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破解农产品“追涨杀跌”怪圈

2017-12-22

今日农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蛋价怪圈农副产品

如何破解农产品“追涨杀跌”怪圈

从“蒜你狠”谢幕到“蒜你跌得狠”登场,无论是“菜贱伤农”还是“菜贵伤民”,农副产品价格“过山车”式的波动,最终都会令百姓“受伤”。那么,该如何有效防止大宗农副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呢?

分析人士表示,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过大,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饱受“折磨”。因此,打破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怪圈”,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供需失衡是罪魁

“农副产品价格近年来频繁出现‘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背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自然灾害、供求失衡、油价上涨、游资炒作等。究其本质,则是产销严重脱节带来的供需失衡。”卓创资讯农产品高级分析师王书童表示,以大蒜为例,2016年大蒜种植收益很高,山东济宁局部地区每亩收益可达万元。农户种蒜积极性高涨,大蒜种植面积呈现几何式增加。面积的增加带来的是产量的激增。但到了2017年新蒜上市前,大蒜价格一路狂跌,从春节前后的16~20元/千克下滑至5月份的最低2.60元/千克。这反映出供需失衡带来大蒜价格 “过山车”式的波动。

“以鸡蛋市场为例,价格波动太大,对养殖户和消费者来说均有不利之处。”北京市蛋品加工销售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忠强表示,价格大涨之后,对消费者来说,消费成本增加;对养殖户来说,在利益的驱使下,会进行大量补栏,造成鸡蛋市场供应增加,从而造成蛋价大跌,长期的低价会使得养殖利益受损,养殖户在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也将突显,对消费者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市场需求下降,最终造成养殖户大量淘汰商品蛋鸡,造成鸡蛋供应减少,进而会促使价格上涨。“养殖户决策的不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是造成蛋价出现周期性的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王忠强表示,在我国,蛋鸡养殖主要以小散户为主,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养殖决策都属于跟风、非理性的操作,一旦出现盈利或者亏损的情况,就会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这样就会陷入“追涨杀跌”的怪圈。

除了上述因素外,随着农产品进口数量的增长,国际市场以及进口产品成本也会对国内农产品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游资炒作也加剧了农副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据王书童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游资炒作方式的主要包括散布不实信息、恶意囤积、哄抬物价等。由于农副产品涉及到千家万户以及国家粮食和经济安全,因此游资炒作对于农副产品价格的操控,所造成的危害性非常大。往小了说,它抬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更直接损害了种植户农民的利益,往大了说,它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还给政府决策造成误判。

需多方齐力协作

虽然说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涨跌属正常现象,但价格过大幅度波动,则会影响产业的正常秩序,影响生产安排。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农副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呢?

王忠强建议,可从三方面操作减缓价格大幅波动:其一,发展规模化生产,推动规模化建设。例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蛋鸡养殖,经过规模化生产以后,就减小了蛋价波动;其二,利用“保险+期货”工具,一旦养殖户的利益有了保险方面的保障,就会减少他们在短期内进行大量补栏或大量淘汰情况的出现;其三,利用期货工具做好风险对冲。

一般来说,农产品生产往往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且产销信息对接难度较大,而期货市场最突出的功能就是“价格发现”,可对农产品生产发出“强烈信号”。

王书童表示,造成农户或养殖户 “丰产不丰收”的原因,主要是价格暴涨暴跌损害了种植户的收益以及产销不对接、价格方面不理想。对此提出两方面建议,一是政府层面继续保护农民或养殖户的收益,完善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等农作物的收购、补贴、保险政策等,保证其收益,提高其种植积极性。二是国家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调节职能,利用媒体等权威信息平台发布信息,让农户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和走势,掌握市场总供给信息,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面积。同时,搞好“农超对接”,发展龙头企业,扩展农产品产业链,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运作机制,解决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与尚不正规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解决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实现市场需求量与农产品供给量的动态平衡。

(今 文)

猜你喜欢

蛋价怪圈农副产品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市场鸡蛋供给总体充足,价格呈现震荡波动特征——蛋价何时迎来转机
怪圈
山西800余种农副产品亮相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产能恢复 蛋价能否保持坚挺
缓慢下跌的蛋价或调头上行
湟中弘大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
破解“不超不挣钱”怪圈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