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小学数学校本课程探究中落实六大核心素养

2017-12-23李祥有

魅力中国 2017年49期
关键词:校本人文创设

李祥有

摘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经典趣味题目,说说生活与我,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用数学思维方式积极思考解决困难问题的好习惯,提升健康生活的素养。在数学小组合作及数学大师的故事中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一、课程设计目标

结合六大核心素养整体育人目标,确定了校本课程趣味数学的三维目标分别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文化等内容设计呈现数学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历史、文化,发掘数学自身的人文性,丰富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特有的魅力,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成果,增强学生数学的人文底蕴素养;通过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以及融入经典数学趣题,生活中或卡通人物所遇困境问题,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中学生自主探索与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探索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实际,自行选择或调整方法等,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反思的习惯。通过多种感官、多种媒体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乐学善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会学习素养。

二、开发实践视角

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从“赏”“研”“玩”“话”“探”“做”等视角展开实践探究。

1.赏数学文化,润文人底蕴

主要以学生收集为主,老师加工修改幻灯片。活动时学生上台展示,既学习数学文化,也能领会到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积累的成果,从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人文底蕴。

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一直学习数学运算,但对其由来鲜为人知。可介绍加减乘除的由来史。由之前卖酒的标志到后来逐渐被文字化,又被人们所一致公认,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的好多数学知识是在生活的推动下逐渐建立的,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2.研数学之问,育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重在引导学生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具备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并能勇于探索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例如,“4-1能否等于5”故事引发的思考。小主人公是二年级小学生明明及他的弟弟。作为哥哥,他有责任辅导弟弟学习。一个周日的上午,他们两个正在进行着口算答题游戏。弟弟抽中的卡片中显示“4-1=”,即刻答到5。明明当时不禁笑了笑,刚想裁定弟弟又输了。可是,小弟弟撅着嘴好奇地问着:4-1真得不可能等于5嘛?明明挠挠头,假如你是明明,你要怎么回答弟弟?

后面部分同学能根据减法的意义是去掉之意,将问题转化成:原来有4个,去掉一个之后,剩下的是5个,能不能存在这样的事物。随后想到刚学过的角就是这样的。这是学生理解减法含义,并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正确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发现部分同学拿起自己的一张纸,学着小老师的样子,在上面演示着,一张四个角的纸,用刀子去一个角之后剩下五个角。

三、玩数学之趣,促学会学习

该课程借助谜语、游戏、故事、实践活动、数学日记等丰富的形式,展现数学的多姿多彩, 意在打造一种可视的、可玩的、可感受到的数学校本课程,允许学生自主地选择所需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各自个性的形成,逐渐锻炼学生可以按照不同情境和生活实际,自主调整研究方法,发展各人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四、话数学与我, 享健康生活

设立学生分享环节,可以收集自己、朋友、家人遇到的数学场景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小故事;说说自己对数学的认识和感觉;聊聊自己之前遇到数学方面的困难及如何克服的;谈談自己还想了解的数学哪些方面等。这个环节赋予了数学一种人情味,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享受健康生活。

五、探育人方式,化责任担当

课程中选用小组合作育人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个人、集体责任感。小组长扮演两个角色,组织协调者和反面角色,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活动并在开展得到结果后尝试提出相反的看法和其他可能性;操作员主要担任小组中的动手操作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所做的活动、每人发言交流情况及讨论结果;汇报员总结报告小组探讨得到的结果,并演示研究成果。角色的担当需要定期的做出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全面加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其次,必须明确小组目标,并意识到小组是一个整体。在目标的驱动下,同学们互帮互助。这样使每个学生不仅对自身担责、并且要对所在的集体负责。

六、做数学活动,奏实践创新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在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让知识在生活中掌握。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理解知识的创造生成过程。例如,结合二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量一量,比一比”来开展实践活动。活动不仅仅限于课堂内,教师还可以布置实践作业:如果想比较教室和家里客厅哪个长?你有哪些方式。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并且在实际的生活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七、开展实践,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讨论的热情高涨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更好了。如在教学“认识面积”时,创设量一找一体验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在教学“多边形面积”时,创设—移—拼—討论—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亲身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这样创设学生实践的教学情境,充分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主动合作探索的学习者。

为了进一步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我校尝试开设二年级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审视某些校本开发的实施历程,不难发现若单纯开发课程,没有指导思想,没有明确目标,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我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以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即六大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从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实践视角两方面切入,探究一种人文的、科学的、生活的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人文创设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创设未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