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与使用的思考

2017-12-23陈丽霞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精制课件

陈丽霞

[摘 要] 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现已是教学工作中的常规环节,改变了传统课堂“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授课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其功效不言而喻。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存在美中不足、易被忽略的不良现象,当应以融入六观、精致实用的原则,来优化课堂教学课件,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精制;适用;课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课件被教师广泛运用于日常教学。课件是教师日常教学的“常规武器”,使用课件是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课件的使用改变了传统课堂“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授课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情趣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學时间的利用率,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以适教为本带来教学课件设计与使用的失效性

当然,在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中也存在美中不足。由于教师在制作课件前没有好好研读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在制作课件中缺乏对资料的仔细甄别,在课件制作后忽略了美化优化,导致课件出现容量超载、操作繁杂、角色越位、视觉眼花、学科模糊等现象,再加上使用过程中没有把握好时机,忽略了课件与教材、板书的有机结合,从而直接导致课件使用效果不佳、课堂效率低下等违背初衷的情况。

1.容量超载

所谓课件容量超载,指的是课件容量太大、涉及内容太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太长。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学习和收集了大量资料,甚至还下载了许多别人的课件,觉得这些教学资源都很好,难以割舍,导致课件偏离教学内容整体框架、偏离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偏离课堂教学目标任务。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地位的下降、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和学习习惯的恶化、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任课教师的漠然。

2.操作过繁

所谓课件操作过繁,指的是从技术层面上讲,运用的技术手段太杂、时尚元素太多、实际操作太“闪”。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以为使用的设计软件越高级越能夺人眼球越好,大量使用Flash、3Dmax、Authorware等技术难度较高的软件,添加动画、渐变、晃动、闪烁等时尚效果,还配以关联性不强的解说与音乐,结果把教学课件变成信息技术成果展示,本末倒置,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3.角色越位

所谓课件角色越位,主要是指课件由课堂教学的“辅餐”变为“主餐”,由完成教学任务的“配角”变为“主角”。有的教师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或是试卷讲评课,既没有板书也没有学案,更不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教材,课堂教学从头到尾,满堂尽是课件页面切换,这种用课件取代教材、学案、板书、练习的课堂教学方式,严重破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影响学生新知生成与认知提高,阻碍师生成长与学业进步。

4.视觉眼花

所谓看课件眼花,主要是指课件呈现形式差、视觉效果差。课件呈现形式差,较多的表现是课件形式单一呆板,也有的表现为过于纷杂。有的教师使用的课件实际上就是教学案、试卷、习题册等的Word文档展示,上课时教师就着这份电子文档,一页一页地播放讲解PPT。与课件形式单一呆板形成极大反差的是课件过于纷繁复杂,课件呈现一会儿是文字,一会儿是图片,一会儿是视频,显得凌乱不堪、不知所云。除了课件呈现形式会损害课件“形象”外,课件的视觉效果也直接影响课件的“形象”。

5.学科模糊

所谓学科课件特征模糊,指的是课件内容不能较好地体现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关联度不够。以历史学科为例,历史教师制作课件就要阅读、收集、筛选史料,从史料中还原史实,做到实事求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以史为鉴服务现实。但是,有的历史教师在讲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喜欢引用当代的影视作品作为课件资料,这些影视资料,造成人们对历史的曲解。

二、以适学为本提升教学课件设计与使用的有效性

如何克服课件制作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人灌”“机灌”的单向信息传送的教学问题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课堂观察与研究,认为只有体现以适学为本的“六观”即学科观、教材观、教学观、学情观、审美观、辅助观的课件才能更好地展现课件的价值。

1.学科观

所谓课件学科观,指的是课件要体现不同学科的学科特点。例如历史学科要突出“过去、具体、客观、综合”的特点,强化设疑,注重归纳与演绎,并且要教会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全面看待历史、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汲取养分,做到以史为镜、经世致用,让真实的历史“自己说话”,让学生从真实的历史中自行体悟。所以,教师在准备课件时,必须把握好学科特点,认真思考课件与学科的关联度。

2.教材观

所谓课件教材观,指的是课件的设计必须体现教材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设计课件时,教师头脑中必须有清晰的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教师要通过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深刻领会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寻找突出重点的教学方法,设计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然后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所以教师在准备课件时,必须要潜心研究,认真把握课件与教材内容的匹配度。

3.教学观

所谓课件教学观,指的是课件的使用必须符合课堂教学设计的需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要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开展教学设计。教师要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开发和“重组”,对知识点的分析与梳理,对教学内容整体框架的把握,对教学进程每个环节的把握都要做到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所用课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所以,教师在准备课件时,必须认真思考课件与教学设计的融合度。

4.学情观

所谓课件学情观,指的是课件的应用必须符合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放在第一位,课件内容既不超出又不低于学生认知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教学既有内容的饱满又有思维的碰撞。所以,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感受,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营造师生交流对话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发现与探究。所以教师在准备课件时,必须以生为本,认真思考课件与学生认知的吻合度。

5.审美观

所谓课件审美观,指的是课件的版面设计必须体现审美愉悦的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对课件版面中的模块比例、字间疏密、色彩对比、标题与正文、图片与文字、装饰与留白、字体与字号的选用等一系列谋篇布局都要考虑周全。课件的模块设计要服务于教学内容,不可喧宾夺主;尽量克服课件界面拥挤紊乱的窘境,突出关键字、句、概念、原理、结论等重点内容,提高课件传达信息的功能。总之,课件版面要力求清爽大方、布局合理、一目了然,让学生既能收获学科知识又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兴奋度。

6.辅助观

所谓课件辅助观,指的是课件只是教师达成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推进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材、教案,更不能代替教师教学。教师对所用课件“辅什么”和“怎么辅”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切忌喧宾夺主。课件也不是每课必用,比较适合使用课件的有复杂概念的解释、知识点的比较分析与归纳整理、及时巩固的习题、教材内容必要的补充或延伸。

如果我们在制作课件时融入“六观”、精益求精,在使用课件时适时适度、优化课堂,那么,我们所制作与使用的课件一定会有清晰的学科意识、明确的教学需要,一定会与教材、教案、板书、讲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定能增强学科的吸引力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精制课件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黄芩提取物在纯化精制过程中的味道变化
野马追倍半萜内酯精制工艺的优化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义务教育多媒体教学课件(新课程·媒体教学课件)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双氧水装置氧化残液精制的研究及应用
PTA装置精制单元预热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