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与辩证唯物主义
2017-12-21张碧梅
张碧梅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所蕴含的哲理,引起我们更加关注中国古诗文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哲学;诗歌;苏轼;矛盾观;认识论;联系观
哲理也能够入诗吗?肯定可以,而且以哲理古诗文作为背景材料或者选项来考查学生教材知识点是高考政治试题的一个突出亮点。因此运用理性思维,抓住古诗文的灵魂和意境,把握古诗文所包含的哲学寓意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学的一个重点。不过富含哲理的诗句多缺少“横生逸趣”而显得“迂腐”,苏轼的哲理诗却是例外。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在散文、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其中在诗歌上,他和北宋的黄庭坚并称“苏黄”,和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苏轼的诗歌作品经常诗中见画,诗中有哲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地把西湖和西子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去描述西湖的美,而是让读者发挥无穷的想象,通过联系西子的美而感受西湖的绝美,这诗句不仅仅表现的是一幅画,而且诗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的哲学观点看问题。又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晓景)》中这样描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脍炙人口,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画:碧波、翠竹、桃花、戏鸭,多美的一幅画!春回大地,江水暖和,只有鸭儿最早知道,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实践的哲学观点。
苏轼哲理诗的经典之作该是《题西林壁》,诗人游庐山,并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下了这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横看是哲理,侧看有哲理,并且体现不同的哲理,真是精妙绝伦的小诗。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矛盾。毛泽东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且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江西庐山是一座名山、大山,我们可以想象诗的意境:山脉千姿百态、峰峦重叠,山势起伏、高低错落,令人眼花缭乱。一方面庐山以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另一方面,庐山每一侧面又各具特色,正如诗中所说的,横看是连绵的山岭,侧看又见峻峰了,而且从远近高低看还各有不同,显然这是庐山的特殊性,也是庐山区别于其它名山的本质所在。《水浒传》把一百单八将描写得个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读者完全可以凭借人物各自的特殊性,把他们区别开来。江西庐山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特殊性挤身与中国十大名山。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由于人们的观点、方法与立场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真理。所以从哲学的范畴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诗句开头摆出了庐山的美好意境,接着诗人又从容地做出了解释: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就是说,作为同一客观事物的庐山,由于观察者所处的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于是产生了对庐山的多种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都遵循此理吗?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那么庐山到底有没有一个真正的面目呢?肯定有,这就涉及到真理的问题了。“不识庐山真面目”,诗人的巧妙之处是用诗的语言深刻形象地回答了哲学的问题。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可以看风景,也可以自覺不自觉地点缀风景,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中的装饰。诗人意在表现世界上许多人和事,貌似彼此独立,犹如断章,实际上却构成了一个互有联系统一不分的系统。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所以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更不可以部分替代整体。既然庐山有真面目,那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诗人的回答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我们身在庐山之中,视线受限,我们只看到了庐山的一岭一峰,一壑一丘,即我们只看到了庐山的部分,诗人的言外之意是要想看清庐山的全貌,必须从庐山中走出来,站在庐山之外来看庐山。诗人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这个哲理。
整首诗诗人并没有具体描述庐山的山光水色,也没有描述庐山到底有多美,她的真面目又是什么,而是运用富有哲理的诗句,引起人们对庐山无穷的想象,引起对庐山一探究竟的极大冲动。这首诗给我们的哲学启迪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山水景色之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苏东坡传.
[3]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