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自尊 那份善
2017-12-23李忠娜
李忠娜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现已年近八旬。我们兄妹五个,想起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最深刻的莫过于妈妈教给我们的自尊,爸爸教会我们的善良。
当然,“自尊”“善良”这样的字眼,他们从不挂在嘴边,而是用最朴实、最简单的方式刻画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会对办酒席印象深刻,尤其在那个“万元户”少见、买东西凭票的年代,谁家办酒席,简直就是全村人的盛宴。但媽妈却从不允许我们兄妹去吃酒席。我们也曾和她乞求:“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了,也让我们去吧。”
我妈的回答很简单:“不行,咱家困难,随的礼少,都去吃酒席,岂不是占人家便宜?你爸去‘劳忙,所以只能他一个人去。等你们有本事了,想吃什么自己买。”
有一次,村里有人家办喜事,因为爸爸不在家,便由妈妈去随礼。我暗喜:我是家里的老小,或许妈妈能带我大吃一顿。放学后,我没回家,趴在妈妈入席房间的门边儿向里张望,就盼着一声召唤之后坐在妈妈身边大快朵颐。然而,妈妈看到我在门口时,射过来的严厉眼神立刻“抹杀”了我的所有幻想,我只好转身回家。
现在想来,我们是馋在嘴上,而妈妈是疼在心里——她忍痛教我们学会什么是自尊。
在爸爸身上,我们学到的东西同样很多。
打我记事起,村里谁家有人去世,都会第一个找我爸帮忙给去世的人穿寿衣、抬寿材。做这些事当然都是义务的。为正常去世的人穿衣服也就罢了,为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穿衣服,不知他要克服怎样的心理煎熬。
一次,他为一个被雷击身亡的孩子穿衣服。回家后,虽然衣服洗了一遍又一遍,可晾干后数日,那股焦糊味儿都不散。但他一点儿也不嫌弃,说:“谁家没个沟沟坎坎,能帮就帮一把。咱不图人家感谢,自己心里舒坦就成。”
说起我爸的善良,还有一个趣事。
我们参加工作后,一天带老爸去吃烧烤。吃饭时,他竟向站在一旁的服务生发出热情邀请:“孩子,坐这儿一起吃。”
我们赶紧劝阻,可他理由倒也充分:“哪能咱坐着、人家站着,咱吃着、人家看着?”
我们兄妹几个陆续成家立业后,因为有了父母教给我们的自尊、善良等优秀品质,都把日子过得很幸福。在孝敬父母的同时,我们也把自尊、善良的家风潜移默化地传给了下一代。
我们相信,这些优良传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尚能被父辈传承得如此扎实,在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的道路上,我们没理由不好好地接力下去。
(作者单位: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庆丰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