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情定教情 以处方促调适
——谈小初衔接800米跑教材中的运动处方教学
2017-12-22王建杰
文/王建杰
以学情定教情 以处方促调适
——谈小初衔接800米跑教材中的运动处方教学
文/王建杰
运动处方教学是当前课堂改革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新思路和新尝试,分层教学、关注差异是运动处方教学的显著特征,运动处方教学非常重视学情,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份量身打造、私人订制的“方子”,随着处方教学的深入、学情的演变,不同层面学生的体质要想都得到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方子”的调节作用愈发重要。
运动处方教学;学情;调适
本文紧紧围绕“以学情定教情,以处方促调适”的中心,对800米跑教学效率加以研究,努力通过“处方调适”,展现灵活的方法和手段,体现运动处方的课堂活力和实效性。
一、体质分组
教师在制定800米跑运动处方之前,要根据开学初学生的医学检查或健康体检结果,先确定练习者的身体机能状况,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全面了解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并参照体质标准和学生性别,把学生分为A男/女体质优组、B男/女体质中等组、C男/女体质弱组、D特异体质组,为制定科学指导意义的运动处方提供基本的参照依据。
二、心率分层
800米跑教学,由于学生自身差异和运动负荷较大,所以必须监控到位,才能保证教学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练习中通常采用即刻测量10秒或20秒脉搏次数的方法,达到监控运动量和练习强度的目的。如800米跑练习结束后,即刻测量学生脉搏,并依据脉搏次数,全班重新组合,自动分编到160~180次/分的A组、140~160次/分的B组、120~140次/分的C组中,特异体质学生属于特殊群体,心率控制在100次/分左右。A组学生运动强度较大,需降低运动量和负荷;B组适中,可以继续维持;C组稍低,则需加大运动量和负荷;D组保持轻负荷不变。这种方法始终把学生的运动量处于可控、可调的范围之内,对调控各教学小组的运动强度,保证锻炼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防止由于强度过大而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强度过小而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
三、技能分类
根据初次练习的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和技巧,如开始速度快的同学,要学会分配体力,做到全程匀速跑;浅呼吸的学生要学会深呼吸,连吸两次、连呼两次;三步一呼(吸)的同学,要学会口鼻同时一步一呼(吸)或者两步一呼(吸)。方法指导完毕后,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技能型运动处方教学,这时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四个运动处方,老师针对学生们运动能力的差异,给每组下派运动能力达标指数,各个组长监督本组成员的达标情况。如把上述A组、B组、C组、D组,对应设置成重量级、中量级、轻量级、次轻量级(特异体质),如若其中某一小组人数较多,可以将该组继续细分为1~3队,组长、队长都由技能优秀的学生担任,在练习间隙,由教师、组长或队长轮番指导学生技能,并引导心率稍高的学生自动降到下一个级别中,心率稍低的的学生自动上升到高一级别的小组中,以此实现流动性、动态化的科学调控与安全监管,切实保证练习质量和练习效果。
四、800米跑运动处方教学的调节要求
1.距离、时间上的分割
初始练习,由于学生完成800米全程跑比较困难。此时,可以采取运动处方式的距离分割和时间分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任务分割”中完成800米跑。800米跑的距离分割就是把800米分割成不同的距离、路段和路径,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练习。如让C组的学生采用400米匀速跑+100米慢走+300米匀速跑的方式;做提高练习时,再采用400米匀速跑+50米慢走+350米匀速跑的方式。时间分割就是把4分钟800米跑(定时定距),分割成若干个时间段,让学生只能提前、不能延后完成时段任务,如采用2分钟匀速跑(400米)+25秒慢走+2分钟匀速跑(400米)的方式;做提高练习时,采用2分钟匀速跑(400米)+10秒慢走+2分钟匀速跑(400米)的方式,如此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慢慢过渡到全程性质的800米跑。当C组、B组学生基本完成教学任务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完全脱离走跑模式,进入A组的练习内容——匀速全程800米跑,即引导学生把800米平均分成8个100米,把自己全程跑的时间平均分解到8个100米中,假定800米全程跑为3分20秒,可以把每个100米都控制在25秒内,反复实践,不断冲击自己的最大能力,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最优方案。
2.场地布置上的区别
适宜的场地需要适应学生情况和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以学情定教情,以处方促调适”的教学理念。利用小场地开展800米跑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场地布置的调适,要因学生情况和学习情况的改变,及时做出对应的调整,如利用篮球场开展800米跑教学时,通常让学生围绕两底线上的若干组标志物依次、循环、反复进行“S”形等距跑,跑的形式可以是分段快速大步跑,也可以是分段放松自然跑。另外,还要善于根据学情、节次、强度、练习次数、气候气温等适时改变标志物的位置,实施运动量分层、运动强度分层的800米跑。如A组学生围绕第一标志(远端)采用超长等距跑,B组学生围绕第二标志(中端)采用中档等距跑,C组学生围绕第三标志(近端)采用最低档的等距跑,B组、C组的学生也可以在第一、第二、第三标志间进行循环切换,形成不等距跑,达到缩短跑距、改变运动场景、减释运动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练习兴趣的目的。
3.人数、队形上的变化
练习800米跑,要想方设法利用人数和队形的变化来实现运动处方教学。个人跑是一种有计划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法进行的跑步,如A组学生采用全程中速+冲刺跑的方式,B组学生采用全程中速跑的方式,C组学生采用低速跑或走跑交替的方式,D组以走为主的方式。当然,随着练习的递进,学生800米跑的能力也能得到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调节与调整也会随之升级,组间流动性更强,但只要这种流动是积极的、正能量的,都值得肯定和赞扬。团队跑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几个体能素质相差不大或关系极好的群体组合在一起,相互鼓励,协同完成800米的集体跑。队形上的变化,即在800米跑中,有队伍前头的领跑人,有紧随其后的跟跑人,全队或者全组分工明确,一个跟一个均匀地自然排成一条线,或者形成几个有序列的方阵,人与人、方阵与方阵之间,尽可能不掉队。在奔跑当中,有能力的学生会自觉上升到前一阵营,能力弱的自觉调整到下一阵营,全队或全组上下始终保持一定的队形以完成800米跑。
4.内容手段上的分类
为让学生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去进行800米跑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全班学生体质的情况,来确定运动处方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同时还要依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倾向以及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子”,自主结合成处方锻炼小组,每个处方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运动处方内容。这种处方教学既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耐力,又能方便学生在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中开展耐力锻炼。如采用速度跳绳组运动处方,每次练习3~4分钟,每分钟跳80~100下,练习2~3组,每组间歇3分钟,要求每次结束时,心率在140~150次/分钟,恢复至120次/分钟以下开始下一组练习;采用不间断地跳5分钟以上健美操处方组,心率控制在150次/分钟,练习2~3组,组间歇3~4分钟;采用带球跑处方组,足球场内不限区域,中速带球运球跑5分钟,1~2组,组间歇3分钟,要求不间断跑动,不能静止运球;采用趣味迎面接力跑处方组,两队相距100米,每队4~5人,迎面接力跑,每人重复5~7次;团队竞争跑、借助台阶或楼梯进行上下台阶跑等也都是很好的锻炼处方。
5.学生身心上的调节
一是练习中的音乐调节,学生在进行800米跑的练习中,教师可以用音乐伴随学生全程奔跑,以此消除疲劳,使之精神愉悦,达到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作用。二是练习间隙的游戏调节,800米跑教学不可能整堂课都让学生跑动不止,在组与组的练习间隙,教师往往能通过积极的游戏调节,使学生心率降下来,疲劳感得到有效消除,精力体力得到高效恢复,这样的调节无疑是最有效的。三是锻炼前后的生活调节,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饮食、身心、睡眠、放松活动上的再调节,以及克服极点、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等,如运动后注意能量的摄入和补充,睡前泡脚等。四是锻炼周期的处方调节,处方的制定周期一般为3周,实施一个周期后,需要进行800米跑再测试,在全面掌握学生能力情况的基础上适时调理,并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处方的修改、实施、再适应,达到重复进行、螺旋上升的目标,切实发挥处方的调节功能和作用。
大家都知道,800米跑的关键不是跑而是耐力,跑是手段,耐力是目标,只要有利于发展耐力的方法都可选用,不必单单围绕“跑”进行。而当前,学生耐力素质普遍下降,采用运动处方的形式发展耐力素质,对改善和提高学生心肺机能效果明显。因此,正视学情,关注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跑出乐趣,跑出健康,跑向未来。
G633.96
A
1005-2410(2017)08-0019-02
(河南省荥阳市第六小学 4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