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大地
2017-12-23张华黄庆龙
张华+黄庆龙
一座座山区农村学校美丽嬗变,一处处别具匠心的校园文化景观怡养着师生们的身心,一批批边远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巴东教育,风景这边独好。2015年巴东县被教育部表彰为“义务教育监测先进单位”;2016年11月,巴东县又以恩施州最高分全面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
“巴东教育始终在恩施州有地位,在湖北省有影响,县委、县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说。近年来,繁荣的学前教育、均衡的义务教育、强势的高中教育、多样发展的职业教育,让“巴东教育现象”的内涵更趋丰盈,现已成为巴东对外推介的一张靓丽名片。
全面改薄 夯实均衡发展的基石
“do、re、mi、fa、so……”2017年11月10日上午,巴东县沿渡河镇童家坪小学的孩子们正在音乐教室里跟老师学习简谱知识。
童家坪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距离县城60公里。目前,学校冷热直饮水供应到7个教学班,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老师们通过网络进入教育云平台,与专家们共同备课;中午,322名学生吃上免费的营养午餐;晚上,240名寄宿生打开空气能热水器洗完澡,一人一铺,伴着“睡前故事”入眠……童家坪小学这几年的改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更加公平、优质、均衡的教育就在自己身边。
近年来,巴东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办人民满意的优质均衡教育”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五年来,巴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达26.3亿元,其中仅2016年就投入7.4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64.4%,用于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教学设备改善、学校布局调整等,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巴东县县长郭玲介绍。
2013年,县域内所有学校D级危房全部消除后,巴东县委、县政府着力加大城乡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力度。两年间,全县筹措资金2379万元,为农村学校添置“班班通”设备,改建计算机教室,建设电子备课室,新增图书,更新和新建标准化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的配套设施设备基本满足常规教学需要,提高了全县的教育装备水平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实现了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017年9月28日,在巴东县最南端的金果坪乡段德昌初级中学,物理教师周亚东正在利用班班通设备为孩子们上课。在配备有短焦投影设备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室内,周老师鼠标轻点,课前通过电子备课链接的物理演示实验视频瞬间弹出,让学生们觉得“很形象,很容易理解、接受”。
2017年3月,巴东县分三期培训了180余名管理员和学校教务主任,加大了教育云平台的应用力度。同时,巴东还依托教育城域网,在东壤口焦家湾教学点等8个点开展互动课堂试点建设,让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和教学點结对,同上一堂课。
练好内功 促教育质量共同提升
2017年8月30日,在巴东县沿渡河镇代书坪小学,通过“省招”入校的潘丽老师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至此,学校已有4名“90后”教师。
2012年时,53岁的校长龚发明是该校最年轻的教师,因为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加之结构性缺编难题,学校的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一些课程经常无法正常开课,这让他十分着急。
“这下好了,新机制老师们的到来,不仅使我们的教学任务相对减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年轻,适应能力很强,都是业务上的多面手。”龚发明说。
五年来,巴东县通过“国标、省招、县聘、校用”和高校直招的方式,像潘丽一样的649名新机制教师被充实到教学一线,同时,巴东还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定向招生了101名公办幼儿园教师及村小、教学点全科教师。
2014年以来,全县交流了城乡中小学校长83人,交流城乡中小学教师814人,先后选派了110名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18名督学赴北京参加专题培训,组织了3200余名教师参加湖北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趋于合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017年,巴东县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城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实行“结对帮扶”,实施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对口援助、定期交流和定期轮换制度,促进城乡学校管理、师资、课程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加快农村薄弱学校“管理升级、质量提升”,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业务能力,实现城乡教育质量的共同提升。
“小刺猬和小松鼠互相赞美,从对方的赞美中获得自信……”巴东县野三关镇红军小学是一所集镇小学,按照县教育局划定的结对帮扶方案,该校对口帮扶村小故县坪小学。2017年4月26日,邓慧云老师与故县坪小学的胡娟老师“同上一节课”。
“邓老师好亲切,课间还和我们一起跳舞让大家放松呢!”课后,孩子们显得十分轻松,表示“很有趣,学习非常开心!”在评课环节,胡娟老师表示,同课异构不仅加强了学校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能给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开窍”,从而让教师从苦教中得以解脱,让学生快乐学习。
注重关爱 共享公平教育阳光
“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不能只布置在会议上,停留在文件上,全县上下要切实履行职责,把抓好教育工作放在心上、说在口上、抓在手上!”今年教师节前夕,县委书记单艳平来到官渡口镇,调研基础教育发展,为退休教师送去组织的关爱,并向全县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与此同时,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县社会发展组主要负责人分赴所联系乡镇,看望慰问一线教师。9月14日起,县委副书记、县长郭玲率社会发展组主要负责人,用将近两周的时间,深入学校一线走访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访校情,察师困,为教育排忧解难。
同时,县教育主管部门还积极争取政策,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点的师生居住环境,足额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并从职称评审等方面对乡村教师实行倾斜,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
作为武陵山特殊贫困地区,巴东积极构建了“1131”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开展“千名教师访万生”活动,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资助对象49291人,仅2016-2017学年度就兑现资助资金4034.135万元,募集社会资助资金800多万元,资助6500多人,建立健全了从学前幼儿到大学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困难家庭不因学致贫。
“妈妈,过年要早点回来哟!”10月19日,巴东县官渡口镇火峰小学二年级学生薛峰正在与远在温州打工的妈妈进行视频通话。2015年,巴东县为73所农村学校开通了留守儿童“亲情小屋”,“亮画”系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经常见面”。
近年来,巴东县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全县分校对8833名留守儿童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坚持学习优先辅导、生活优先照顾,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巴东还通过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广泛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巴东县还着力促进特殊群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2013年,投资496万元的巴东县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班,按照“特殊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三种形式,初步建立了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体系,让每一个残障儿童都能平等享有适合其需要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 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