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书到读书,给父母5个关键词
2017-12-22受访专家何子静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中山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受访专家 | 何子静(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中山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从选书到读书,给父母5个关键词
受访专家 | 何子静(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中山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专家说
图画书的世界之所以像大海般浩瀚,就是为了给父母更多选择。
亲子共读之所以有很多种可能性,就是要父母发挥出自身优势,找到属于自己及孩子喜欢的风格。
这是一个讲究个性的时代,因此父母在给孩子选择图画书和亲子共读这件事上没有必要过于纠结和忙着跟风,不如多一些自己的思考,展现出自己家庭的个性,也许这样的亲子共读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益的方式。
个性
每个家庭都有个性化书库的“基因”
每位父母身上带有不同鲜明色彩的成长烙印:生长环境、兴趣喜好、职业等各不相同,而这些即使没有被我们察觉,也潜在地影响着父母对图画书内容、类别的挑选。比如有的爸爸是工程师,自身喜欢机械,也喜欢动手鼓捣操作,家中肯定也有不少类似的模型或物件。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对于图画书的口味与偏好,他对飞机、火车等主题的图画书会更感兴趣。有的妈妈可能喜欢园艺,或者家里养很多植物,那么给孩子选的图画书中可能多围绕这个主题。这就是家庭个性化书库本来就有的“基因”,即使不刻意而为也会如此。
另外的个性化中还有父母的需求,比如有些父母觉得孩子过于调皮、好动,希望他能够更加安静、专注。这时候,可能就倾向于选择一些能让孩子安静下来的图画书。
尽管孩子在越小的时候,看什么样的图画书受父母的影响越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能展现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共性,但还是会有特别不一样的部分。比如有的孩子对色彩特别敏感,那么我们就可以为他选择一些色彩明艳,充满强烈视觉刺激的图画书,比如李欧·李奥尼的《自己的颜色》。当我们能慢慢地摸索出孩子特别的喜好之后,可以根据孩子喜欢某本书或者某类事物的线索,再挖掘出周边与其有关联的更多的图画书,引导孩子读到更多,不断打开他的视角,扩充他的兴趣,一起帮助孩子绘制成一幅开阔但又充满个性的选书地图。
还有,在选书的时候,父母需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些,考虑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想象力、创新能力等会越来越成为核心素养,将来的教育也是一种“扬长”教育,所以父母更应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孩子的喜好和特长,让图画书为他的个性未来打开第一道门。
优势
亲子共读有多元选择,没有标准答案
面对很多父母表示的在共读技巧上的困惑和烦恼,在这里以《彩虹色的花》这本图画书为例,我们来尝试一下4种不同风格的亲子共读方式:共读目标和诠释故事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 逻辑严谨型
目标指向:有序、讲规则
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老鼠有花瓣就能扇风,并觉得凉快。
此类风格会让孩子更加安静、专注,同时更加偏重于对于故事中的逻辑关系的理解。
● 形象奔放型
目标指向:想象力、艺术感
引导孩子想象花瓣的不同用途,充分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
此类风格会让孩子更加贴近自然,感受艺术的张力与想象力的飞扬。
● 自我蓄能型
目标指向:自我感受、自信心
引导孩子领会彩虹色的花在寒冬中的乐观精神,引导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不放弃努力,继续加油!
此类风格会让孩子在阅读中积攒更多的积极情绪,在亲子互动中与父母有更亲密的亲子互动。
●外向联结型
目标指向:社会性发展
和孩子一起讨论彩虹色的花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动物们都十分感恩于它?
此类风格会让孩子更加了解合作、分享的重要性,并乐于与周围的人、环境有更多的互动。
这4种指导并非标准答案,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父母,亲子共读有很多种可能性,发挥父母自己的优势,找到属于自己以及自己孩子喜欢的风格,就是最好的技巧。当然,有能力的父母可以变身多种风格的故事达人,这不仅让亲子共读更加有效,也会让孩子知道:原来一本图画书可以读出这么多花样,藏着这么多好玩的东西!
味道
帮助你知道自己是否越了界
在亲子共读中,有两种味道最重要:亲密的肌肤之味和书香味。
两个建议
利用好公关阅读资源及设施 父母在刚开始跟孩子一起共读的时候,都摸不清孩子的兴趣所在,这个时候与其买大量的图画书尝试,不如经常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图画书馆等开放、多元的阅读公共场所。让孩子有更大的选择自由,也能更好地观察孩子。而且,在阅读公共场所,会有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一起选书、看书,有时候也有故事会,这些其实是对孩子爱上阅读的很好的示范和引导。
优秀的中国原创图画书不可或缺 在许多家庭里,父母根据各种榜单给孩子挑选的书大多是国外引进版图画书,但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中国本土的原创作品。优秀的中国原创图画书会有许多中国元素和中国符号,比如生肖、历史建筑、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水墨、剪纸等,这些特有的中国符号会让孩子从小对家庭、民族和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在我们的另一个关于早期阅读的调研中,有一项结果表明: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越好,亲子共读的时间越长。所以,其实决定父母陪伴孩子在图画书的世界中“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的基础,是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而不是阅读方式和技巧。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陪伴的同时经常反思、自问:“是否干扰过度?”那么,“两种味道”是检验自己在亲子共读中做得是否越界的很好的检验方法:观察一下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是否因为亲子共读增进了与父母的亲密感,是否更加愿意和你一起阅读?孩子对图画书本身是否越来越感兴趣?
如果阅读的“味道”变了,那么结果当然也会与我们希望的与孩子关系更亲密、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阅读习惯等背道而驰了。
情绪
孩子和父母都能从阅读中提高情商
在调查报告中,有项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发展情绪理解和控制能力的意义。这其实还是挺遗憾的,父母没能在亲子共读时对孩子这方面的提升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
中国人一向含蓄内敛,缺少对于情绪的表达和认知。相反,西方人会更多地和孩子谈论情绪,比如为什么不开心,现在是什么感受,等等。而在大量的非常经典的引进版图画书中,情绪都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很多类似的情境都能与现实生活对应,我们完全可以把握好这些亲子共读的机会,让孩子对情绪的理解和情商的提高,从阅读开始。比如图画书《大脚丫跳芭蕾》中,有这样的情节:其中一位评审说小主人公贝琳达的脚太大了,因此贝琳达落选。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和孩子讨论:贝琳达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办?是回家大哭大闹,还是去找小伙伴一起骂评委一顿?然后又该怎么办?你希望贝琳达的爸爸、妈妈怎么办,贝琳达才会心里舒服一些?等等。通过这样的亲子共读,我们不仅找到了机会和孩子聊情绪,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引导孩子塑造积极、乐观的心态,甚至父母自己都可以借此机会更深刻地认识情绪,理解情绪,学会如何正确地接纳和调整情绪。
趁早
和孩子早一点打开图画书世界的大门
很多父母都会觉得给1岁以内的宝宝读图画书没有用,他能听得懂吗?这时候孩子虽然听不懂故事,但语言能力发展、亲子关系的建设以及培养对阅读的热爱,亲子共读还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孩子能从你读书的神态与声音中感受到积极情绪,同时书中丰富的词汇刺激着孩子的听觉系统,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孩子的大脑中,为孩子提供了除日常用语以外丰富的语言环境。
其实“趁早”的建议,也是希望父母自己早一点接触图画书,可以拿着图画书自娱自乐地看一看和读一读,如果自己越能享受其中,将来与越能和孩子一起享受共读的乐趣。而且看的图画书多了,自然会提升鉴赏力和表现力,这对于以后为孩子选书和读书也有一定的好处,不会再盲目跟风和为此烦恼。
所以,无论是亲子共读,还是先单纯地给自己了解和爱上图画书,都越早越好!
在共读图画书这件事上,一直存在着很多理念上争议。比如,有的“派别”认为:不应该让图画书阅读有太多的功利性,就和孩子单纯地“在一起”最好;也有的“派别”就是专门指导父母如何用好图画书这个工具进行教育。再比如,有人说父母必须要亲自给孩子读图画书,也有人说,那么多讲得绘声绘色的音频故事,放给孩子听不就好了?
那么,关于读图画书,孰是孰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