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脸黄、尿红,这些表现很可能是外科病

2017-12-23戚晓亮楼晓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编辑南溪

科学生活 2017年12期
关键词:肝性梗阻性普外科

文/戚晓亮 楼晓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 编辑/南溪

脸黄、尿红,这些表现很可能是外科病

文/戚晓亮 楼晓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 编辑/南溪

病房里住进一个“脸黄尿红”的黄疸患者,隔壁床位的患者马上紧张起来,吵着要换床位,生怕被传染。黄疸和肝炎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传染病,人们常常会回避这些患者。其实有时候黄疸并不传染,而且是个外科疾病。

俗称的“黄疸”在医学上分为三种:溶血性黄疸、肝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溶血性”,也称肝前性,顾名思义,即是溶血引起;“肝性”,即肝功能异常引起,大多是肝炎、肝硬化等,也就是通常认为具有传染性的那部分;而“梗阻性”也称肝后性,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当然也就没有传染性了。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有两类。良性的病因,最常见的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阻塞了胆管,造成胆汁无法排入十二指肠。另一类是恶性的病因,如(1)胆管本身或胆囊的恶性肿瘤(胆管癌),(2)胰脏头部癌,(3)十二指肠乳头癌,(4)肝癌栓塞子,(5)癌症病患胆管旁之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管造成胆管阻塞。

前两种黄疸可以通过内科治疗,而梗阻性黄疸光靠内科用药是不能彻底解决的,就需要外科来解除梗阻来治疗了,所以有时候也称为“外科黄疸”。

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的胆道梗阻,有不同处理方法。传统手术以前是主要的外科手段,但现在科技水平的提高,传统手术在各大医院已逐渐成为辅助方式,很多原来需要开腹手术解决的问题,通过微创的内镜治疗一样可以达到目的。比如胆总管结石,目前ERCP取石成功率高于90%,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死亡率低于1%,均优于手术治疗。胆道、胰腺肿瘤患者大多发现时已是晚期,手术并不能延长寿命,而本着“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宗旨,ERCP放置支架引流这种“不开刀”的方法,创伤小、起效快,解除胆管梗阻,减轻黄疸,恢复肝肾功能,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同时生存时间并不短于手术患者,ERCP的优越性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完全认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高蛋白食品摄入的增多,以及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胆胰疾病迅速增多,特别是恶性肿瘤,希望ERCP这项技术能让更多人了解,从而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让患者能较轻松地克服病痛,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楼晓楼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

戚晓亮主治医师,肝胆胰专科门诊:每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猜你喜欢

肝性梗阻性普外科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时间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