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警察现场执法中依法使用武力的思考

2017-12-22周鹰

法制与社会 2017年34期
关键词:现场

摘 要 警察如果不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或者盲目使用武力手段,将会给相对人身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与损失。本文将围绕武力手段的定义、分类、原则、问题以及武力手段的法律适用性,提出如何正确规范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武力手段使用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执法警察 现场 武力手段

作者简介:周鹰,湖南警察学院。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057

武力手段的运用对于警察的对现场执法环境的判断力要求是非常高的。警察面对执法环境,需要判断以下三个因素方可决定是否使用武力。首先对正在发生的危险事态进行准确判断,其次要判断这种危险事态适合哪种武力手段,此外需判断该武力手段将会对相对人的伤害程度如何。通过依法合理使用武力手段,来达到彰显法律尊严,打击制止犯罪行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作用。

一、 武力手段概述

(一)武力手段定义

国际警长协会对武力手段作出如下定义:即武力手段指的是警察为了迫使不服从嫌疑人服从所必要使用的手段。按照我国出台的《人民警察使用器械与武器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在执法现场中,警察所使用的武力手段一般指的是对武器与警械的使用 。其中包括徒手强制、警棍使用、化学制剂使用、驱逐性警械使用、约束性警械使用以及武器使用等。在《朗文字典》中将武力定分类为气力、暴力、势力、影响力、权力、说服力、迫使、强迫、强制、突破、强行与强作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通常警察出现现场或用言语进行警告劝说就可以让嫌疑人服从命令,使用警械武器也能够起到震慑与制服犯罪嫌疑人的效果,例如利用警械截停与盘查嫌疑车辆就是一种软性的武力手段。因此广义上的武力手段定义为不仅包括身体力量控制、武器与警械使用,还包括思想上的影响,例如警察着警服出现执法现场等。

(二)武力手段分类

警察对武力手段的使用必须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暴力抵抗程度决定,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与武器条例》中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与器械,应当以制止犯罪行为,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基本原则。在实际执法中要准确评估犯罪嫌疑人的暴力程度、对抗手段、危害后果以及现场紧急程度,然后进行决定使用武力手段的等级与级别 。

一级抗拒程度:心理抵触,没有语言抗拒,人民警察可采用口头规劝/控制的武力手段。

二级抗拒程度:语言抗拒,恶语对抗或威胁,人民警察可采用口头规劝/控制/请求支援的武力手段。

三级抗拒程度:消极抵抗,用行为阻碍警察执法活动,但没有危及到任何人,人民警察可采用温和控制/2-4名警察强行带离/温和徒手控制的武力手段。

四级抗拒程度:顽强抵抗,用实质行为抗拒控制,并且该行为可能伤及其他人员与警察,人民警察可采用强硬的徒手控制(掌、拳、踢)/胡椒喷液/倒地制服(上铐)的武力手段。

五级抗拒程度:暴力攻击,殴打行为,但没有严重伤害到他人,人民警察可以采用强硬的徒手控制(掌、拳、踢)/胡椒喷液/倒地制服(上铐)/警棍击打的武力手段。

六级抗拒程度: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或者死亡,人民警察可采用致命武力(枪支)的手段。

(三)武力手段使用原则

1.依法使用原则

人民警察应当掌握并熟悉警械与武器的结构、性能,严格遵守武器与警械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合法、正确与安全使用武器与警械。并且执法人员必须要通过警务技能培训,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以及所赋予的职权下,仅对有严重暴力并伤害到他人的犯罪行为使用武器与警械。

2.最小使用武力原则

最小使用武力原则指的是人民警察在现场进行执法活动时所采取的行为应当与所要实现的目的之间的比例保持合理,即指的是在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的条件下,人民警察所采用的武力手段必须是适合手段中伤害性最小,最为温和的、对相对人的伤害程度控制在最小限度内的手段 。但需要注意,最小武力使用原则并非是禁止执法警察使用武力,而是要在法定条件下,体现“伤害最小”的要求。

3.尊重人权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权与法治兼具的社会,人民警察应当将武力手段作为是最后的制服手段,来达到保护人权的目的。虽然犯罪分子与犯罪嫌疑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但也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基本权力,不得受到任意行为侵害。联合国在制定的《执法人员行为守则》中第2条规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尊重与保护人权与尊严 。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基本政治权以及财产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4.例外原则

除了一般性质的犯罪嫌疑人的抗拒行为,对于恐怖主义的重大暴力活动,人民警察要采取强制性的武力手段进行预先性打击,如果等到恐怖分子实施暴力行为以后才给予强制武力手段打击,将会给人民财产与生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侦查机关刑警首先要采取刑侦手段,采取先发制人,利用强制性武力手段对恐怖分子进行预先性打击。

二、警察现场执法中运用武力手段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問题

在全世界警察使用武力手段的案例中或多或少都被民众所诟病,例如加拿大警察对嫌疑犯连开9枪,被民众指责执法过度;新奥尔良警察对嫌疑犯进行殴打;美国警察对一名男孩狂扇耳光,受到民众强烈谴责等事件屡屡出现。我国警察在运用武力执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湖南省的一名民警在检查违法载客的三轮车情况时,驾驶员突然拿刀重伤该名民警。该民警犯了没有使用或没有及时使用武力手段的错误。还有警察对犯罪事态严重程度判断不准确,从而导致使用武力级别不够,执法目的被弱化 。例如北京交警在检查过往车辆时,一辆套牌的车主强行闯卡,拒绝接受交警检查。现场交警采用了警棍与执法POS机对玻璃进行击打。但由于武力级别较低,不具强威慑力,因此没有成功拦截违规车辆,及时控制住车主的危险行为,致使现场多辆汽车受损。

(二)解决警察使用武力手段存在的问题的相关对策

1.正确认知武力手段,端正执法态度

公安机关相关领导应当对武力手段的使用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营造一个良好的使用氛围与环境,适当开放限制武力手段使用条件,给予在执法现场中警察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权以及自由裁量权。同时要定期组织与培训警察对《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与掌握哪些情形可以使用武力手段,哪些情形不能使用武力手段,了解武力手段使用的合法性与适用等级,减轻上级所给予的执法压力 。此外还要加强对警察权益的保障,在警察受到犯罪嫌疑人的侵害时应当及时帮助他们维护警察的权威,提升士气与工作热情。最后要加强培养警察的职业素养,正确定位警察这份职业,在案例中学习执法精神与职责,借鉴执法手段与技巧,提高危及意识,在执法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不断训练自己沉着冷静应对现场突发状况的能力。

2.加强训练使用武力手段

首先要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实战的训练,提升警察对徒手控制、武器以及警械使用能力,例如设置移动实战射击,在与犯罪嫌疑人对抗中正确使用手铐、警棍等武力手段等训练。通过实战演练来为警察营造一个逼真的执法环境,提升自身执法能力。同时要确保民警的训练时间,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减少警察工作时的非警务活动,摆脱社会服务职能,保障警察能够利用充足的时间充电、提升技能 。

3.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的可行性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权力代表,警察行使武力手段的合法性是其执法的根本所在,依法使用武力手段就促使法律的完善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民警察法》,明确与强调警察权的强制性,有效整合《出入境管理法》、《戒严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关于正确使用武力手段的相关规定。

其次,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人员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流程》以及《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地位,将条例上升为法律制度,让警察“挺直腰板”使用武力手段进行执法 。

此外,还要在相关法律条例中对武力手段的使用等级进行细化,对不同等级的武力手段所适用的情形应当对其进行更加详实的规定,提高警察执法过程中的合理怀疑性。特别要在武力使用的法定程序与规范条例中说明与强调武力手段所具有的程序正义性,让法律法规更具有可行性。

最后,还要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联合网络媒体对警察使用武力手段进行正面的报道与讲解,让社会公众对警察在执法中使用武力手段的合法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解,以此来提高民众的法制意识与公安机关的公信力。

三、结语

作为警察处于暴力违法活动现场时所必要采用的执法手段,武力手段在依法合理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强化执法效果,不仅彰显了打击犯罪的决心与力度,更加突出了警察的执法能力。

注释:

康亚飞.警察权威对乡村社会纠纷解决的有效性推演及其建构.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7,3(8).1-11.

李恒、周密.打破“刻板印象”——自媒体环境下的警察形象再塑造.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7,8(31).1-16.

刘昱欣、毛利达、邱润森. 警察现场急救技能培训执法导向化改革趋势分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11).186-189.

吕昇.论国际法视角下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安哥拉抓扣中国公民事件为例.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5(5).83-87.

宋昌智.规范执勤执法 保障民警安全——解读《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规定》.道路交通管理.2014(10).16-18.

蔡曉畅.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安全防护现场教学和演练.道路交通管理.2014(10).19.

刘铭、丁翠英.警察执法与警察权威——以轻微暴力妨碍执法为视角的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125-133.

盛大力、钟兴龙.2015警察执法武力使用训练与研究培训班综述.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6(1).88-91.

隋波.论民警在接处警时防止袭警的执法能力培养.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106-107.

猜你喜欢

现场
浅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提高公路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措施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探析
刍议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成功处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量偏大的案例
工业现场控制装置的防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