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审美与教化
2017-12-22汪睿
摘要:在城市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的需求已经扩展至方方面面。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亮点,无论在视觉审美还是思想教化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对受众审美和伦理的教化作用也成为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众审美;艺术教化
为什么公共艺术会存在?它的目的是什么?作为研究公共艺术时最基本的设问,这两个问题仿佛圆环的起点和终点,方向不同却殊途同归。作为艺术大门类中的一份子,公共艺术身具审美和思想的双重意义,既追求视觉享受上的美感呈现,又需要兼具作品意义表达上的主题深度。就此,我们可以从公共艺术的视觉表象和理念内涵这两个层面出发,加以探索,或可有所收获。
首先,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公共艺术。对艺术的诠释和理解众说纷纭,但无一理论会否认艺术需要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艺术美的欣赏构成人们审美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而逐渐成为人们更加重视的精神需要。“仓廪实而知礼节”,当日常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对生存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陡然发现建筑的内部是那么“空旷”,建筑之间有那么多“空白”,广阔的视野似乎有点荒凉,完全功能型的建筑空间或城市空间似乎过于单调,使生活工作在这些空间里的人感到无聊和乏味。所以,公共艺术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进行艺术装饰和审美的需求。
对审美活动的广阔需求催生了公共艺术,那么其职责便是满足人在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中视觉上的享受。以审美和教化为主要标准的公共艺术在艺术美的提炼上更加谨慎。因为公共艺术不是收藏家的私人收藏,美或不美全由收藏者和艺术家个人理解评价,它通常位于观者众多的公共空间里,为广大群众所见,所满足的是大部分人对作品的喜好或感官,一旦在艺术设计上出现审美表达或是观念偏向上的问题,不仅无法产生美好的观看感受,反而会成为众人难以躲避的视觉困扰。故公共艺术作品在视觉表现上需要对自身的造型、色彩和群体组合进行合理而完善的规划,以达到稳定的视觉效果,而不至于因元素的使用失误而产生松垮、分离、动摇,进而失去视点的后果。
不断生长的公共艺术也在传统的艺术手段上推陈出新,展现的形式不止于静态的雕塑,而是尽可能地同当下最先进的艺术观念、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段相结合,跨学科的通力合作使人们在欣赏公共艺术的过程中得到惊喜。尤其是无线网络、社交媒体、3D技术、灯光造影、虚拟VR等最新科技元素的加入,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公共艺术,甚至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公共艺术作品或公共行为艺术活动的创作中来,真正做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艺术不是孤立的,公共艺术更是如此。在达到自身审美视觉表达的同时,公共艺术亦应与所处的周边环境相适应。公共艺术比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更讲究地方性或地域性,即使是在一些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空间中的公共作品展示也要受到城市氛围或地区特征的影响。全裸出场的公共艺术作品在较为开放的西方地区或许无伤大雅,但如果换到相对比较矜持的中国,可能就会引起路人的侧目。“地方重塑”的理念正在影响着艺术家对公共艺术作品视觉元素的选择,如何结合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来塑造城市形象,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和前往的游客都对其产生鲜明印象成为创作的预设问题。而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通常能够和自身所处的公共空间融为一体,无论这种融合采用的是调和还是对比的手法,都有可以将丰富的形式形式和多样化组织在统一环境中的全局概念,不至于使艺术作品与公共空间发生脱节。
其次,公共艺术的观念教化也成为作品创作时的重要内容。艺术发展至今,除了对形式美感与技巧手法的深入外,比以往更重视对纯粹的艺术精神和伦理观念的探索。这种抽象的、纯粹的精神或觀念在现实中就是艺术家在创作时赋予作品的主题或理念。即使是极尽装饰主义风格的艺术作品也会因识知觉理论的作用使观者产生某种感受、认知和理。
艺术走到现在,愈加重视人道主义或者说人性的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公共艺术离人们的生活有多远?追根到底,公共艺术是属于民众的艺术,好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在深入生活和尊重民众等方面做更多工作。社会发展飞速前进,人们忙忙碌碌地努力跟上发展节奏,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现象或问题,此时,公共艺术就需要关注人们切身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心灵上的安慰或解放,比如在地铁车厢里绘制不同主题的艺术作品,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换作品主题和内容,这种地铁公共艺术可以缓解每日奔波在城市内部的普通市民麻木而单调的交通旅程,使每天的工作路途不再枯燥。类似此类聚焦于生活细节的公共艺术创作也在逐渐成为一种风潮,以前备受关注的大型广场或大型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固然能够提升城市形象,但人们能够接触到的时机往往不那么便宜,而深入民众生活的公共交通、社区建设等等中小型的公共艺术设计才能让人随时随地感受到公共艺术对空间品质的提升。这些潜移默化的艺术作品会给城市的文明建设带来莫大的助力。
而随着公共艺术的推广,其作用领域也不再局限于城市,而是向乡村拓展,因为公共艺术是为公众服务的,这里的公众不分城市或乡村,只要是公共的空间或领域就应当纳入公共艺术的作用范围。特别是传统手艺或工艺在城市中逐渐褪去身影的当下,在那些还保留传统文化的乡村里保住我们的传统艺术其实也是在保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文明向前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也不能忘却自己的历史,城市固然是社会向前发展的趋势,但乡村的文化建设和历史沉淀也别有意义。许多原生态或原汁原味的民族艺术正是需要乡村公共艺术建设来焕发新春,通过慢慢引导,那些正在面临消失困境的传统艺术或许能够在未来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让我们的文化丰富而具有传承。
公共艺术在展示与公众面前时要充分考虑自身所蕴含的审美和思想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公共艺术作为构成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放松压抑的心情,点亮无趣的生活。耳濡目染之下,人们从身边的公共艺术作品中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也促成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进步。至此,公共艺术的审美与教化才真正地发挥出了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小青. 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构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
[2]赵志红.当代公共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0.
作者简介:汪睿(1989.05-)女,汉族,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