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和数学的美丽相遇
2017-12-21王萍
王萍
[案例背景]
最美人间四月天!美在百花争艳、燕语莺声;美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美还在杭州西子湖畔—“千课万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发展课堂。
与会的报告和课例多角度诠释着数学核心素养,那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呢?用史宁中教授的话说就是“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感悟出来的。”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用数学的思维想,用数学的语言说”。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整体把握,分步实施,找准知识的本质,确定教学方法,将知识进行关联。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案例描述]
这次来千课万人,最期待的就是魔术课程、绘本課程、戏剧课程等创意课程。王炜老师“数学绘本化”、“绘本数学化”的理念,无疑为“绘本课程”标注了鲜明的标签,而《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找规律》一课又为这一理念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找规律》一课,以大鼻子侦探发现国家博物馆的王冠已被调包,寻找真正的王冠为线索,设置了一系列寻宝任务,故事之生动、情节之跌宕,令师生心弦紧扣,内涵丰富的数学知识。“什么是规律”的意义理解。“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等关键词伴随着王冠、图纸、画作、小路、保险箱中的红蓝宝石、多边形、儿歌等具体实例,通过分析交流,得以内化,学生关于规律的内涵理解十分到位。感知“规律有哪些”,即规律的外延把握。教师提供了“颜色的规律”、“形状的规律”、“数字的规律”、“方向的规律”,让学生对具有“规律”属性的对象,有了极为丰富的感知。学会“如何找规律”。探索过程中,教师多次设问“我们是按什么来找规律的?”为学生提示了找规律的角度,“有序”、“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循环”提示具体方法。
另外,伴随着“找规律”学习活动的展开,“仔细看”、“认真想”……等基本学习方法融于其中;“有目的地观察”、“有根据地推理”等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抽象能力等得到提升。
……
[一些感悟]
当游戏课程、魔术课程、实验课程、绘本课程、戏剧课程等创意课程向我们袭来的时候,我们已然感受到了的课程改革对基础课程的冲击。但是,这些创意课程的基本特质是什么?目标定位有什么区别?教学方式有什么差异?其实我们还并不清晰!《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找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当“绘本”与“数学”美丽相遇,将会发生什么呢?
(一)内容和知识并进,使绘本数学化,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1.两线并进。本课中的学习材料有两条线,一条故事线,以绘本方式呈现;一条知识线,用数学材料承载。故事线中,卡通形象、精美画面、童声画外音,可谓萌味十足、惟妙惟肖!但细品知识线中,我们不得不佩服王老师在数学材料构建中所体现的“精致度”与“结构化”。所谓结构化材料,是将所要学习的认知目标镶嵌于其中,有着丰富内在联系、蕴含某些关系和规律的教学材料的组合。从王老师的课中,主要呈现以下几组材料:材料①:蓝宝石、红宝石;材料②:六边形、三角形、五边形、正方形;材料③:左、上、右、下;材料④:儿歌:逐渐变大、五颜六色;材料⑤:扑克图案:梅花、方块、爱心。
2.绘本数学化。如果细品分析,从一维到二维,从单一到组合,从封闭到开放,落点清晰、逐级递进,可见匠心!尤其是最后的扑克图案材料,为不同角度找规律提供了开放的空间,角度①:学生可根据颜色找规律:红、蓝、红、蓝……;角度②:根据形状找规律:梅花、方块、爱心、梅花、方块、爱心……;从观察的方式看,可横着看、可竖着看……显然,“绘本数学化”,从结构化材料的构建角度,《寻找王冠》一课做到了!
(二)玩中藏深意,导之有良方,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1.玩转绘本。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绘本中的内容,让学生变成绘本中的主角;在玩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去解决问题。每一个任务给出之后,教师均将学生置于“侦破”的主要地位,观察、表达、相互讨论、生生质疑,规律的发现是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
2.导之有方。是否就可忽略教师的作用呢?不能。“有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发挥“导”的功能。那么,王老师的课上,有哪些“导”的作为呢?如:①“导”在问题启发时:“刚才我们是按什么来找规律的”?“除了形状之外,还有什么规律?”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的角度,驱动抽象地表达。②“导”在板书总结时:第一组材料反馈时,教师将绘本中的红蓝宝石贴于黑板,随着师生互动,适时用方框框出一组:板书“一组”、“重复”,揭示规律的本质;后面材料讨论后:板书“颜色”,“方向”“数字”等关键词,揭示规律角度。③“导”在方法指导时:呈现较为复杂的规律,当学生出现困难时,教师带着学生用手指着图有序观察,边指边说,致使规律明晰。
[一些反思]
当然,王老师的课,可圈可点处颇多,限于篇幅,不做赘述。欣赏之余,一点思考与大家探讨。
1.弱化故事情节。情景的变换,情节的跌宕,无疑为学习增添了乐趣,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故事情节的需要,使得非数学的元素较多:画面、人物、对话……,且场景与物件也随之不断转换,学生就显现出“应接不暇”之感。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分析,情节的强刺激与认知的弱刺激相比,显然故事占了上风,学生很难实现恰当的注意力分配。因此,能否减少场景与情节转换,减少教学环节,部分材料成组呈现,放下去让学生静静思考之后再交流呢?
2.强化数学味道。培养阅读能力应该是绘本课程的重要目标,怎样留出时间,引导学生静静阅读,自主搜集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使数学课上思维含量高些,数学味道浓些。应该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总之,绘本课程是值得尝试、实践和再探究的!