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
2017-12-23张拽燕编辑谢松燕
文/张拽燕 编辑/谢松燕
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
文/张拽燕 编辑/谢松燕
近年来,随着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受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跨境资本双向流动趋势愈发明显,而由此可能带来的对经济金融平稳运行的冲击也不容忽视。鉴此,笔者认为,应建立完善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以提高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改进现行监管机制
目前,资本项目事后监管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已经形成,包括可疑线索核查、数据质量控制以及统计监测分析三大板块。总结两年多来的实践,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是整合现有的监测分析指标。经对业务数据进行核查后发现,目前资本项目系统中触发合规性的监测指标中,部分指标异常是由于汇率原因导致,另有部分指标异常则是因为其阈值设置不尽合理所导致。而对后一类指标的核查,增加了监管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建议按实际需求调整监测分析指标,包括修改、删除或新增。
二是提高信息系统数据质量。在核查时发现,许多触发异常指标的业务数据都是由于目标数据或源数据提取出现错误导致的。另外,直接投资登记下放银行后,由于系统内的部分企业基本信息没有设置为必填项,出现了企业重要信息登记不完整的现象,如注册资本、投资总额的缺失等,影响了银行对企业经济实力的分析判断,弱化了关联分析基础,增加了非现场核查工作的难度。
三是加强对银行落实“展业三原则”的考核和监管。银行是外汇局履行监管职责很重要的抓手。因此对银行的管理更要注重实质,对其在办理业务产生的实际结果方面要加强考核与监管。
四是提升相关人员的统计监测分析能力。监测分析需要具备外汇、金融、经济、会计、计算机、法律以及统计等综合理论知识。外汇局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多学科类别的培训及座谈,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同时,在监测的技术支撑上,可以通过改进统计方法、提高监测分析水平的方式,来增强对资本流动异常变化以及极端情况的反应能力。此外,还需加强对各类创新性以及隐蔽性交易的分析监测力度,提高对违规资金流动的精准打击能力。
五是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左右联合、内外互动”的信息传导机制。外汇局不仅要加强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也要重视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实施整体性综合管理,既要防止重复监管,又要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同时,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及时、快速地传递监管和统计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六是注重跨境资本流动的均衡管理。监管不是单向的,不对称的资本流动监管会进一步刺激资本流向的偏好,使资本流向问题累积,甚至恶化。对跨境资本流入与流出的管理要均衡化,不同时期重点会相互转化,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好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并妥善处理好跨境资本流出和流入的均衡管理。
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一是设置风险监测指标。设置合适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的监测指标,使这些指标既要能够反映国内外的宏观经济走势以及中长期资本对我国经济的信心;同时,还要包含能监测跨境资本流动趋势、直接投资流向、外债期限结构与偿付能力以及对外放款规模及盈利能力等的指标。
二是确定监测指标的阈值范围。对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量化,结合国内实际,谨慎确定每个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监测指标的阈值及其同系统性金融危机发生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实现对风险发生的准确预测。
三是完善应急性措施。在做好前两点的基础上,还需充分考虑其他综合因素,完善应对跨境资本双向波动的措施,包括对过度流入和集中流出的应急预案,做到未雨绸缪。
建立监管绩效评价体系
一是对监管的作用和效果进行量化评估。评估内容具体可包括能够反映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跨境资本流动总量变化及趋势、跨境资本流动的结构及主要项目等监管效果的指标。如:跨境资本支出变动率,反映支出变动趋势,体现控流出效果;FDI与跨境资本流入比率,反映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对促流入的贡献度等。
二是设置相关的激励机制。合适的激励机制能调动外汇局各分/支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议设计合理的比率指标,按年考核分/支局的工作业绩。
三是建立健全监管惩戒机制。可通过提高违规成本来巩固和扩大监管效果。有监管就离不开处罚,监管很难达到杜绝所有的违规行为,但可以及时遏制违规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通过对违规主体的处罚还可以达到以一儆百的震慑效果。
作者单位:外汇局山西省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