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的思考

2017-12-23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江西分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年8期
关键词:事务所会计师信息化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江西分所 丁 莉

对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的思考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江西分所 丁 莉

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已经提升至我国国家战略层面,中央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整合发展。中注协于2016年出台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对行业信息化目标、任务、路径和组织进行了全部阐述。笔者以国家信息化战略部署为指导,结合学习行业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就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谈几点认识。

一、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的紧迫性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决定性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组织,都不能忽视这一趋势,否则必将面临被信息化所淘汰的命运。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不例外,应顺应时势,主动创新求变。

1.信息化是注册会计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监督体系重要的制度安排,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是市场信用链条重要的一环,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财务信息进行审计鉴证,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同时,注册会计师也是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加强内部控制的智囊团,通过充分发挥其“智库”作用,能够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和实施,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服好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经济正在向信息经济转变,移动互联网、智能软件系统、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一大批信息产业不断涌现,并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即使是传统行业的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其生产经营模式、企业管理方式、财务报告系统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要想更好地履行其职能,需要对企业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进行审计鉴证,服务于传统企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转型升级,为新兴信息产业的企业提供服务,这一切,都要求注册会计师熟悉、掌握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2.信息化是会计师事务所提高竞争力、强化执业质量的必由之路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执业质量;会计师事务所重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其提高竞争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在审计过程中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也可以将注册会计师从繁琐的数字核对中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审计中较为重大、风险更高的领域;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有效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出异常事项、舞弊嫌疑以及复杂的关联方关系,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再如,利用审计质量适时监控系统,将质量控制要求体现为数据提取、对标分析、预警提示,可以促进审计流程规范、执行程序到位、风险控制及时。

3.信息化还有助于解决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

例如,人才流失是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信息化环境下,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将会得到明显优化,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更好地解决工作效率和工作强度的问题,解决注册会计师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矛盾,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也会因此变得既专业又时尚,从而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二、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现状分析

注册会计师行业非常重视信息化。2011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标志着信息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战略,并有效指导了行业信息化建设。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五年规划指出“充分倚重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体作用,发挥注协的战略引领和政策引导作用”,并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促进方案。然而,在看到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

1.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普及率还不够高

据有关机构调查,截至2015年底,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大体为排名前百家的事务所)使用审计软件的比例在70%-90%之间,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使用审计软件的比例为40%-50%,微型会计师事务所使用审计软件的比例为10%-20%。

2.人才准备和资金投入不足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忽视对信息化专家的储备不足,而人才成长需要时日。信息化对财务资源有相当的依赖,而会计师事务所投入能力不足。

3.与客户的信息化环境不匹配

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水平必须与客户的信息化环境相匹配,甚至高于客户的信息化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水平较低,提供专业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低,导致事务所不具备承接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客户的能力,或者需要事倍功半的资源才能完成为客户提供的专业服务,同时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风险。

4.系统功能整合程度低,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目前,尽管已经有相当多的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使用了审计软件,但所使用的软件往往只满足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功能需求,全面使用和集成程度不够。就审计软件本身而言,主要提供的是基础数据的初步获取、汇总、测算等功能,缺乏辅助分析功能,与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难以满足审计中的个性化需求。并且,由于编码工作不到位、各个功能实现时间有先后,导致子系统之间不连通,形成信息孤岛,使系统的整体功能无法实现。

5.对信息技术创新成果融合应用不够,已经建成的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升级

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但目前会计师事务所使用的审计软件大多数只满足于基础数据的获取、汇总、测算等较为低端的功能,而忽视了对信息技术创新成果的融合应用。

三、加快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的对策建议

1.提升对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的认识

首先,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要有危机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在信息时代、创新时代,信息化如果跟不上,不但不能有效解决行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甚至连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都有可能被别的行业“跨界”取代。其次,要树立机遇意识,应当认识到,信息化对任何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会计师事务所要积极主动地利用新技术,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或探索、创新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领域,将信息化的挑战转化为时代机遇。再次,要树立主体意识,不等不靠。不作为,不行动,等不来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最后,要树立担当意识。要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未来投资,为经济社会进步事业投资,宁可少分红也要把信息化建设好。

2.重视顶层设计,做好路径安排

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证信息化建设达成预定目标,就必须重视顶层设计,做好路径规划。具体来说,一是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正如行业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所指出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装备注册会计师行业,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目标就应当是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能止步于用电脑替代数据获取和编制工作底稿。二是要明确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的任务,不仅要做到审计业务信息化,还要做到机构管理信息化,更要打通这两个系统,实现两个系统的有机统一。三是与上述任务相适应,要建立统一的编码系统,数字化是信息化的标志,也是信息化的保证。编码不统一,各自为政,大系统就变成了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小系统,变成信息孤岛,要以编码统一打通整个机构的数据流,发挥信息化的独特优势。四是要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的治理体系,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可以外包服务,也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众筹,但是决策要高度集中,责任要非常明确,进度要高度协调,标准要高度明确,任务要高度硬化。五是要把信息化进程与业务流程再造密切结合起来,要按照信息技术的逻辑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再造,避免信息化工作停留于手工流程的模拟和复制。

3.加大投入,保障到位

一要资金保障,尤其要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软件系统等方面的持续投入,要敢于按业务收入的固定百分比来用于信息化的投资。二是要加快人才培养,重视培养和引进具有财务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大数据分析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信息化环境下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三是领导资源保障,会计师事务所一把手要挂帅,合伙人大会、管理委员会要把信息化列入议事日程,要充实专司信息化的部门,合伙人专门抓。

4.主动寻求指导和支持

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离不开政府部门和注协的指导和支持。中注协最近公布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促进方案,这是中注协对指导和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作出的全面承诺。事务所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既牢记主体责任,又积极地寻求指导和支持。首先是寻求专业支持,积极参加信息化研讨活动,积极参与行业信息化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力求为我所用。其次是寻求资金支持,在政府部门和行业层面推动建立行业信息化扶持奖励基金,并积极主动地争取资金支持。第三,积极寻求人才支持,推荐优秀注册会计师参加行业培训,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训,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定向培养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事务所会计师信息化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优化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思考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月“睹”教育信息化
2019年度综合评价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北京博贤律师事务所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