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内部谈话语码转换的调查研究

2017-12-23刘天爱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3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谈话家庭

基金项目:2017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号:YCX1716,项目名称:家庭内部谈话语码转换的个案研究。

摘 要: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一个三代人的家庭为例,通过对这家人使用济南话、南京话、连云港话和普通话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自然谈话语料,从四个方面剖析说话人进行语码转换的动机和影响。

关键词:语码转换;家庭;谈话

作者简介:刘天爱(1990-),女,山东济南人,北方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5级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1

一、引言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前人对于家庭内部谈话的语码转换研究有两篇,分别是祝畹瑾的《家庭谈话语码转换剖析》和车彬彬的《语码转换产生的社会和心理动因探析》。

二、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三代人的家庭,具体情况如下:

外祖父:出生于南京市,后随部队驻扎于济南。自报会说南京话、济南话和普通话。

外祖母:出生于连云港市。主要在家操持家务。自报会说连云港话和济南话。能听懂普通话。

姨妈:儿时在连云港生活近十年,后长期定居济南。自报会说济南话,偶尔说连云港话。

舅舅:儿时在南京生活了六年。自报会说济南话,偶尔说南京话。

母亲:自报会说济南话和普通话,听不懂南京话和连云港话。

我:自报会说普通话和济南话,听不懂南京话和连云港话。

三、家庭内部谈话语码转换的分类和动因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指在一次交谈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包括方言和普通话)。[1]笔者利用过年期间家庭聚会的机会进行调查,将自然谈话语料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以下四类。

(一)无标记语码转换

司坷腾认为,会话是一个双方协议“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过程。[2]在非正式的场合下,从某一无标记的选择转换到另一无标记的选择,这里并没有发生语码转换。

例一:(过年家里置办炸货时。)

舅舅:不炸麻叶了?(南京话)

外祖父:炸不动喽。(南京话)

舅舅:屋里歇歇切,屋和音(母亲小名)来!(南京话)

外祖父:嗨,立来替小音炸。(济南话)

(母亲走出去)

舅舅:爸,立也切,屋来。(南京话)

外祖父:唉,不要卓急,看好火儿。(南京话)

外祖父和自己儿子说话,随意地转换济南话和南京话,这都是无意识的,可以看作外祖父愿意显示自己具有双重地域身份的角色。

(二)情景型语码转换

甘柏兹提出的情景型转换,指由于改变话题、参与者等情景因素而引起的语码转换。[3]

例二:(一家人看电视节目时。)

我:姥儿看,这像不像欢欢(表姐的女儿)小刻儿?(济南话)

外祖母:可不呗,现在小欢欢都要当姐姐了。(济南话)老头子,立睡卓啦?还没揣面呢!(连云港话)

外祖父:屋么睡!(南京话)

舅舅:爸,切屋里躺刻儿吧。(南京话)

舅舅小时候在外祖父的家乡生活过一段时间,他跟外祖父说话的时候用南京话,以示亲近。南京话是他小时候用的方言,回到济南之后他才用了济南话。在这里,他用南京话,也许是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南京过年的情景,属于情景型语码转换。

(三)喻意型语码转换

喻意型转换,指为了改变说话的语气与重点或角色關系而采取的语码转换。[4]

例三:

外祖父:我去揉面。晨晨跟我去不?(普通话)

我:不去。(普通话)

外祖父:哟,快十点了,你还不去睡觉?(普通话)

我:才十点,早呢!(普通话)

外祖父:一天到晚老看着你那手机!(济南话)

平时,外祖父用普通话跟我交流,但他催我睡觉的时候,用了济南话,这说明他开始生气了。他在生气的时候用方言和我说话,一是用济南话在这里能凸显话语的分量,二是用我熟悉的方言教育我,这是他的教育手段,凸显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

(四)语境化提示语码转换

说话人盼望受话人按照他的意图去理解话语的意义,通过某种形式达到此目的。这就是甘伯兹提出的语境化提示[5]。

例四:(前段时间,外祖父换了新手机。)

外祖父:小音(母亲小名)啊,你给我手机拨个电话。(济南话)

母亲:哦。晨晨!我那手机呢。(济南话)

外祖父:来,拨个电话。(普通话)

当母亲没有找到电话的时候,外祖父说的那句普通话,意思是让我给他打电话。在这句话里,并没有出现我的名字,但我知道外祖父是在叫我,因为他说的是普通话。他用普通话就在提示,这件事由我来做。

四、结语

一般来说,语码转换主要分为有标记语码转换和无标记语码转换这两大类。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这家人进行的语码转换可以细分为四小类,分别是:无标记语码转换、情景型语码转换、喻意型语码转换和语境化提示语码转换。

注释:

[1]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197页。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201页。

[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197页。

[4]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198页。

[5]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199页。

参考文献:

[1]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Gumperz,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Oxford:Basil Blackwell[M].1972.

[3]祝畹瑾《家庭谈话语码转换剖析》[J].《语言文字应用》,1997.03.

[4]祝畹瑾《语码转换与标记模式——<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02.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谈话家庭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家庭“煮”夫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恋练有词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