会出现新的风险形式,需要我们对此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讨。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陈颖.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趋势[J].经济视角2014,(01).

[2] 暴婕.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风险及对策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22).

[3] 蒋玉镇.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J].经济研究,2008,01:21.

猜你喜欢

金融
金融开放应在审慎中阔步前行
祛魅金融衍生品
金融与经济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支持“小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