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江市杂交中籼水稻引种抗病抗逆适应性试验初报

2017-12-23杜艳华

湖北植保 2017年6期
关键词:潜江市抗逆性全生育期

薛 俊 徐 岚 杜艳华

(湖北省潜江市农业局 433199)

潜江市杂交中籼水稻引种抗病抗逆适应性试验初报

薛 俊 徐 岚 杜艳华

(湖北省潜江市农业局 433199)

介绍了深两优332等4个中籼水稻品种在潜江市的抗病抗逆及产量表现,通过试验探明参试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为杂交中籼水稻品种的引种提供引种推广依据。

杂交中籼水稻;品种抗病抗逆;试验

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全市耕地面积8万hm2,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67万hm2,中籼水稻品种占70%以上。目前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品种抗病抗逆性下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为了鉴定评价已通过相邻省级审定的适合潜江市种植的水稻品种丰产性以及抗病抗逆适应性等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水稻品种引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受企业委托,2017年对几个中籼水稻品种参照我省生产试验方案要求进行了相关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深两优332:浙审稻2017005,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兆优5455:湘审稻2016006,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科两优9:豫审稻2016005,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N两优1号:皖稻2015001,湖南希望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对照品种:丰两优四号,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田间设计

参试品种安排在同一田块进行对比试验,不设重复,每品种分别种植333m2,品种间留走道,四周设保护行6行,种植对应品种。田间管理措施一致,栽培技术按当地栽培习惯进行。

1.3 试验实施情况

1.3.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该试验田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块具有代表性,交通便利,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排灌方便、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为小麦。

1.3.2 育秧与移栽

工厂化软盘育秧,4月28日播种,每667m2用种量1.5kg,暗化处理后催芽,秧龄26d。5月24日机插移栽,行距30cm,株距18cm,每穴插2根秧苗。

表1 品种生育期及主要经济性状

表2 农艺性状及抗病抗逆性

1.3.3 肥水管理

底肥于5月23日每667m2施洋丰牌51%复合肥(17-17-17)40kg,禾丰颗粒锌 0.15kg;分蘖肥于6月4日每667m2施46.4%尿素15kg、60%氯化钾10kg。水份管理,返青期5cm,浅水分蘖,孕穗期5cm~10cm深水,中后期干湿交替。

1.3.4 病虫害防治

全过程只防治虫害,不防治病害。于7月24日防治二代二化螟,8月9日防治稻纵卷叶螟,8月26日防治稻飞虱。

1.3.5 极端天气影响

7月13日~7月28日、8月上旬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对水稻幼穗分化及结实率有一定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全生育期138d~141d,其中,丰两优四号全生育期139d,深两优332全生育期141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2.0d;兆优5455全生育期139d,与对照丰两优四号生育期相当;科两优9全生育期138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1.0d;N两优1号全生育期140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1.0d。

2.2 有效穗

667m2有效穗在15.7万~16.7万,以深两优332最高,达16.7万/667m2,其次兆优5455为16.5万/667m2,科两优 9为 15.9万/667m2,N 两优 1号为 15.8万/667m2,均高于对照丰两优四号 15.7万/667m2。

2.3 穗实粒数

穗实粒数在145.3粒~169.8粒,以N两优1号最高,达169.8粒,其次为对照丰两优四号166.1粒,深两优332为155.7粒,兆优5455为150.2粒,科两优9最低145.3粒。

2.4 结实率

结实率在76.43%~81.94%,以兆优5455最高,达81.94%,其次深两优332为81.43%,对照丰两优四号79.97%,N两优1号78.68%,科两优9最低76.43%。

2.5 千粒重

千粒重在25.5g~28.2g,以对照丰两优四号最高,达28.2g,其次为兆优5455为27.6g,科两优9为27.3g,N两优1号25.6g,深两优最低25.5g。

2.6 产量

与对照相比,深两优332产量639.92kg/667m2,增产2.05%;兆优5455产量618.78kg/667m2,减产1.32%;科两优9产量637.89kg/667m2,增产1.7%;N两优1号产量617.48kg/667m2,减产1.53%,均无明显差异。

2.7 抗病抗逆性

四个品种均未见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发生,纹枯病发生较轻。田间未发生倒伏,表现较好的抗倒伏能力。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深两优332、兆优5455、科两优9、N两优1号等4个参试品种,产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表现出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后期叶青籽黄熟相较好,稳产性较好;未见稻瘟病、细条病以及稻曲病的发生危害,纹枯病发生较轻;田间未出现倒伏现象,抗倒性较好;适合在潜江市推广种植。由于试验期间天气条件基本良好,参试品种抗病抗逆性能还有待进一步试验。

S511 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6-021-003

2017-09-21

薛俊(1972-),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种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潜江市抗逆性全生育期
基于Sentinel-2卫星的潜江市虾稻田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营销策略研究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甲壳素对蔬菜抗逆性的影响
黄骅市2013年度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湖北省潜江市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