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制对国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2017-12-23同翔
同翔
武举制对国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同翔
从唐朝到清朝,武举制对国防人才选拔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历朝历代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国防人才,推动了部队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文章通过分析武举制培养国防人才的历程、主要特点等内容,对当前国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国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思路。
武举制;国防人才;人才选拔
中国古代武举制始创于武则天时期,主要通过侧重武力的考试选拔将才,武举制度在宋、明、清三个朝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子兵法等;明代武举更侧重于军事谋略的考察,其重要性还在军事技术之上;清代统治者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武举出身的将才力量不断壮大,习武之风盛行。武举制历时一千二百余年,成为国家甄选优秀国防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武举制培养国防人才的历程
唐朝是武举制的创立时期,无论身份贵贱,均有步入武官仕途的机会。武则天通过武举制将一大批国防人才笼络在自己身边,对于后来平定徐敬业及唐宗室的起兵叛乱具有重要的作用。撼动唐朝统治的安史之乱被武举出身的郭子仪平定,从而肯定了武举制对于唐朝政局稳定以及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的重要作用。
宋代是武举制的完善时期,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导致北宋重文轻武局面的形成,武举制在宋朝使得武官出身的将帅变得“文武兼备”,其具体表现在,在测试刀枪弓箭等武艺的同时还增加了兵法知识的考核,也就是文的方面。与此同时,人们在考取武举中出现了正规的考试场所,充分体现了武举制的不断进步。宋朝地方各州县以及中央国子监均设有武学教育,并有配套的教职员。
明代是武举制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明代时武举应试资格有所限定,通晓韬略的武艺人才,在得到保举后才能参加武举。明代武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种,重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重视力量与武技的测试。武举制在明代不断发展,使得社会习武之风盛行,士兵普遍习武,这有利于军事体能与技能的提高,提高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
清代是武举制由兴盛走向消亡的时期,清代统治者以武艺定天下,尤其是前期的几位皇帝十分重视武举,这也使得武举制在清朝盛行一时。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受到汉族“文风”的影响,武举的地位不断下降。直到,光绪二十四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举举行,武举制在清光绪27年(公元1901年)被下令废止。延续了1200年的武举制在“弓、刀、石、马、布射与军事无涉”的呼声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武举制培养国防人才的主要特点
严峻的内外环境促使武举制不断变化发展。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将贞观之治创造的盛唐气象破坏殆尽。罪魁祸首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拥兵自重,而唐朝朝廷军队力量却十分薄弱,安史之乱也就应运而生了。若不是郭子仪临危受命大败安禄山,恐怕历史都会被重新书写。唐朝之所以出现节度使专权的局面,就是因为唐王朝面临的外部威胁太强了。突厥、吐蕃、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虎视眈眈盯着唐王朝,他们往往利用其游牧民族灵活机动的特性,南下侵略一番,即刻北归,然而就是这种袭扰对唐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贞观之治后,唐朝先后经历了徐敬业及唐宗室起兵叛乱,安史之乱,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严峻的内外形势为优秀国防人才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唐朝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了藩镇不可靠,因此在武举制度的催化作用下,打造出了属于唐王朝自己的力量,也就是神策军。正是神策军的出现,使得无数的优秀的国防人才通过武举制,加入神策军,报效国家。
武举制破格选拔人才,扩充了人才的来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武举制度选拔民间武术人才的最真实的写照,正是由于武举制度的出现,打破了封建贵族的世袭制,新兴的地主阶级才登上了历史舞台。一些有武艺傍身的穷苦大众凭借着武举制的春风,一朝及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武举制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武勇人才,成为军队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武举破格选拔人才这一情况在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最为典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上台之初就受到了元老会、世袭贵族的打压,通过武举制,武则天迅速在身边网罗了大批的优秀的国防人才。这其中不乏许多山野莽夫,按照之前历朝历代的情况,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上位的,然而正是武举制让他们一夜成名,在武后的赏识下飞黄腾达。正是大批有勇有谋的国防人才聚拢在武则天身边,她才能迅速稳住朝政,仅用七天时间就平息了徐敬业的叛乱。明朝作为武举制发展壮大时期,统治者们在武举制的旗帜下网罗国防人才,破格提拔国防人才,扩充了人才的来源,为后期明朝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稳固政权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武举制考试内容体现了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武则天首创了武举制,然而在唐朝时期武举制考试内容仅限于武术技艺方面。从宋代开始,武举制考试内容增添了兵法理论的内容,军事理论逐渐进入了武举制考试内容的视野。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明代,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得大批能文能武的国防人才涌现出来,武举制的效果达到了顶峰。明代武举制的考试内容分为“策略”和“技勇”两大类,策略类就是理论考试,考“策”和“论”;技勇类就是技能实践考试,包括马射、步射、力量考核等内容。明清时期武举的考试流程也日臻完善,分三场进行。其中一、二场为“外场”,主要考察武艺;第三场为“内场”,主要考察军事理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国防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三、武举制对国防人才培养改革的启示
重视环境对国防人才的塑造作用。环境对国防人才的塑造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正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优秀国防人才激发出了他们报效国家献身国防的坚定信仰,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洒下自己的热血,贡献自己的才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刘伯承、邓小平等就是在对内有国民党蒋介石白色恐怖统治,对外有抗日战争的环境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尤其是毛主席,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战略战术,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顺利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将国民党军队玩弄于鼓掌之间。所以,优秀的国防人才正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摒弃论资排辈观念,健全国防人才破格任用制度。论资排辈观念的诟病来自于数千年来封建王朝积累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规矩里讲,“要讲究先来后到”“工作经验靠时间积累”“尊重前辈”等,这意味着先入行的总比后入行的资历老一些,更容易提拔和照顾。时至今日,部分部队仍然存在论资排辈的情况,而许多有能力有毅力,勤劳吃苦的“小年轻”却被打压在底层。不论是军队还是地方,“论资排辈”的危害都是极大的。它阻碍了无数有梦想敢打敢拼的年轻人上进的道路,这些年轻人得不到应有的岗位锻炼,最终只会泯然众人。所以,武举制不论出身破格提拔武艺人才的经验启示我们,要摒弃论资排辈观念,健全国防人才破格任用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切切实实将一大批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到关键岗位上。
培养国防人才不仅要重视军事技能,更要重视军事理论的指导作用。培养国防人才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规律。当前部队许多战士存在错误的思想观念,认为只要体能好能做事就可以了,忽略了理论武装对思想的改造。部队机关理论学习也是镜花水月,理论学习形式上走过场,敷衍上级。事实证明,不重视军事理论的指导作用的人,只能平平庸庸的,不会走太远,不会有大的贡献。对国防人才的培养改革,就应该通过各种教育,使得他们重视军事理论的指导作用,明白理论武装头脑的重要性。作为未来国防的栋梁之才,优秀国防人才一定要重视军事技能与军事理论相结合。用军事理论指导军事技能实践,在丰富的军事技能实践中不断锤炼军事理论。
虽然武举制在热兵器来临时代被废止,但确实为古代中国选拔国防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培养了无数的军事家。现如今,武举制仍然对军队选拔人才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借鉴作用,只有练就过硬的军事技能,加上丰富的军事谋略,才能在未来战场上决战决胜。将个人梦与强军梦相连,激励每一名战士为实现强军目标而不懈奋斗。
[1]何元茂.中国古代官德考评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示[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5,(10).
[2]刘建平.中国历代武举制度述略[J].武术科学,2004,(06).
[3]王俊奇.论武术对唐代军事武艺发展的影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4]萧立军.兵学典籍与传统文化[J].文史杂志,1999,(02).
F240
A
1008-4428(2017)11-149-02
同翔,男,陕西西安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研究生管理大队学员18队学员,研究方向:人才与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