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个人而是时代的悲伤

2017-12-23吴莹莹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3期
关键词:社会公平理性思考时代

摘 要:本文主要从作品主人公“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历程入手,还原文本,探讨悲伤的缘由,同时联系现实,对此类悲剧在时代下迸发的必然性进行论述和概括,最后进行积极的人文反思和理性思考。

关键词:《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悲伤;时代;理性思考;社会公平

作者简介:吴莹莹(1995.8-),女,汉,四川成都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作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战将”,方方把笔墨聚焦在社会底层,通过主人公涂自强悲剧一生折射出现实社会的问题,正如方方本人所说:“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才会让涂自强这样的年轻人处处不顺,事事艰难呢?在一个没有公平的时代,他的悲伤注定不只是个人悲伤”。

小说从“河流不宽,石头遍布”的清新质朴的叙述开始,讲述了一个山村大学生涂自强艰辛奋斗的悲剧。他在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带着村民盼他“当大官”的希望和凑上的学费,一路打工到了武汉去上大学。大学四年,涂自强一直勤工俭学,可正当他准备考研时,家中传来噩耗,他只得放弃考研,把母亲接到武汉照顾,自己踏上了求职之路,他和母亲只能在简陋的出租屋里艰难度日,可不幸再次袭来,涂自强积劳成疾,患了肺癌,他将母亲安顿在寺庙后,自己选择默默死去。面对这样的涂自强,我们不禁想问:涂自强,你命运如此悲伤的原因是?

一、从个人来看

方方曾评价涂自强说“涂自强并不抱怨家庭,只是觉得自己运气不好,善良的认为这只是‘个人悲伤。他非常努力,方向非常明确,理想也十分具体。但结果却是,一直在努力,从未得到过。”涂自强这样努力却为何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呢?或许是性格原因。涂自强带有大山般的淳朴,他性格太温和,缺少棱角,他懦弱,逆来顺受。面对命运的不公,他说:“上天给我的就是这样的世界吧。而给他的就是那样的。”他从未不抗争命运,安心认命,妥协现实,就是他自己准则,他任凭自己的梦想被现实的铁骑踏得粉碎。他不抱怨自己所受的苦难,反而是“热爱”它。这样逆来顺受的性格如何与命运抗争?如何去进取?如何拿到更好的机会去改变自己?他的父亲被权势乡邻欺负而气急而亡时,他懦弱的性格并有为父亲去讨要说法,他的老板卷款逃跑时,他默默承受不去追缴工资……涂自强不是一个有血性的男人,一个懦弱的人,如何在城市中生存呢?他的悲伤来自于他的懦弱和不争。

二、从教育来看

就当下社会来说,对于个人来说,想要出人头地,就只有一条出路: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可是,山村的教育状况太差,缺乏优秀的老师,缺乏最基本的教育资源。涂自强是众多山村大学生的缩影,涂自强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读着一个毫无名气的二本大学,而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农村子弟,因为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挣扎在三本大学甚至于无法进入大学,他们都是涂自强,这些涂自强们将这一结果归责到自己不努力,可事实是,他们格外努力,格外拼命,可受制于无法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的现实条件,他们只能直面理想破灭的悲伤。这是否是教育的不公平而导致的悲伤?无法进入一个好的中学得到更好的教育,无法进入一个好的大学……这样的教育悲伤,“造就”了多少涂自强?

三、从社会关系来看

涂自强悲伤的答案似乎就在书中。一位大厨用浅白的话道出了答案,“穷人的孩子,读了也是白读,4年出来,照样找不到事做。有钱人家孩子,同样也是白读,因为不读书,也能找到好工作”。涂自强孤身一人的打拼,他的家庭无法给他提供人脉和财富,而他唯一的优势——大学生,也在大城市中毫不起眼。这样的他,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自己打拼,负重前行。二是为了成功,投机取巧。第一条是涂自强选择的路,结果如此惨淡。第二条路是文中同样来自乡村的马同学选的路,结果怎么样?他成功去美国留学,走上人生巅峰。我们不能去责怪马同学的投机取巧的获取人脉,因为人脉关系,成了当下社会拼搏的基石。孩子读书,找关系进入好学校,毕业了,找关系找到好工作,工作了,找关系拿到更高的职位……拼关系,已经成为了社会常态。所以没有关系的涂自强,无法融进武汉那座大城市,无法立足。我们不禁想问,社会是否是公平的?

四、人文反思与理性思考

我们这个时代,所追求的是社会公平。然而,涂自强的生存与发展都存在着一种潜在的不公平。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透露出来的巨大城乡差别。城市意味着繁荣,而乡村意味着败落,暗示了社会不公的残酷现实。涂自强是一个来自山村的小青年,他想要在城市中生存下来要付出比一般城市人多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 他要再想在城市中获得更长远发展的机会,可能性更小。所以,生存和发展,体现在有着城市梦的涂自强身上,是不公平。

涂自强是虚构的,透过他的经历,我们意识到社会的时代的问题——“公平”与否,如果社会没有公平,这是时代的悲伤! 面对这样的时代悲伤,当我们高喊着“中国梦”的口号时,我们应该想想“涂自强”,想想那些想要触碰“黑暗中的光芒”的大学毕业生,就会发现:只有消弭了时代悲伤的根源,当社会真正公平时,“中國梦”才会成为现实。而那时,“涂自强”的悲伤才会真正消亡。

参考文献:

[1]方方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3年).

[2]廖斌 《论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社会意义》 (《现当代文学》 2014年03期).

[3]张丽军 《这不是个人的悲伤——读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书评》 2014年01期).

[4]唐宇 《直面现实的叩问,直击时代的悲伤——论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猜你喜欢

社会公平理性思考时代
基于访谈探讨天津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从社会公平角度分析中国教育不公平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