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套制度管到底
2017-12-23胡胜林
胡胜林
蕲春县地处鄂东边陲,大别山南麓,版图面积2398平方公里,人口103.6万。现辖15个乡镇(办)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293所,其中完全小学100所,教学点160个,初中2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在校学生84035人,其中小学60760人,初中23275人,在岗教职工5732人。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建设管理相结合、硬件软件相配套,以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为重点,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与中小学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图书配备、理化生音体美卫器材配备有机结合,凝聚合力,统筹安排,基本实现建设一所、达标一所、发挥效益一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了建设“教育强县”的步伐。
以布局调整为抓手,一张蓝图绘到底。为了把“改薄”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我们始终秉持科学布局、均衡调度的工作原则,从调整学校布局入手,结合城镇化发展规划、人口出生率、人口流动等,科学预测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建设标准,制定了《蕲春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2011-2020年)》和《蕲春县农村教学点布局规划方案(2014-2018年)》,设计勾画了全县中小学谋篇布局的“规划图”,该撤的撤,该并的并,做好工作,稳妥推进。
同时,我们创造性地推进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实行城区小学“1带N”、农村小学“1+N”、城乡学校结对“1包N”、初中学段“3+N”的教育管理模式。
学校布点确定以后,我们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对学校、乡镇提出的建设需求和资金需求进行认真审核,通过专家组、部门会商等形式进行充分论证。按照项目学校申报、乡镇中心学校筛选、县“改薄办”汇总、教育局党委会讨论后确定具体建设项目的步骤和程序,坚持“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基本原则和“扶贫扶弱、勤俭办学、统筹规划”的工作方针,联合财政局,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制定了《蕲春县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建设规划方案(2014-2018年)》,明确了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的“总框架”“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实施方案中,我们总分结合,梯次推进,年度跨越,项目衔接,既有2014-2018年的总体设计,又有年度实施计划,确定每一年实施内容、项目进度、资金投入,项目规划相对集中,保证建一所成一所。到2018年,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全县293所义务教育学校校园面积全面达标,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功能用房满足需要,基本实现办学条件相对均衡,学校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以建章立制为规范,一套制度管到底。近年来,我们以“完善项目管理”为抓手,对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全面摸底,编制“改薄”项目库,规范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先后制定了《蕲春县教育系统项目管理办法》《蕲春县教育系统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工程质量摆在首要位置,突出过程管理,校园校舍建设项目严格推行“567”模式。“5”就是“五到位”:规划指导到位、审批把关到位、重点督察到位、竣工验收到位、资金控制到位。“6”就是“六制”:领导集体审批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建设合同管理制、民主监督制。“7”就是“七统一”:统一勘察设计、统一组织或协调相关部门规划预算、统一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统一工程监理、统一竣工验收、统一决算审计、统一资金拨付。工程建设实行“七统一”后,勘察、设计、预算、监理、决算等费用均减半收取,2014至2017年全县共节省项目前期资金350多万元,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
与此同时,所有“全面改薄”建设工程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采购程序,对于“改薄”资金一律坚持“规划先行、总量控制、突出重点、动态调整、集中使用”,严格实行专项资金、专户管理、专账核算、直接支付、封闭运行,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截留、滞留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将“全面改薄”工程建成“德政工程”“阳光工程”“放心工程”。
建立了信息报送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完善工作台帐、基本资料和基础数据,实行工程建设进度、质量问题约谈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股室具体抓,定期对工程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及时约谈校长和施工方。县教育局和乡镇中心学校实行一个片区一个工作专班、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驻点协调,负责为施工单位现场解决施工用水用电、材料运输等困难,抓服务、抢工期、保质量,确保了各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以实干兴教为目标,一心一意干到底。在“全面改薄”工程建设中,我們采取跨年度规划、超进度安排,确保了“全面改薄”建设项目的有机衔接、无缝对接。
在项目安排上,我们分四个层次设定了阶梯式推进步骤,从最困难的地方做起,重点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生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缩小义务教育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全县各地从最基础的阶梯开始,首先确保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套合格的课桌椅,每个寄宿生都拥有一张合格的学生用床,每个学校都设置国旗杆,再支持完成“全面改薄”工作,避免出现跳跃式实施或跳过某阶梯实施。
从布局规划到项目实施,我们始终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专家会商,充分论证,保证满足基本需求,对不合理的任务和资金需求坚决予以调整。比如在教学点的建设上,我们对于100人以下的村小、教学点原则上不主张新建校舍,重点是教学仪器设备、信息化设备、课桌椅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设备;新建校舍要慎之又慎,必须进行调研、分析、论证,避免“校舍建好了、学生没有了、学校闲置了”的现象发生,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要求各学校积极在“小”校园里做“大”文章,聘请设计专家对校园进行科学规划,着力建设绿化、净化、美化、香化、文化的校园环境,精心布局围墙、校门、升旗台、荣誉墙、特色化教室、小公民道德展览室、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温馨提示语、绿地、体育活动区等,这些教育资源规划布局合理,又相互映衬,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师生情操,历练师生身心,促进师生发展。
以创优环境为保障,一股合力抓到底。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蕲春县“全面改薄”由单极支撑向多轮驱动转变,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加快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
一是政府主导。在编制规划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县人大、县政协牵头成立调研组,分别对全县中小学校园布局、师资配备和经费投入等开展专题调研,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规划编制后,县政府设立“全面改薄”办公室,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加强排查摸底,制定实施方案,分解工作责任,强化项目监管,指导和推动“全面改薄”,县级财政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达到1.5亿元,其中农村中小学6000多万元。
二是部门联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发改、财政、审计、城建、规划、招投标、国资、国土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落实“全面改薄”资金和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上出谋划策、倾情相助,实行项目建设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减免各项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及其他非建设成本资金;国资、国土部门支持做好校产确权工作,妥善处置闲置校产,其资金全部用于“全面改薄”工程。2017年,实行部门联动,研究制订了《蕲春县中心城区学校布点专项规划(2016-2030)》,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三是社会参与。“全面改薄”启动后,教育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崇文重教、捐资助学在蕲阳大地上掀起热潮。社会参与、企业捐助、老板资助、个人捐献等,为“全面改薄”增砖添瓦,既有雪中送炭,又有锦上添花。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侨爱基金、言爱基金等专项捐助达到2043万元,社会捐资助学资金突破3000万元。比如狮子镇河口小学,是一所教職工19人、在校学生600余人(含所辖三个教学点)的完全小学,教学设施陈旧,办学条件滞后。“全面改薄”尚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引起了社会关注。东风悦达起亚公司捐资36万元,上海蕲春商会胡树生等在外老乡捐资60多万元,服务区7个村共计捐资50多万元,学校所在地董河口村无偿提供土地60亩并负责平整,创造了“河口模式”。
全面改薄的顺利推进,助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提升了蕲春教育形象,提升了蕲春教育质量。
(责任编辑 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