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12-22万建国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吸收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也推进了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下的共同产物,只有文化的提升才能促进城镇的进步。因此,在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对于文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湖南衡阳市的社区教育现状,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提出建立社区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区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文化发展作为城镇进步的主要动力,既推动了城镇化的的发展速度也进一步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而社区教育作为文化发展的关键部分,可以让新市民在重新认识自身的同时真正融入城市,了解城市的历史与发展历程,为社会营造一种人文的氛围,在提高自身涵养的同时促进整个城市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城市的凝固力。
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镇转移的现象和过程,包括城镇人口和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2]为了推动农村经济与城市的共同发展,我国提出发展小城镇的基本战略,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但城镇大门并未完全开放。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人口开始大幅度向城市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为城市创造了巨大财富,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时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
二、社区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衡阳市的社区教育现状
从2013年开始,衡阳市的城镇人口就急剧攀升,比去年增加了8.04万人,增长率为1.12%,增长速度非常快。到2015年,衡阳市常住人口已达733.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1万人,增长0.47%,城镇化率为49.2%。虽然衡阳市的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对于现代城镇化的进程来说,僅仅实现的迁移和增长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应该对人口素质有一定的要求。[1]就衡阳市社区目前的教育情况而言,社区配套教育资源(衡阳市社区所必须的教育设备以及相应的教育网络体制等)远远不能满足衡阳市人口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社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及城镇建设之中所需要的教育经费和资源均有限,也未能达到衡阳市目前人口发展速度的正常需求的标准要求。除此之外,相关教育部门也未针对衡阳市目前的发展及时进行教育政策以及教育机制的调整[2]。
(二)衡阳市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在人们对价值观的认知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为城镇化的发展,城乡结构的转变,市民空间上的转移,导致城市城乡矛盾严重,城市人口对于迁移的农村或外来人口并不认同,在思想观念上也产生重大差异。
根据衡阳市的教育情况,在社区教育中,首先,要注重新市民的教育模式。因为新市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群体,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相较于一些衡阳城镇老市民来说较为不足的,而且新市民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功劳与贡献,理应受到尊重。所以在衡阳社区教育模式中,通过新市民的社区教育模式教育新市民,提高新市民综合素质,让新市民真正认识城市,了解城市历史,与城市相融合。也让城镇老市民的心胸更为开阔,尊重新市民的劳动成果,主动接纳新市民。另外,新市民的教育模式通对对新市民的切实教育,来提升整个人民群体的素质,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所以在衡阳社区教育中更要着重对新市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进行培训学习,完善他们的一些职业技能和自身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也让他们在城市中获得更多的重视和认可[4]。
以街道办事处作为活动基底开展连动型的社区教育模式。对于该模式的定义为:街道办事处对于社区教育的发展而言扮演着发起者、执行者、协调者以及监督管理者的角色。其主要是以提供社区服务的方式以及宣传社区文化的方式对社区进行各种休闲性的、文化性的 以及活动性的社区教育。该教育模式的主要运作方式为:街道办事处适时开展教育工作并及时进行检查;成立专门机构进行“街道牵头,社会参与,双向服务”为准则的贯彻落实。在该模式之中,街道办事处发挥着主导型的作用,并且可以在较广的范围之中进行各种社会资源的调配以及运用,但是该模式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为流于形式的倾向性比较大。
以社区中的中小学为活动主题进行社区活动教育模式的实施,该模式对于教育系统的发展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关于该模式的定义为:中小学在社区教育发展之中扮演着组织者以及协调者的角色,该模式可以利用中小学所现有的教育资源以及教育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该模式在具体的实行当中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各项课外活动的延伸以及补充式的发展。中小学在此过程之中,积极进行课外活动的总结以及研究,积极进行协调以及管理,并向社区居民进行校内各种文体设施的开放。该模式具有明显的校外补偿教育的性质。这种模式在近年来以成人教育的形式进行新的变化形式的发展,特别是在所属地有高等院校参与的情况下,使得校园所具有功能以及价值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这也成为社区教育模式新的发展趋势。
三、社区教育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于现代化政策相匹配的社区教育体系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社区教育体制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政策的影响,社区教育模式的发展一定要符合国情的需要,在建立社区教育模式的同时要以社区群众为主体,参考现代化的政策模式,对社区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营造一个有利于社区教育开展的良好的社区环境,与有关政府部门和教育机制合作,共同推进社区教育新模式。
(二)优化整合社区资源
社区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不同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形成社区与相关各个教育机制共同发展,保证社区教育的安全和稳定。而且还可以实行社区居民与一些公立学校互动的教育模式,让市民参与到学校的一些团体活动中,利用学校的一些先进教育器材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他们进行一些基本知识的普及,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去进行培训与学习,让他们在浓厚的教育氛围中去感受学习的魅力。针对教育内容中,在对他们进行兴趣培养时,也要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训练,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可以把多种文化进行融合,让他们受到多方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三)利用网络化社区模式进行资源共享
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现状,我们也可利用一些网络化的社区教育模式进行一些资源共享,利用网络资源解决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本有限的情况。可以利用社区网络来进行一些社区知识的宣讲,通过网络进行小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减少社区资源分布不公平的情况,利用一些先进的社区和一些比较落后的社区进行资源的交流和沟通,构建全方位的网络共享社区,建设和谐共享的社区环境。
(四)提高社区群众的参与度
社区教育的关键就在于社区群众的参与,评价一个地区社区教育的好坏是由社区群众的参与度决定的,实地考察社区群众的兴趣爱好,以社区群众的主观感受来进行一些社区教育活动的普及,实际调查社区群众的闲暇时间,活动地点,用社区群众感兴趣的事物去进行社区教育,提高社区群众的参与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从而构建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结束语: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社区教育对于城市的发展和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构建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制定有效的社区教育模式,在社区教育中要注重对新市民的社区教育,保证社区教育的完整性。并且针对社区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合理的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万建国.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8:218- 219.
[2]张燕.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社区教育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2015.
[3]胥英明.中国主要社区教育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0.
[4]陈煜淇.区域经济视角下衡阳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5]焦徽.衡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D].湘潭大学,2010.
基金项目:文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以衡阳为例”相关,课题编号:2014B(Ⅱ)022,课题类别: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市情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